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带货”释放乘数效应!装备企业积极复工复产保障重点工程建设

特高压“带货”释放乘数效应!装备企业积极复工复产保障重点工程建设

“新基建”一词火起来了。3月初,特高压与5G基建、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些领域一同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并且国家明确将加快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对于能源电力领域,特高压显然是新基建的亮点。疫情期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领导视频调研南瑞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复工复产工作,并强调发挥特高压产业带动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基建的风口下,业内期望尽快释放特高压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这也为装备企业吹来了暖风。

特高压“带货”超千亿元

近年来,特高压的“带货”能力不言而喻。除了生态和社会效益,特高压作为世界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工程建设不仅推进包括换流阀、电力电子、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还使得这些装备走出国门,推动装备制造水平走向世界前列,培育了中国西电集团、南瑞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多家装备企业快速发展。仅巴西美利山二期项目,就带动了50多亿元中国国产装备和服务出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表示,特高压技术和装备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的新名片。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输出到巴西。特高压装备现在是中国在国际电力市场上的一张名片。

今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初步安排电网投资4000亿元以上。今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已达1128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2235亿元,整体规模近5000亿元。可谓给装备企业稳定生产注入了强心剂。

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工程配套电源超过2300万千瓦,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48亿元,将直接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7000多个。

3月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国网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规划2020年核准7条、最低开工3条特高压线路。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最新编制《2020年特高压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显示,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等5条特高压交流工程计划在今年3月~12月间获得核准批复。不难看出,今明两年特高压还将为新基建持续发力。

“特高压推动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特高压是电网发展的一次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电力装备制造行业无疑是这场革命的受益者。一是国产装备占据了特高压技术制高点。二是打造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供货体系。特高压工程的成功建成投运,带动输配电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全国产化供货体系,实现了产业技术升级。”一位装备企业负责人说。

装备企业复工复产保建设

目前,特高压工程的开工复工正在加快,2月28日开工的陕北—湖北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今年首个新开工的特高压工程。截止到3月中旬,青海—河南、东吴扩建、张北—雄安、蒙西—晋中、驻马店—南阳、长治扩建特高压交流工程等共8项特高压工程全面复工。

装备企业也紧跟特高压建设步伐,复工复产保障重点工程建设。南瑞集团旗下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协调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组装、出厂试验等工作,确保雅中—南昌、陕北—武汉等重点工程按期交货,推进蒙东SVG控保出厂调试、张北可控高抗工程研发。该公司成立远程售后运维服务技术支持小组,保障哈密、九江SVC等项目可靠运行,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工程执行影响。

2月底,平高集团为青海—河南特高压重点工程提供的开关设备发运,拉开了平高集团复工复产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序幕。为保质保量做好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履约,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平高集团坚持疫情防控和经营管理“两手抓、两不误”,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抢抓订单,积极复工复产。“装配车间内员工已经有270多人回到岗位上班,生产能力达到每个月60台500千伏以上变压器,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状态。同时,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每天坚持测量体温,工人必须佩戴口罩上岗。”特变电工衡变公司装配车间副主任彭再生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