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退休职工只知自己工资,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为什么?

姜占平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两个案例。

案例一:

我邻居家住着一对退休老教师,男的我们叫他谭叔,女的我们叫她清姨,都在同一个学校教书。

当年,清姨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她申请了留任,因为谭叔还没到退休年龄,所以清姨多留任了5年,直到去年,等谭叔退休的时候,两人才一起退休下来。

退休之后,俩人的退休金具体多少,我们都不得知,只知道夫妻两人退休以后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清晨的时候,二人结伴去晨跑。工作日的时候,他们跟我们一样早出晚归,但是他们不是去上班,而是去附近福利院做义工,给孩子们免费上课。周末的时候,夫妻二人报了舞蹈培训班,一起学交谊舞。

我们小区认识谭叔和清姨的人都羡慕他们这一对,他们现在退休的生活状态,简直就是我们以后退休的理想状态。

案例二:

我父亲有一位朋友,以前在银行工作,三年前退休下来,现在每个月拿大概四千的退休金,生活也算是无忧。

但是我看到周围很多人似乎都不太喜欢这个人,包括我自己也是,总觉得他有点高调,因为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喜欢跟别人吹嘘或显摆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有多优越,他和他老伴都有退休金,不用儿女给钱,然后又说他们儿女事业有多成就,好像别人家都比不上他们家的生活好。

说实话,我个人还是蛮反感这种行为举止的,应该大多数人的心态也一样,虽然平时出于尊重或礼貌会对他笑容有加,但这种欢迎确实逢场作戏,违心的,就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这种自知心。

分析问题:

下面,我们根据以上两个案例来分析一下提问者提出的这个现象。

1.退休职员只知自己工资并没有错。

我觉得作为一个退休职员,哪怕你每个月能拿到一大笔退休金,我也觉得没什么要跟别人说的。

一方面,以此奚落别人,那是不厚道的,另一方面,我觉得老年人家不需要这样显摆,哪怕是无意的,也最好谦虚低调一点为好,这样才能交到真心好友。

像案例二中的这位父亲的朋友,感觉他就是有点太膨胀了,所以总是不招人从心底里喜欢和尊重。

2.为什么会听天由命?因为没有找到兴趣爱好。

如果退休下来的老职员都能像案例一中谭叔和清姨这样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在,并且愿意全身心投入精力,那他们自然就不会生活匮乏,整天无所事事,像在熬时间,听天由命。

所以我觉得老年人家在退休之后,如果生活安稳的情况下,最好能找到一点乐子玩,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去学习去上课,又或者找点写作,园艺,义工等感兴趣的工作做,这样时间才能过得有价值。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真心觉得如果怀有上面心态的老人家,最好能改变自己的这个心态,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投入精力去做你感兴趣的事情,让退休的时间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这对你自己来说,也会得到快乐。


小浔记


分享一下我母亲的养老金故事:


我母亲,退休三年了,每月领取1600元的退休金,维持家用。母亲每月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盼着发退休金,时刻关注自己的银行卡短信信息。看到发了养老金,母亲就有一种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般,养老金都是固定时间发放。母亲记这个时间很准。有一次,母亲一直没有收到发放养老金的短信提醒,非常着急。让我给他查原因。我看了看他的手机,确实没有收到信息。我就打客服电话,一番折腾,才弄明白,原来是养老金提前发放了。母亲的手机不知道怎么搞的,把银行的号码设置成了黑名单,无法收到相关的信息。


透过这样一个小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退休人员是非常在乎他的养老金的,这是他们生存生活的基本。有了它,他们的生活才会踏实安稳。


一、养老金每月按时发放,非常准时。


养老金是退休人员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是最长久的收入来源。他们依靠这些退休金,满足日常的生活开支。


在我国,养老金是由国家发放,每月按时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而且,在近几年, 我国的养老金在连续的增长,退休人员拿到手的养老金越来越多。他们心里也是非常的满足,幸福感满满的。


作为退休人员,退休以后,退休金必然会是主要收入来源。退休金就是保证他们正常生活的手段。


二、退休人员并不是听天由命。


退休人员退休金由国家规定,按月发放,退休人员不能左右。但是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却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完全可以选择再就业。


今年1月份,我的一位老领导退休了,她一辈子从事财务工作,是高级会计师,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很棒。退休以后,我们单位仍然想用他,就返聘他了。让他协助新的会计主管,抓好财务工作。


老领导退休前级别高,倒是不缺退休金,但是,依然同意返聘,更多的是享受工作的乐趣。


如果觉着自己的退休金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选择继续工作,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挣一份零花钱。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是电影《哪吒》里的经典台词,同样适合退休人员。


综上所述,退休后,退休人员的收入来源就主要是依靠退休金,这是他们后半生的支柱。也正是这份退休金,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职场百灵鸟


到了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事,这不是很好吗?自己工作了一辈子,为自己事业奋斗了,为自己孩子的义务尽到了,现在到了退休年龄,不就应该停下来,好好享福吗?

