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有時只長秧子不結薯,3大點13小點讓你避開這個尷尬的局面

種植的馬鈴薯有時出現了秧子長得很茂盛,到了採收的時候就是看不到結的薯塊,好多菜農,尤其是二作區,就是種兩季的,都誤以為是肥水太過於旺盛而造成了營養生長過於旺盛,或者就乾脆認為是這個地段就不適合栽種馬鈴薯,其實原因根本就不是這個,馬鈴薯在生長期間,日照時間的長短和溫度的高低都是會影響到莖葉的生長和塊莖的膨大的,同時還有就是品種的不同,它對於日照的長短和溫度的反應也是不同的。


馬鈴薯有時只長秧子不結薯,3大點13小點讓你避開這個尷尬的局面


㈠出現馬鈴薯只長秧子不結薯的原因

①播種太晚

在二作區如果播種太晚,(二作區包括中原二作區和南方二作區)以湖南省做個例子,春露地馬鈴薯的適宜播種期是在1月的下旬至2月的上旬,當你推遲到了3月的上中旬才開始播種,就很容易出現題目中所說的那種情況。馬鈴薯在出苗之後,由於日照時間較長,剛好又是氣溫高的時候。長日照的條件下馬鈴薯塊莖形成的最適宜的溫度是在16~18℃之間,馬鈴薯塊莖生長最適合的溫度白天在20~21℃,晚上是14℃。當氣溫達到了24℃的時候就不可以結薯塊了,這時就出現地上部分是很茂盛的樣子。

②品種原因

主要是由中晚熟的品種而造成。在二作區適合馬鈴薯生長的春秋兩季都是比較短的,是不能夠滿足中晚熟品種的生長時間要求的。如果你在二作區採用了中晚熟的馬鈴薯品種就會出現只長秧子不結薯,原因是中晚熟品種的匍匐莖的生長和它的塊莖的形成通常情況下都是要比早熟品種晚的。在二作區種植馬鈴薯,由於氣溫和土壤的溫度的升高之後不是馬鈴薯結薯所需要的條件,又是一些品種還會因為高溫現象而出現長出了地面的情況,當然就不會結薯了。

還有就是菜農從市場上購買回來的種薯就是一種只長秧子不結薯的品種,這是因為這個季節市場上銷售的馬鈴薯都是北方地區的馬鈴薯,因為這些地區都是比較適合馬鈴薯的生長的季節比較長,在生產上都是採用的多是中晚熟品種。但還是有一些中晚熟品種結薯是比較早的,它的塊莖的膨大的速度也是比較快的,所以在二作區種植馬鈴薯,只需要選用催大芽早播種,在播種後又採用地膜覆蓋等措施,也是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產量的。

馬鈴薯有時只長秧子不結薯,3大點13小點讓你避開這個尷尬的局面


③把短日照地區的品種引種到了長日照地區種植

我們把在南方地區培育出來的馬鈴薯品種稱作短日照類型,如果你把這些品種栽種到像中原二作區的話就會出現莖葉生長茂盛,就是隻長秧子不結薯,或者是結出來的馬鈴薯很小,導致產量很低。

有資料顯示,南方地區培育出來的品種種到北方地區,在秋季播種種植後它的植株很健壯,塊莖的產量也是很高的,而在春季播種之後就出現了秧子特別茂盛卻不結薯塊,或者是薯塊也很小的情況,產量肯定是很低的。就證明這個品種是不適合春季的長日照而只能適應秋季的短日照。

溫度影響

有的馬鈴薯品種在長日照的低溫條件下是能夠結薯的,而在長日照的高溫下不能夠結薯(當溫度是29℃)。有一些馬鈴薯品種對於日照的長短是不敏感的,但是它對於高溫的反應確是比較明顯的,特別是在馬鈴薯植株生長過程中當夜間溫度高於了23℃的時候就不結薯了,而在12℃以下的時候能夠結薯。

⑤培土過於淺

在培土過程中土層過淺,會導致馬鈴薯在膨大期受到了外界溫度的影響太大,而後期的溫度又太高,這樣是不利於馬鈴薯的膨大的。

⑥土壤過於乾燥

馬鈴薯在膨大的過程中是需水最多的時候,如果忽視了後期對於馬鈴薯的管理,導致土壤太乾,這樣是不利於馬鈴薯的生長和發育的。

馬鈴薯有時只長秧子不結薯,3大點13小點讓你避開這個尷尬的局面


預防措施

防止馬鈴薯出現只長秧子不結薯,在栽培過程中需要注意:

①要選擇好品種

如果想要馬鈴薯獲得優質,高產,就必須要選用脫毒,極早熟或者早熟的優良種薯,也就是生育期適宜的脫毒的良種。春季覆蓋地膜栽培需要選用極早熟品種,還要通過催芽,曬芽,並適時的早播種等一些措施來促進種薯早生長快發芽,讓薯塊的形成和膨大期處在比較適合的環境條件下,進而能夠獲得比較高的產量。如果選用了生育期比較偏長的馬鈴薯品種,那麼它的塊莖的形成和膨大期正好處在了高溫的階段,這時高溫會嚴重的影響到馬鈴薯的生長,繁殖產量嚴重的下降。

②要及早催芽,適時早播種

當土壤化凍之後就要及早的來整地施肥進行播種,讓馬鈴薯的整個生長過程儘量的處在相對冷涼和氣溫比較低的季節裡。

③培土厚度要注意

通常情況下對馬鈴薯植株進行培土的厚度是不能低於12釐米的。如果你在播種的時候覆土的厚度不充足,在出苗以後就需要隨著苗子的生長來培土1~2次。當覆土太薄地溫變化比較劇烈時較厚的土層是可以讓結薯的部位能夠保持相對均衡的涼爽土壤的。

馬鈴薯有時只長秧子不結薯,3大點13小點讓你避開這個尷尬的局面


④追施氮肥時間不能太晚

大家都知道氮肥是有利於馬鈴薯莖的伸長的,如果追肥太晚的話過量的氮肥對於匍匐莖的膨大是不利的,還會影響到薯塊的形成。

改善方法

出現了只長秧子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找到原因進行改善。

①採取小水勤澆來保持土壤溼潤,這樣是有利於馬鈴薯來吸收肥水,並且還可以降低春栽馬鈴薯在後期土壤溫度的作用,促進塊莖的膨大。必須注意不能夠進行大肥大水。

②培土需要根據植株生長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對於還沒有封行在後期的管理中,如果沒有培土的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培土,加厚土層是可以減少外界的高溫對於馬鈴薯膨大時的影響的。

③當馬鈴薯植株生長的末期到結球期,在這個階段可以選擇噴施100ml/L的多效唑藥液,每畝地的用量是50升,這樣是可以促進塊莖的肥大的,還可以提高馬鈴薯大,中薯的比例,增加畝產量,注意在施用的時候必須把配好的藥液均勻的噴灑在馬鈴薯的莖葉上。


馬鈴薯有時只長秧子不結薯,3大點13小點讓你避開這個尷尬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