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母子倆的發言三觀碎了

在公共場合,人們雖怕遇到"熊孩子",但更怕遇上"熊孩子的家長"。因為熊孩子的諸多行為、舉動已是足夠讓人生厭,倘若還碰上個"成人版、升級版熊孩子",那可真是夠嗆的。

既然這類人惹不起,那躲得遠遠的總行了吧。然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有時候倒黴運遇上了甩都甩不掉。為何人們如此不喜歡"熊孩子""熊孩子家長"?二者"熊"的背後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母子倆的發言三觀碎了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

超市管理員小超就常遇到這類問題,對於那些毫無公德心、原則底線的家長孩子,他是十分頭疼的。一天,他值班巡查、檢查貨架,當走進食品區麵食區時,他突然發現有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使勁狂捏方便麵,使方便麵發出了"咔哧咔哧"的響聲。

小超非常反感這類超市"捏捏族",而且由於職責,他看到後立馬走過去斥責並制止了孩子。但看在孩子有些想哭、委屈的模樣,他又放軟了語氣說:"這樣捏方便麵,它會很疼的,而且捏碎後就沒人買它了。"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母子倆的發言三觀碎了

誰知,這孩子聽完後,不但不知錯反而笑道:"方便麵會疼?你腦子有病吧?"此時男孩子媽媽從其他貨架走過來,不由分說便質問小超對孩子做了什麼,她覺得孩子只是不小心把方便麵摔地上了而已。

小超氣笑了,趕緊將監控視頻調了出來。不細查不知道,這熊孩子竟在超市狂捏了18包方便麵,是他發現並阻止後對方才停止的。對此,超市向熊孩子家長提出索賠,但"熊家長"卻無腦護娃,說這超市是黑店,雙方矛盾升級,直到民警協調才罷休。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母子倆的發言三觀碎了

事件中的"熊家長"太過於溺愛維護孩子,母子倆的發言也是讓人感覺三觀碎了。可見,"熊孩子"的養成與"熊家長"的影響離不開關係。



那麼,家長們如何避免成為"熊家長"?

一、家長們先端正自己三觀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熊孩子"的出現與家長的三觀有著密切關係。所以身為家長,要先端正自己的品行、三觀,為孩子樹立榜樣作用。這樣一來,原本似白紙般空白的孩子,很容易從父母身上勾勒出自己的三觀,並開始慢慢成長。

孩子成為一棵參天大樹,還是歪脖樹,與家長們自身的三觀密不可分。家長們不妨在孩子有一些"熊孩子"行為、舉動時,反思一下自己的品行、三觀,以及時端正引導教育孩子。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母子倆的發言三觀碎了

二、以身作則、明是非懂事理,再引導教育孩子

於年幼的孩子而言,成熟、老練的父母自然懂很多、會很多,所以孩子們常常會無意識地模仿父母的諸多行為、選擇,久而久之父母的一些是非觀、價值觀也可能生根在孩子的腦海中、心靈上。

因此,父母們要以身作則、明是非懂事理,而不是表裡不一、虛偽地教育引導孩子,不然聰明的孩子也會投機取巧、隨意糊弄父母,養成惡劣的品質。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母子倆的發言三觀碎了

三、正向積極引導

此外,家長們引導教育孩子應當注意方法,和孩子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溝通,商量決策,這樣孩子才會願意聽父母的意願。家長不要一味使用打罵、責罰的手段,屈使孩子認錯、承擔責任,不然孩子壓根不懂自己錯在哪裡,心底還可能會對父母產生埋怨。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熊家長溺愛維護,母子倆的發言三觀碎了

今日互動話題:教育"熊孩子",你有什麼要分享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