我大姨和大胰丈,都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在单位工作了大半辈子,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事业单位,铁饭碗,朝九晚五,工资准时发放,稳定的很。在他们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份稳定工作,确实是羡慕妒忌恨。

这么多年,钱赚到了,车子有了,房子有了,孩子出来工作,帮忙给了首付。现在退休两年,他们每个月拿到手的退休金,加起来差不多1万,说实话,这退休金在老家可以过得非常舒服。

而事实上,他们确实过得很爽,每天起床晨练,吃完早餐,送孙子上学,大胰丈去跟朋友下象棋,大姨去跟朋友打麻将,下午再去接孙子放学,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很温馨的画面。我期待我的退休生活也是这样子,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一、时代变了,人走茶凉

在以前,国企单位的退休人员,在休息的时候,还会去单位跟昔日的同事,徒弟交流技术,交流心得,交流行业发展前景,其乐融融,哪怕单位有什么活动,都会通知退休人员参加,节假日还有慰问,退休人员生病住院了,也会有单位人员前来慰问。

但是,现在改革后,国企变私企,昔日的传统作风已经逐渐变味,貌似,退休人员退休了,就真的退休了,假如,你再去企业去走访一下,或许别人已经没空招呼你了,因为他们需要讲效益,真没这么多时间陪你。

时代真的变了,人走茶凉,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二、退休人员就应该好好享福,健康才是最重要

我们工作了一辈子,为了什么?事业?孩子?还是能过上好的生活?

我们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进入社会,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四处奔波,当找到一份好工作,就开始为能拿到高工资而努力,奋斗几年,有了房子,有了车子,事业也慢慢开始有起色。

然后,你就开始人生第二件大事,结婚生子,进入人生第二阶段,为自己爱人,为自己孩子,为自己父母而努力赚钱,目的只有一个,能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最后,你孩子读完大学,出来社会工作,有了自己家庭,而此时,你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有自己的退休金,奋斗一辈子,难道这时候,不是应该好好享福,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吗?

这时候,所谓的功名利还重要吗?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拥有过了,你已经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了,此时此刻,好好活着,好好过上自己的退休生活,这才是我们所向往的日子。

温少爷:专注于职场与个人成长分享,关注我,我们一起迭代,一起成为职场达人。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随手点个赞,对温少爷是个鼓励!】


温少爷


我老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因为打仗瘸了一条腿,不过还能走路,我记事起他已经年龄很大了,但是每月总有固定的一天他要走路到镇上去取自己的生活补助金,取了钱回来,会给我带吃的东西,所以我总是很期待老爷去镇上的那一天。老爷那天也会很高兴,也会给我发上1元钱,然后小心地用手绢把剩下的钱包起来放到老柜子里。这是隔着2辈儿人的不同快乐。

相同的,你每月发工资那天是不是格外关注自己的手机短信?虽然知道自己每个月工资多少,但是到了那天还是期待能够早点看到手机上出现那一串熟悉的文字和数字。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尽管知道是自己劳动所得,然而拿到工资的那一刻还是很开心。

所以,退休职工工作大半辈子了,好不容易退休,可以好好休息,不用上班,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照样还能领“工资”难道不更应该快乐吗?这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该自己尽的义务自己都已经尽到了,问心无愧,壮年时已经把自己奉献给国家,单位,现在年龄大了,干不动了,退下来,享受养老金,是应得的,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况是本就是自己的养老金,自己为什么不能想着呢?


职场精髓


本来就没有必要攀比,攀比不能提升自己的养老金,反而会影响心情。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现在一些退休职工只知道自己的工资,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为什么?

其实这并不奇怪,这种退休人员不喜欢打听别人的养老金多少,其实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不喜欢攀比,心态其实是比较好的。

因为养老金没有必要去比较,去比较去攀比,去计较又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够提升你的养老金。

每个人的养老金的多少,还是要看自己之前的缴费年限,缴费水平以及退休年龄,还有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的高低。

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缴费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也其实没有可比性。

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养老金高的有人超过一万元,低可能不足1000元,不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水平高,甚至不如当地的低保水平高。

凡事有因必有果,自己拿多少养老金,跟别人拿多少养老金是没有关系的,你知道别人拿多少养老金,别人比你少,难道就会更开心一点?

别人比你多,难道生活就要没有希望了?所以对于退休人员来说,不比较养老金的多少,是十分好的一个习惯。

毕竟对于上了岁数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只是一个基本生活的保障,最重要的是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身体好,一切才好,身体不好,养老金再高也没什么用,都是化成了医药费。

身体倍棒,就算养老金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心态好,心情好,身体好,这才是退休人员生活的根本。


思之想之


【长鹿生观点】:退休后,工资就是唯一的生活来源,家中一切生活用度,都要靠工资来维持。工资,对退休职工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说说我的父母吧。

父母退休前,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说实在的,工资都不算高,两人加起来六千多点。

父母对工资,真的特别在意,每月哪一天发工资,发了多少,这个月比上个月多了还是少了,能关注到分!多发少发是什么原因,必定要打电话搞明白为止,隔三差五的还要和原来的同事交流一下,你现在工资涨到多少?工资又提了几级,什么取暖费发了没有?围绕着工资,有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父母对工资看的重,对钱却看的不重。

父母退休前在一农村小学工作,学校里有一些家庭贫困的小学生。最近几年,父母一直通过原来工作的学校,资助了好几位小学生。去年还一次性捐款五千多元,为学校购置图书!

