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才是好孩子,比孔融讓梨還有毒!

5歲的兒子跟我說:“媽媽,我的什麼東西都願意給別人,我把我的巧克力給爺爺、奶奶、還有姑姑,我喜歡的玩具,我也願意都給妹妹。媽媽,你小時候愛分享嗎?”

分享才是好孩子,比孔融讓梨還有毒!


我說:“不愛,我小時候有好吃的都自己躲起來偷偷吃,有時候我還會搶別的小孩子的。”


兒子說:“你為什麼不愛分享啊?”


我說:“因為我自己不夠啊,如果我有很多吃的,像你的巧克力,吃不完,吃完媽媽又給你買,那分享就很好,如果只有一個巧克力,你願意給媽媽嗎?”


兒子說:“我當然願意啊,只有一個巧克力,我也願意給你,因為分享才是好孩子啊。”


很顯然,他最近受到的教育主題是——分享,而且他已經深深認同不管什麼情況,只有分享才是一種政治正確。做好孩子,贏得大人眾口一詞的稱讚,給他帶來的愉悅感,遠勝過吃有且唯一的那塊巧克力。


我試圖把他的想法改變。


我跟他說:“寶貝,你聽媽媽跟你說,不是任何時候,分享都是很好的事情。如果你有很多,分享給別人了,你自己還有,或者,你自己雖然沒有了,但是分享給別人,你發自內心地開心,這種時候,媽媽才贊成你分享。”


兒子斬釘截鐵回答:“不是的,什麼時候都要分享,分享才是好孩子。”

分享才是好孩子,比孔融讓梨還有毒!


我能說點啥呢?只能等待現實來教育他,然後我再來幫他解惑吧。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很反感家長不停地跟孩子強調要分享。


為什麼呢?


因為無數個不痛快的記憶,在那些記憶裡,小小的自己被逼著把自己最愛的圖書,僅有的糖果,嶄新的單車等分享給那些我根本不想分享的人。


所以有孩子後,我鼓勵他跟別人一起享用他的玩具、零食,但從不道德綁架他一定要這樣做,並強行給他灌輸分享才是好孩子的理念。


他3歲生日時,我送了一個蛋糕去幼兒園,小朋友們準備分食時,他哇哇大哭,外婆說:“孩子太小氣了,這樣在幼兒園會不招人喜歡的,回來要好好教育他。”

分享才是好孩子,比孔融讓梨還有毒!


他回來了,我跟他聊起這件事:“媽媽看到你在幼兒園哭了,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想別人吃我的生日蛋糕。”“哦,這個生日蛋糕太漂亮了,你想一個人擁有,對嗎?”“是的。”“可是別的小朋友過生日時,你也會吃他們的蛋糕,你過生日,他們也想吃你的蛋糕,你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小朋友們都吃到蛋糕,而你又不難過嗎?”“媽媽你買兩個一模一樣的蛋糕就可以,一個給我,一個給小朋友們。”“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


他4歲的時候,過生日,我不在家,舅舅舅媽送了一個大蛋糕去幼兒園,我看到老師發來的視頻裡,他興高采烈地跟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幫助老師把切好的蛋糕端給每一個小朋友,開開心心地許願。


看,他並沒有因為我沒有強行要求他分享,就變得自私。


但為什麼我們這麼多人會相信,不管孩子是不是願意,一定要讓孩子分享,才是正確的行為呢?


相信下面這樣的話,當過媽媽的都不會陌生:


要分享哦,分享才是好孩子。

不就是一顆糖嗎?給妹妹了媽媽再給你買就是了。

你這麼小氣,看以後誰還願意跟你玩。

......


我們這一代老母親喜歡跟孩子說這樣的話,去強迫孩子做他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還覺得自己是在教育孩子,原因是,我們都是聽“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啊。


年僅4歲的小孔融,明明內心想要一個最大的梨,但是為了博得大人們的讚許,他嚥了咽口水,跟父親說:“我是弟弟,應該吃小的。”


分享才是好孩子,比孔融讓梨還有毒!


譁!滿堂喝彩,大家都給小孔融鼓掌,誇獎他懂事。孔融也憑藉這份懂事,感動中國幾千年,成為無數中國孩子學習的榜樣。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從孔融身上學到了:

1. 想要更大更好的東西,是一種恥辱。

2. 作為一個人,我們自己的感受,我們最真實的需求不重要,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給出別人想要的答案,才會被誇獎。

3. 只有我們犧牲自己,成全他人,我們才能被身邊人喜歡。

......

太多太多了,簡直有毒啊。


小時候,我們沒有覺得孔融讓梨有什麼不對,長大後,我們當然覺得一定要讓孩子分享,也不是錯了。


看過一個分蘋果的故事,可以說是孔融讓梨的翻版:


媽媽拿出幾個蘋果,大小各不相同,哥哥一眼就看中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而且非常想要得到它。可是媽媽卻問兄弟倆,你們想要哪一個。


弟弟說:“我想要那個最大最紅的。”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為了得到媽媽的表揚,哥哥靈機一動,改口說道:“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蘋果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了哥哥,弟弟卻只拿到一個小蘋果。

分享才是好孩子,比孔融讓梨還有毒!

從此以後,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哥哥會偽裝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不斷說謊。


上中學時,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滿足自己的私慾,哥哥總是不擇手段,之後又學會打架、偷竊、吸毒、搶劫、殺人。


最後,哥哥被關進監獄終身監禁。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反感的,從來不是分享,而是一味只知道分享,卻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在不願意分享時,大聲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