万山:坝区产业发展好 群众增收门路宽

近年来,万山区坚持以农村产业革命为重点,深入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把500亩以上坝区作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和乡村振兴战略产业示范田,按照什么适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的原则,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振兴步伐愈发稳健。

在谢桥街道石竹社区500亩坝区,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的收割新鲜的羊肚菌。

万山:坝区产业发展好 群众增收门路宽

2019年12月,石竹坝区按照农业产业化标准,通过以500亩坝区为主攻方向,与铜仁市科技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大小菌棚23个,种植羊肚菌18亩。目前,大棚内的羊肚菌已全部长成,每亩产量可达300余斤,按照每斤65元的价格出售,产值可达3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20余人就业,还与96户174人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接下来我们将以500亩坝区为抓手,继续做大食用菌产业,持续带动周边的群众就业。”石竹社区驻居干部田鹏说道。

万山:坝区产业发展好 群众增收门路宽

另一边,在黄道乡丹阳村坝区贵州百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基地里,工人们正在松土、盖膜、浇水,忙得热火朝天。据了解,在“九丰农业+大棚蔬菜”模式带动下,基地从过去的80亩发展到如今的500余亩,通过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每年产值可达100多万斤,收入达100多万元,蔬菜大棚基地也摇身一变成了群众就业增收的“聚宝盆”。

万山:坝区产业发展好 群众增收门路宽

“到这里天天有活干,每个月有工资发,我们心里觉得还是满意的。”田坪村村民罗凤兰笑呵呵地说道。同样,在基地务工的丹阳村村民肖满香也是十分满意,“我们在蔬菜大棚里干活离家很近,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的工资。”

目前,万山区500亩以上坝区共有12个,涵盖8个乡镇(街道)19个村,总面积达9900多亩,通过“适合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的原则,重点选择一至两个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实现每亩产值达8500元以上。下一步,万山区将继续以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坝区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麻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