1.对退休工资看的重,更多是对自己一生的肯定

退休工资,更像是人生的一枚勋章。在退休职工眼里,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肯定!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谁谁谁,工资还没有我发的多,谁谁谁,退休之前当官,现在还不如我当教师发的多。话语之间透着一股子人生的自豪感。

在他们眼里,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工资,就是国家和人民对自己的肯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发的多,意味着自己对国家贡献越大!

2.退休职工虽然看重工资,并没有听天由命

有好多的退休职工,从原单位退下来,二次就业,发挥余热。比较常见的就是医院大夫,众所周知,医生是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大多数大夫退休时,正是自己医术最为精湛的时期,所以,有好多大夫退休后,会返聘到原单位,继续从事老本行。

我表哥退休前,是本市一家国企的技术工人,退休后,很快就让当地的一家私企,以原来两倍的高薪,聘去当技术顾问。退休后,反而比以前挣的更多,表哥现在也是干劲十足!表嫂也乐的满脸开花!

即使不再上岗,有好多退休职工,也是老有所乐。参加老年大学,学绘画,学书法、学跳舞、学唱歌,结伴旅游,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退休生活过的丰富多彩。

总之,退休职工依靠自己的工资,过着自由快乐幸福的生活。

END!


欢迎【关注】长鹿生,专注解答职场类问题,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咱们共同探讨。谢谢,如果喜欢的回答,麻烦点赞、转发、评论。谢谢

长鹿生


退休职工有这种“听天由命”的感觉,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内心无法知晓养老金如何计算, 不知道其他人发多少的无奈。具体原因如下:
1.养老金计算方式复杂。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上面的公式,也就基本放弃计算了,真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但是只要知道,影响养老金金额的差距,有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存储金额、等多种因素。再简单的说,只要“缴得高,缴得长”,拿的就越多。

2.每个人情况不同,养老金也不一样。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差别还是很大的,就算是同一个企业,不同的人工龄不同,养老金差距也很大。关于地区,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很大;关于企业属性,一般来说,相对于同一地区的普通企业,国企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又比较高。另外,每年养老金都在增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增长幅度也略有不同,所以,失去对比,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3.与过去发放方式不一样。以前国企员工退休了,退休金,也就是养老金都是由企业来发放的,同一个企业的职工,大家都知道彼此工龄、职位,具体发放多少也都是“心理有数”的。后来企业改革后,养老金都是统一由当地的人社部来发放的,这样就跟企业没有任何关系,这种失去了与企业的链接,就好像了脱离了组织一样,难免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

那么,退休职工应该如何看待退休工资呢?

前面已经简单说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个人情况不同,领取的养老金都不同的,少的七八百,多的好几千,养老金的多少并不决定于晚年的生活质量。
退休后,应该充分享受退休的时光,能给家人帮忙就尽量帮忙,如果身体不允许,就尽量让自己养足身体。如果因为退休后只知道自己工资就徒增烦恼,那大可不必,不要有强烈的攀比心,于事无补,寻常心态,知足常乐!养老金每年都在涨,养老身体,多活些年,就都是财富。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庄子说职场 ,专注职场&个人成长。【随手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我一定会努力回答的更好】

庄子说职场


楼主你好,现在一些退休职工只知道自己的工资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不难理解这个问题,自己的退休工资自己确实没有办法去干预他。甚至有些人都不理解,自己的退休工资是由什么来组成的,所以确实会出现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

但是我认为虽然说我们没有能力去干预自己退休金的待遇的高和低,我们完全是有理由知道这个退休金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么我们的退休金为什么会比别的人高或者低呢?其实退休金的待遇完全是公平合理的计算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合理的,不存在任何听天由命的感觉。

我们养老金的待遇主要是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个人基础养老金,另外一方面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个人基础养老金又取决于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大主体条件来决定养老金待遇的高低,另外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是根据个人账户的余额,还有你自己的一个退休年龄来决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所以说只要保证自己拥有一个较长的缴费年限,较高的平均指数,那么将来一定会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社保小达人


我就是退休人员,也有听天由命的感觉,为什么?一是想干点啥体力精力不足,二是企业退休就那么点退休金生不起病旅不起游,不听天由命还能咋地?


花好还需月圆


纠正:退休人员没有工资,只有退休金。退休人员一要端正心态。要知道自己也许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退休金高自己好几倍的也多的是,比,只能自寻烦恼,有害健康;二要合理支配。无论退休金多少,只要精打细算、合理支配,基本可以满足生活需要,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同样生活很幸福;三要了解政策。退休金的多少,是有政策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高,缴费多,退休金自然比企业高。同样是企业职工,经济效益不同,职工退休金相差也不小,因为企业缴纳养老保险,可以按工资基数的60—300%之间,都不违反政策。四要与世无争。这并不是说对任何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属于你的还是要据理力争,与你无关的、争也争不来的就顺其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听天由命你又能怎样?比如机关事业与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金上的差距,你能改变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