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朝覆亡近代发展与阳明心学的复兴

最近接触阳明心学日久,结合清朝覆亡的整个历程偶然发现阳明心学是导致其灭亡的重大主导因素。其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心学在清朝重新登上舞台。

固步自封的清朝在外国侵略者的反复打击下,虽然国力严重衰退,但是其在本国的统治地位依然悍然不可动摇,究其原因是国家民众的民智尚未开化,人们心中的良知依然未得已解放,甘于统治者的淫威之下苟活。此时,第一个把心学推上政治舞台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他们把心学的致良知核心思想勇于用于实践,把心中所想用于当时的国内舞台中,虽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敢于把良知释放出来,已经把心学思想在当时向前大大推了一步,固然受制于他们自身心学个体差异但也给予了清朝统治重重的一击,为其后的心学实践家们指明了新的道路。

二、心学的的高度发展时期。

康梁等人的心学实践大大启发了一批心学实践者,其中孙中山就是那最闪耀的一颗星,如果说康梁是心学初步实践者,那孙中山则是坚定的心学大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孙中山第一志向求医救国,当他的良知实践以及自身的格物实践经历过后,让他的内心良知产生了大大的转变,求医不能救国,改良亦不能救国,唯有革命!此后数年,他本人亦致力于革命,身后出现了大批心学实践追随者,清朝在一大批心学实践家登上舞台之后,其大力发扬的革命思想使中国大批民众民智得到开化,良知得到解放导致清朝覆亡。其中虽出现过短暂的洪宪复辟,但心学的发展浪潮,复辟至于其中只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艘小船,瞬间覆灭于洪流之中。心学此时真正的占领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三、心学的短暂黑暗与重现曙光。

过于激烈的思想在一个短时期必然会很耀眼,但是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清朝覆亡之后,尤其是心学大实践家孙中山先生的逝去,中国心学的那杆大旗倒下了,中国随即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的四分五裂使一大批心学的实践家倒下了,心学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百家争鸣却无一家主导,心学左派右派皆乱斗于这一时期,心学也由高度发展转到了黑暗的角落。但此之后又一位心学实践家出现了,蒋介石!蒋的出现,使心学左派良知实践再一次站到了历史主导思想的地位,使心学在中国的发展又一次到达高峰。

个人浅陋的一个认识:心学左派兴于乱世,右派适于太平盛世的年代。阳明心学自诞生以来,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核心含义,人心本无善恶之分,是因为人有了实践,自身才有了判断善恶的思想,才会因为自己的良知求善去恶,格物以自知。

欢迎大家对本人浅陋的认识开展探讨,希望得到对于阳明心学有兴趣的朋友积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