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以前經常聽到一句話:“看不懂的才是藝術。”

見到很多所謂藝術家都是抽著煙,扎著辮子,生活作息不規律,甚至有點頹唐。似乎只有這樣頹唐的生活體驗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印象中依靠靈感創作的作家也是如此,所以當我聽說有一位作家,堅持長跑三十年,每年參加一次馬拉松時覺得真是不可思議。於是翻開他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的作者村上春樹,是日本當代著名小說家,他憑藉第一部作品《 且聽風吟 》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 挪威的森林 》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連續七年都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講述的是村上春樹自己跑步的心路歷程。雖然語言非常樸實,卻很打動我。

一、跑步是寫作的隱喻

村上春樹說:“跑步對我來說,不單是有益的體育鍛煉,還是有效的隱喻。“

29歲的時候,他突然決定要寫小說,於是把經營得好好的店轉讓,一心一意寫小說。似乎預知到寫小說不僅是一件腦力活動,還是一件體力活動,他找到這樣一個既能維持體力,又可將體重保持得恰到好處的保持健康的方法。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其實不管做任何事情,沒有健康的體魄都是不能長久地持續的。

前南斯拉夫領袖鐵托,是一個運動多面手,喜歡駕車、圍獵、垂釣、跳舞、散步等等,尤其對擊劍很著迷。鐵托一生經歷坎坷,坐過牢,遭過流放,但身體十分強健,活了88歲,一直思維敏銳,精力過人。他的高齡是與他堅持體育鍛煉分不開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不管是2003年的非典,還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他都做出很大的貢獻,當他踏上前往武漢的列車時,整個朋友圈都被這位84歲的老人刷屏了。然而,看他的精神狀態,頂多就是60來歲的樣子。因為他平時非常注重鍛鍊,所以體格非常健碩,狀態也很好。

可見,體育鍛煉對維持人的身體素質非常重要。”我能夠堅持跑步三十年,恐怕還是因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覺得那麼痛苦”。“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嘗試著在生活中找到合乎我們性情的運動來。”

二、跳出舒適圈,才能體驗更精彩的生活

村上春樹每年跑一次馬拉松,當他覺得跑馬拉松已經不再是很大的挑戰時,他就去練習鐵人三項了。鐵人三項包括跑步、游泳和騎單車,正如運動名稱一樣,不是鐵人很難堅持得下去。

但村上就有這種精神,敢於跳出舒適圈,多嘗試,才能挑戰不可能。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在這個圈子裡,一切都是我們熟悉的,我們可以按慣例生活處事,毫無壓力感,而如果從這個圈子走出去,就意味著可能面對一些未知的東西,甚至遇到危險。所以我們從內心裡會牴觸跳出舒適圈的生活。

著名閱讀推廣人樊登,原本在央視工作,工作穩定,收入可以,令人豔羨。但他卻對這樣舒適的生活感到不自在。後來他毅然辭職,做起來了樊登讀書會,帶領全國上億人讀書。在這些嘗試中,他享受著每一次的發現,走出舒適圈,成就了不一樣的人生。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要走出固有的舒適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隻有走出去,才能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人生更精彩。

三、再苦再難,堅持就對了

跑步,尤其是長跑,是一項一聽就覺得很難堅持的運動。在村上春樹這裡也是一樣。他說每天也有想不去跑步的時候,有時早上起來看到下雨,輕了一口氣,因為今天可以不用跑步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人的意識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所遵循的原則分別是快樂原則、現實原則和道德原則。

本我層面是追求快樂原則的,既然跑步的過程需要付出艱辛,那就不是能第一時間體驗到快樂的。但是除了本我,還有自我和超我的層面,這是對本我的修正。如同人雖然知道跑步辛苦,但因為跑步帶來的好處多,所以自我會說服自己克服困難去跑步。

不管是長跑還是鐵人三項,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裡,村上春樹都詳細地描述了自己遇到挫折並死磕到底的過程。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王小波曾在書裡寫了一段《老人與海》的評價,他說,每個人都會遇到做事情的限度,但是老人依然每天走向大海,向他的限度鬥爭,彷彿要與命運一比高低一樣,“做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勝利就是戰鬥到最後的時刻。”不問成敗,至少堅持去挑戰了。

連續七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雖然遺憾未能獲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實力的。這好像也是他寫作路上的一次“長跑”,在現實生活中,村上春樹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他一定會跑到終點。因為他

“無論做什麼事,一旦去做,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則不得安心”。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不管在實際生活,還是精神世界,村上春樹這個可愛的小老頭作家,都展示了一種向陽而生的狀態,似乎用他的行動向我們喊話,作家也可以是健康地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