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樑思成(三)

華嚴寺簡介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

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佈局嚴謹。華嚴寺分上下兩寺。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三)

景區地圖

上華嚴寺

上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佈局嚴整,高低錯落。

大雄寶殿:在華嚴寺內北隅,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於遼,保大之亂(1122年)毀於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舊址重建。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築面積達1559 平方米 [5] ,矗立在4米餘高的月臺上,月臺前正面置有石級,周圍裝勾欄,臺上有一清式三間牌坊,左右分別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鐘鼓亭。殿的前簷裝板門三道,都是壺門,單簷廡殿頂,舉折平緩,簷高9.5米,出簷達3.6米。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很大,高達4.5米,由八塊琉璃構件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製作,也是中國古建築上最大的琉璃吻獸。頂部覆蓋筒瓦,黃、綠色琉璃瓦剪邊。大殿外簷斗拱為雙抄重拱五鋪作,計有7種,形制碩大有力。

大雄寶殿內採用減柱法構造,減少內柱12根,擴大了前部的空間面積,便於禮佛等各項活動。殿內中央佛壇上塑有五方佛,中間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後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髮髻上有寶珠鑲嵌,其兩側有二十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態各異,身軀均稍前傾。殿內四壁滿布清光緒年

間補繪的21幅巨型壁畫,畫面高6.4米,長136.8米,總面積876平方米,描繪各種人物5000餘個。其內容有佛本生故事圖、“七地九會”佛說法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達摩傳法記圖、準提佛母圖、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圖、華嚴三聖圖、水月觀音圖、羅漢圖等,採用山石、流水、雲霧、樹木、樓閣、亭臺等景物相隔聯之傳統手法,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附以瀝粉貼金,色彩豔麗,畫工精細,保存完好。殿頂的天花板彩繪龍鳳、花草、梵文等,構圖繁複。

殿外的殿牆上嵌有四塊石碑,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書寫的《易經》碑。

下華嚴寺

下華嚴寺位於上寺的東南側,相距不遠。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和天宮樓閣等。

下寺大殿為薄伽教藏殿,意為佛教的經藏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九脊頂,正脊兩端矗立著高達3米的琉璃鴟吻。屋頂坡度平緩,出簷深遠,簷柱顯著升起。

薄伽教藏殿內右側椽底題有“維重熙七年(1038年)歲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時建”字樣,表明這是一座歷經遼末保大之亂後倖存的遼代建築。殿內鬥八藻井等亦是遼代舊物,內槽彩畫中所繪網目紋、三角柿蒂等遼代通行的紋樣尚依稀可辨。佛壇上佈列遼代彩塑29尊,分3組:北部一組以過去佛燃燈佛為本尊,脅侍二弟子、四菩薩;中部一組以佛釋迦牟尼為本尊,脅侍二弟子、四菩薩;南部一組以未來佛彌勒為本尊,無弟子,有脅侍六菩薩。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薩,由北而南依次為大悲觀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願地藏。此外,過去、未來二佛像前各有兩尊供養童子像,佛壇四角各有一尊護法天王像。殿內諸多塑像呈“品”字形排列,在組合佈局上突破了佛壇面積的限制,並利用造像的不同儀態,使群像結構緊湊、密集而不重疊。整個色調以墨綠、紅、金為主。在佛壇上的諸菩薩像中,以一尊面帶微笑的“合掌露齒”脅侍菩薩像最為生動,堪稱“神品”。塑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在蓮花臺上,體態豐盈、上身薄袒、衣飾貼體、肘懸飄帶、髮束高冠、身姿略側、頸項微斜、雙目半睜、朱唇小開、兩手合十、舉至胸前、露齒微笑,被賦予“東方維納斯”之雅號。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三)

天宮樓閣

在薄伽教藏殿內四周,依壁有兩層樓閣式藏經櫃,共38間。在後窗處,有用拱橋連接的木製天宮樓閣5間,兩側以拱橋與左右壁藏上部凌空相接,壁藏分上下兩層,下層設門,內為經櫥,置於疊澀基座之上。其上部為腰簷平座,座上置佛龕。龕內頂部平棋和腰簷遮板彩繪圖案為遼代繪製,外有勾欄。龕上覆木製屋頂,椽飛、瓦當、脊飾、瓦壠、鴟吻,與大型建築幾無二致。其所用斗拱種類繁多,計有17種。柱頭斗拱為雙下昂七鋪作,是遼代斗拱中最複雜的一種。勾欄束腰欄板雕刻鏤空幾何圖案達37種。樓閣雕工極細而富於變化,是中國唯一的遼代木構建築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被已故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海內孤品”。藏經閣內,共有明、清藏經1700餘函,18000多冊,其中有明代永樂和萬曆年間刻印的佛經1700多冊,佛經皮函表用綾綿裝裱,是佛經中的上品。殿內還有一套清代完整的《龍藏》。

華嚴寺佔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三)

大同華嚴寺海會殿..梁思成手繪圖

營造法式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國內發現了一本宋版的《營造法式》。梁思成為了弄懂這一本古代講建築結構和方法的圖書,開始了全國尋訪古建築。山西大同有著國內第一座關於梁思成的紀念館,上世紀30年代梁先生即來大同考察,為古城留下許多寶貴資料,古城得以重建、古建築華嚴寺可以用原貌來與你們相遇全靠他當年的文字和圖錄。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三)

梁思成與林徽因來到大同

1933年,梁思成先生與劉敦楨、林徽因、莫宗江,於九月四日由北平西直門車站坐火車,第二天早晨八時抵大同,即開始大同古建調查之行,首站就是大同華嚴寺。

梁思成先生在《大同古建築調查報告》中記述到:“大同古雁門地,北魏時號平城,自道武帝宅都於此,迄孝文帝南遷洛陽,凡九十餘載,為南北朝佛教藝術中心之一......,梵剎名藍,遺留至今,有華嚴善化二寺,馳名遐邇。”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三)

梁思成華嚴寺海會殿..

復興工程

2008年,大同市啟動名城復興工程,投巨資對華嚴寺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恢復了遼金時期大華嚴寺的鼎盛格局。至2010年,華嚴寺修建以及環境整治工程,山門、鐘樓、會經樓、七間殿、彌陀殿、藥師殿、南北腋門、南北展廊、文殊閣、普賢閣、南北迴廊、南北五間殿、西迴廊、祖師殿、藏珍樓、方形木塔等30多座單體建築工程基本完成。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三)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三)

耿彥波市長紀錄片截圖

景區對醫務工作者免費

2020年2月,為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華嚴寺景區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下期預告

四川雅安高頤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