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不知去向的國寶,專家感嘆:隨便得到其中一件可上中國富豪榜

歷史時常被當作故事來講述,這也是有一定的根據。即“故”為“過去的”,過去的事就成了歷史,而過去的事情中那些重要的的時間、人物及地點等可以被記錄下來的,就成了我們研究歷史重要的資料。除此之外,歷史文物也是我們瞭解過去的一個重要的途徑之一。

不過,有些歷史文物因為更具有美學價值或者研究價值而具備收藏價值。具備收藏價值的那些歷史文物一般都價值連城,正因為如此,19世紀八國聯軍侵華時,西方軍隊曾經為了我國的寶貴文物而大肆搶奪,而他們都是為了財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流傳下來的文物數量繁多,可是那些文物在流傳過程中,也有很多被損毀最終失傳的。其中有三件價值不菲的文物,至今了無蹤跡無處可尋。

三件不知去向的國寶,專家感嘆:隨便得到其中一件可上中國富豪榜

第一件:慈禧太后的夜明珠

夜明珠在古代可是一種非常珍稀的寶物,尋常人家對夜明珠的認識僅僅是通過別人講述知道的,見到實物那是不可能的。在古代,夜明珠通常是皇家貴族的寶物,一般是使臣朝見皇帝時拿夜明珠來進貢。雖然夜明珠對於皇族來說不是那麼稀罕,但是夜明珠也是很少有的,通常只會被皇帝賜給他重視、親近的人。

歷史上有過記載的夜明珠當中,最數慈禧太后去世之後嘴裡含著的那顆夜明珠珍貴。慈禧太后是清朝歷史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個歷史人物,不僅是因為她把持朝政大權,生活奢侈浪費,還因為她的相貌。據說,慈禧太后是一位大美人,不過當時並沒有先進的拍攝技術,因此慈禧太后的真實相貌也無從考究。

三件不知去向的國寶,專家感嘆:隨便得到其中一件可上中國富豪榜

但是慈禧太后愛美確實是真的,而且她為了追求美做出了不少的事情,她嘴裡的那顆夜明珠就是因為她在生前聽說口含夜明珠可以在人去世之後保持屍身不腐才命人放的。據說那顆夜明珠晶瑩剔透,百步之外都可以看見它的光芒,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只可惜,慈禧太后怎麼也沒想到那顆夜明珠被孫殿英盜走了,至今沒有下落。

第二件: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時期命令人編制的,當時被派任管理編制的兩位大臣分別是解縉和姚廣孝。當時朱棣繼承皇位雖然受到了不少的爭議,但是他在位期間做出的很多政治舉措還是值得肯定的。正是由於朱棣的統治這才有了“永樂盛世”,而這也為《永樂大典》的編制提供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

三件不知去向的國寶,專家感嘆:隨便得到其中一件可上中國富豪榜

畢竟《永樂大典》的編制在當時花費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僅僅是參與編制的人就有數千人,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的繁榮也反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一部耗費了上千人精力和心血的歷史鉅著,是至今為止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它涉及的範圍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戲劇、工藝、農藝等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內容都有。

這部書裡包含的知識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科技成就的體現。可惜的是,這本書在流傳過程中被破壞,有的毀於戰火,有的被人偷竊,僅存的800多卷也散佈各地。

第三件:北京人頭蓋骨

眾所周知,現在的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中國人是哪裡的古猿進化而來的呢?這個問題的提出讓考古學家們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終於北京人頭蓋骨的發掘,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中國人是由“本地古猿”進化而來的,和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古猿並沒有聯繫。

除此之外,考古學家們從北京人頭蓋骨中還發現了當時古猿的生活方式:獵捕的動物為主要食物來源,居住在洞穴之中,已經學會了使用石器工具,而且掌握了“火”,可以製作熟食等。可以說北京人頭蓋骨的出土,對研究中華民族的起源有些極其重要的價值。

三件不知去向的國寶,專家感嘆:隨便得到其中一件可上中國富豪榜

戰爭時期為了保護北京人頭蓋骨,不得不對其進行轉移,可是就是在轉移過程中誰也沒有想到到會遇到日軍,當時日軍突襲美軍,不僅是軍隊成為了日軍的俘虜,就連北京人頭蓋骨也成了他們的戰利品。從那以後,北京人頭蓋骨再也沒有消息了,這對於研究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件極其遺憾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