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前序

1918年4月,西線戰場德國陣營中,出現了一款新型戰機。它機動性強、轉彎格鬥性極佳、爬升性能優越和升限無與倫比,令英、法同盟國的飛行員感到有壓力山大。它馳騁戰場,顯露鋒芒,在戰場上難逢對手,被譽為當時“最好的飛機”。下面就由“天明”為大家分享這款“福克D-VII”雙翼機的故事。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曾經馳騁戰場的福克D-VII雙翼機


正文

三翼隱患,被軍方放棄

1917年9月,在德軍熱烈的期盼下,迎來了福克Dr.I三翼機。這款戰機性能優異,靈活性強,剛入部隊,裡希特·霍芬駕駛它獲得了勝利的戰果。就這樣“福克Dr.I”三翼機憑藉它優異的爬升和轉彎速度,獲得了德軍的青睞。然而,讓人失望的是“福克Dr.I”三翼機優異的性能背後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導致德軍放棄在這款三翼機上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故障頻出,福克Dri三翼機


開發新機,滿足軍方需求

1917年末,“福克Dr.I”三翼機多次出現空中折翼後,福克飛機制造廠的萊茵福·普拉茨團隊,立即開始研發下一款戰機來滿足軍方的需要。這款新型雙翼戰機採用鋼管焊接骨架,來保證機身堅固耐用,機翼還是採取“福克Dr.I”三翼機的設計,以木板作為骨架,外部使用帆布包裹,但在木板的厚度上提升了20%來增加機翼的強度。為了保證飛機不再出現“福克Dr.I”三翼機空中折翼的狀況,這款新型機採用了“N”型支柱連接上下機翼加固機翼強度。這樣可以讓飛行員在戰鬥中安心俯衝擊敵,不用擔心機翼過載導致斷裂。值得注意的是“福克D-VII”雙翼機在主起落架上也設計了一塊小的翼面,用來增加飛機升力。通過以上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出來,新型戰機是在“福克Dr.I”三翼機和“信天翁D-系列”飛機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升級,減少了一個翼面,加強全機結構強度。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出現在“戰狼”電影中的福克D-VII戰機


參加比賽,獲王牌飛行員裡希特·霍芬指點

隨著英、法同盟戰機的更新,在前線的德軍士兵感到力不從心,老舊飛機的性能跟不上戰場節奏,他們急需一款能夠匹敵對手的新機型。1918年1月,德國空軍為了獲得性能優異的新型戰機,再次舉行了“新型戰鬥機比賽”。萊茵福·普拉茨團隊研發的這款新型雙翼戰機,此時正排上用場。福克飛機制造廠派出萊茵福·普拉茨和他的團隊設計出的新型雙翼機參加比賽。1918年 1月26日,裡希特·霍芬對這款飛機進行了試飛測試,對其表現的性能較為滿意。次日,裡希特·霍芬再次駕駛了這款飛機飛上天空,並對其不足之處留下了記錄,飛機著陸後,裡希特·霍芬將兩次試飛中出現的問題、存在的設計缺陷,和萊茵福·普拉茨進行了交流。如從俯衝中改變狀態困難、機動性還需加強、飛行員上方視野有盲區等問題。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福克D-VII戰機


改進不足,提高性能

在得到飛行員裡希特·霍芬提出的寶貴意見後,萊茵福·普拉茨和他的團隊立即趕回工廠,針對這次試飛中存在的問進行改良,讓飛機的性能進一步得到提升,贏得比賽。為了解決從俯衝改變狀態困難這個問題,萊茵福·普拉茨改變原來的機身狀態,將機身加長40釐米,加長升降舵與機身的力臂,可使飛機能夠輕鬆靈活的從俯衝中改變狀態。此外,更換最初175匹馬力的戴姆勒D-IIIa6氣缸水冷式發動機,使用185匹馬力的BMW-IIIa12氣缸水冷式新型發動機。他們採用增大動力的方式,成功地提升了飛機的機動性。同時將駕駛艙往後移動了一點,增高座椅,並將駕駛艙上的翼面,開了一個弧形槽,能夠讓飛行員更好的觀察周邊的戰況,巧妙地解決了各種問題。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解決視野盲區的福克D-VII戰機


新型機改進後的參數:

改良後的的“福克D-VII”雙翼機參數。機長6.95米、機高2.75米、翼展20.5平方米、空重670千克、載重906千克、最大飛行速度200千米/每小時、升限 6000米、航程250千米,在駕駛艙前安裝2挺口徑7.92毫米IMG08風冷式機槍,新款BMW-IIIa12氣缸水冷式新型發動機,這樣高配置的戰機,在當時是非常優秀的。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兩種動力不一樣的發動機


再入部隊,檢測性能,終獲訂單

萊茵福·普拉茨和他的團隊在整改完裡希特·霍芬提出的問題後,馬上又將飛機送入部隊進行性能測試。當時裡希特·霍芬已經前往一戰作戰,這款飛機就由另一位飛機進行試飛檢測。飛機著陸後,飛行員對這款戰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我坐進這款飛機的座艙啟動它,飛機迅速升空,爬升性能極佳,機動性一流,很容易操縱,而且個控制面板反應靈敏。”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當時試飛員對這款飛機是十分滿意。不久後,福克飛機制造廠拿到了這款飛機的訂單。此時這款飛機正式改名為“福克D-VII”戰鬥機。由於前線部隊急需這款新型戰機,而且在雙翼機生產經驗上,信天翁飛機公司比福克飛機廠強,所以將部分訂單由信天翁公司代產。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福克D-VII戰機


性能優異,穩定軍心

1918年4月,福克飛機廠將第一批“福克D-VII”戰鬥機交付部隊。接收飛機的是駐西線戰場的第4狩獵中隊和第10狩獵中隊。但曾經對這款飛機提供寶貴意見的裡希特·霍芬卻無緣駕駛這款“福克D-VII”戰鬥機,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因為“福克D-VII”戰鬥機完全是根據裡希特·霍芬的建議而製造,也可以認為是為他“量身定做”。“福克D-VII”戰鬥機進入部隊後,德軍飛行員立即對這款新機進行熟悉。他們在駕駛中發現,這款飛機不僅爬升性能強,轉彎格鬥極佳,而且還不會失速,最重要的是升限比敵機還要高。他們可以將飛機爬升到高處,利用俯衝的姿勢開火,輕鬆擊落敵機。“福克D-VII”戰鬥機在飛行員的駕駛下還發現了它的另一種特性。它居然可以通過螺旋槳和慣性,在空中作出短暫的懸停狀態。飛行員可利用此特性,俯衝到敵機下垂直攻擊敵機機腹。這種攻擊方式讓當時英、法同盟國感到無比頭疼。擁有這樣優秀的戰機,讓德國西線士兵特別高興,在面對英、法同盟國戰機時猶如吃了一顆定心丸。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正在演練中的福克D-VII戰機


馳騁戰場,難逢對手

“福克D-VII”戰鬥機加入戰場後,在西線戰場上很難碰上對手。飛行員利用它優異的機動性能和飛機自身的特性擊落英、法同盟國很多戰機。就連英國索普威思的“駱駝”式戰機與它對抗都感到有些吃力。因為“福克D-VII”戰鬥機不僅擁有匹敵“駱駝”式戰機的機動性,還有它無與倫比的高空性能。隨著這種新型戰鬥機的數量增加,參戰次數變多,“福克D-VII”戰鬥機也獲得了自己的名聲,成為當時最好的戰機。直到1918年10月,“鷸”式戰機的出現才打破這種狀態。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等待起飛的福克D-VII戰機


突現故障,排故返場

“福克D-VII”戰鬥機雖然機動性優異,馳騁戰場,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產品。隨著它參戰的時間變長,機件上的一些零件老化,在一次戰爭中“福克D-VII”戰鬥機在空中突然著火。當時這樣的事件並不止出現一兩例,讓當時駕駛“福克D-VII”戰鬥機的飛行員頭冒冷汗。出現了這樣危險的特情事件,德軍高層十分重視,並下令讓福克飛機制造廠排查。部隊和廠方對這事件都非常重視,經過反覆排查和分析後,找到了飛機不明起火的線索。由於當時設計方形發動機整流罩散熱器安裝在正前方與彈藥艙的距離較近,發動機啟動後導致整流罩受熱引燃了彈藥艙的機槍子彈。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再次發生,只能將彈藥倉的位置重新設計換到另一處。故障排除後,“福克D-VII”戰鬥機再次回到戰場。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福克D-VII戰鬥機


輕敵之際,勁敵出現

驕兵必敗,這是鮮血與歷史檢測出來的真理。德國空軍駕駛“福克D-VII”戰鬥機獲得多次空戰勝利後,他們放鬆警惕,內心膨脹。1918年10月30日,德軍在戰場上遇到了多架類似雙座版的“駱駝”式戰機。他們並沒有仔細觀察,在自認為“福克D-VII”戰鬥機無敵的狀態下,將英國索普威思新研發的“鷸”式戰鬥機看成了“駱駝”式戰鬥機,他們毫無防備之心,依舊採用以前的戰術,俯衝到“鷸”式戰鬥機的機腹下,打算利用““福克D-VII”戰鬥機”短暫懸停的性能對“鷸”式戰鬥機進行攻擊。由於他們的輕敵和誤判,他們這種作戰模式正中了“鷸”式戰鬥機的下懷。“鷸”式戰鬥機利用它優異的俯衝性能,對下方的“福克D-VII”戰鬥機進行了猛烈地攻擊,讓德軍損失慘重,被擊落幾十架戰機,其中有10架“福克D-VII”戰鬥機。這次空戰德軍“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損失了戰機,還成就了索普威思“鷸”式戰機的名聲。

航空發展史:福克D-VII雙翼機,巔峰之作,一戰後淪為戰利品(十)

“勁敵”,索普威思“鷸”式戰機


戰爭失敗,成為戰利品

1918年11月11日,德國在同盟國的攻勢下籤訂合約,宣佈停戰。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條約,標誌著一戰正式結束。《凡爾賽條約》獲得國際聯盟的承認,於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同盟國為了防止德國戰後死灰復燃,對其軍事、經濟、工業等方面進行了限制。條約削弱了德國的工業,萊茵蘭等地區被去除軍事化,武器類別、數量受到限制,並不得生產或貯存化學武器、裝甲車、坦克和軍用飛機。最終參與一戰的“福克D-VII”戰鬥機,被戰勝同盟國當戰利品繳獲。

後序

“福克D-VII”戰鬥機的出現,讓德軍在西線戰場出盡風頭。這款飛機憑著他優異的性能和超高的配置,被人稱為“一戰最著名的四大戰機”之一。雖然一戰德國戰敗,但卻不能否認它在西線戰場的表現。也許因為它在西線戰場表現太過優秀,才導致最終成為戰利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