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宦官者,皇家內室傭人也,其特徵與常人之別在於其是否閹割,同時宦官與百官更加親近與皇權,有被稱為皇權延伸的說法。然秦之宦官趙高卻憑藉宦官之謀略掌管朝中實權,號令文武百官,憑藉“指鹿為馬”的行為試探朝中人心是否服眾,可見趙高的足智多謀勝於常人也。

藉此,我們從典故“指鹿為馬”切入,逐步分析身處宦官身份的趙高是如何從一個無名之輩到秦始皇身邊的紅人,從無權到實權,最終獨攬政權於掌中的?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趙高朝堂之上指鹿為馬

通篆書教太子胡亥,熟法律任中車府令

宦官是封建制度下的產物,專門為侍奉皇帝內室們服務的傭人,尤其其身體被閹割故被正常人看不起。作為這個原因,在古代若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任何的家庭會送自己的孩子進宮做太監。可見,宦官(俗稱太監)大多來自貧苦的家庭,當太監只為能吃飽飯,更不要說有任何才藝或是才華一類的閃光點。

然趙高則不同,據不完全史料記載,趙高的父親是一名酷愛書法,同時精通法律的人,可是趙高的母親卻是一個身體因受到刑法遭殘缺的女人,古代稱之為““隱宮”,即身體發育不良等等。故作為這個結果,趙高就成為了宦官,深處在深宮皇室內,距離皇權貴族等近在咫尺。

趙高素來酷愛讀書,在父親的影響下閒暇時寫書法,尤其對小篆頗有造詣。在東漢學者許慎《說文解字序》中有這樣一段話,記載了趙高在書法上的成就,其內容曰:“趙高作《爰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趙高書法留存

同時趙高對秦國的法律深有研究,因宦官每日的工作主要穿梭在後宮與服務秦始皇日常生活之間,趙高又擅長書法、精通法律,故在全部的宦官中很多的脫穎而出,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信任,並且給予重任。

秦始皇對小兒子胡亥特別喜愛,故讓身邊的紅人趙高平日內教胡亥學習寫字與書法,然後學習秦朝的法律等等。在古代能教太子學習的一般的職位為太傅,而趙高身為宦官卻能教授太子,可見趙高的能力和才華。

據《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記載: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應為官),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在《蒙恬列傳》中不僅寫出了趙高的身世,同時也簡要的寫出秦始皇聽說宦官當中有一個能力很強,同時精通獄法的人,故將趙高提拔為中車府令的職位。可以說趙高身為一無名宦官能被始皇器重且給予官職,均與趙高平日內的刻苦學習分不開的,也為趙高進入權利的政治中心做了鋪墊。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趙高影視照

密謀李斯篡位於胡亥,致使扶蘇與蒙恬身死

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帶領丞相李斯、中車府令的趙高、最喜小兒胡亥及部分官員東遊,結果在沙丘之地時始皇病情加重,恐有性命之憂。此時,宦官趙高不甘心長居小小的中車府令,其主要的原因趙高因母親的緣故不得不成為了宦官,宦官被常人認為連常人都不如,身世卑賤到了極點,故趙高一定要身居高位,以此來滿足自尊心,同時向所有人的人尤其是文武百官們證明宦官不比常人差。

於是,此時的趙高看著秦始皇不行了,即將要駕崩。然此時的秦始皇卻命人寫了一封信給遠在塞北的長子公子扶蘇。趙高深怕始皇將皇位傳位了扶蘇,故扣下始皇的詔書,並且在內心開始了謀劃,畢竟沙丘之地不是京都咸陽,身邊的人臣少。

趙高看著眼前的胡亥,故心生一計何不讓自己的學生胡亥接替始皇的位子,稱為秦二世呢?越往小想趙高感覺對自己的益處越大。可是,光自己讓胡亥繼承始皇的位置不能讓更多的人信服。於是,趙高來到了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李斯的帳下,密謀了自己的看法。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師從荀子,聽到趙高說要篡取始皇之位改立胡亥時,李斯生成萬萬不行,有違臣子之道,有違人心之事。趙高在百般無奈之下,向李斯採用了假設法,史學家司馬光曾記載如下:

據《資治通鑑·卷第七·秦紀二》高曰:“君侯材能、謀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此五者皆孰與恬?”

原來趙高借用假設之法,聲稱始皇在位之時看中依法治國的方略才成就了丞相李斯,而始皇的長子扶蘇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如不是扶蘇因始皇“焚書坑儒”冒死進諫也不會被始皇派遣漠北去協同大將軍蒙恬監工長城。

同時趙高採用反問 ,試問李斯的才能、謀略、功績等等和大將軍蒙恬相比如何呢?蒙氏一族的成員個個身兼軍功,同時與公子扶蘇的關係密切,假如扶蘇繼位了,你的丞相之職位還在嗎?恐怕你的性命也不會久矣了?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大秦丞相李斯

在趙高一系列的反問和針砭時弊的分析下,最終丞相李斯妥協了,答應與趙高合謀,一起篡改始皇的遺詔,改立始皇小兒胡亥繼位。

據史料《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蒙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

此為始皇駕崩後宦官趙高與丞相李斯合謀借始皇的名義給扶蘇下達的一封詔書,其詔書的大體之意為申訴工資扶蘇作為兒子不能為始皇盡孝,沒有做到兒子的本分;作為臣子不能為始皇分憂家國社稷之事,沒有盡到臣子的責任等等。同時詔書的筆鋒一轉,直接責備大將軍蒙恬耗資巨大,尚無建立功勳等等。最後,讓扶蘇與蒙恬直接自縊以謝皇恩。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秦始皇陵墓部分場景

深受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扶蘇看完詔書後不久直接喝下毒酒。而蒙恬在問清原有後也直接死掉了,可以說趙高借用始皇病逝於沙丘,採用篡改遺詔的方法能達到以下幾點效果:

一、拉攏丞相李斯,讓篡位之謀被證實且成功;

二、徹底剷除了始皇長子扶蘇,避免潛在危險的發生;

三、因蒙恬的死徹底的瓦解了整個蒙氏軍權,為自己掃清了障礙;

四、將胡亥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中,得胡亥者亦得天下政權。

可見,趙高的用計之深,謀略之深。在趙高和李斯的合謀下,幼小的胡亥就莫名其妙的當上了秦朝的第二代君王,即秦二世。然此時的趙高並沒有得意妄為,在朝堂之上趙高和丞相李斯共同掌管著秦朝的政權,此時的趙高嚴重只有丞相李斯,他不允許李斯和自己平起平坐,他要讓所有的正常人在自己這個宦官不全人的下面。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秦二世胡亥影視照

陷害李斯,逼死二世,獨攬大權

趙高乃宦官,身居行走在皇室之間,站立在朝堂之上,由於其居高位,故趙高收養了很多的眼線,這些眼線要不在宮內大小之地,要不在宮外注意朝中大臣,尤其是丞相李斯全家及親戚的舉動等等。趙高一心要找一理由,卻這個理由被大家所接受,然後一次性將李斯給滅掉。

終於在二世二年,趙高因誣陷李斯的子嗣有謀反之行為,故藉此將李斯之前的罪名等都列出來。命人呈交給皇帝秦二世後,按著秦朝的律法李斯被處於腰斬。在李斯腰斬之際,看清了趙高的真面目和真正的意圖,故仰天大呼說道:

其內容《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李斯拘執束縛,居囹圄中,仰天而嘆曰:“......且二世之治豈不亂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殺忠臣而貴賤人,作為阿房之宮,賦斂天下。吾非不諫也,而不吾聽也。凡古聖王,飲食有節,車器有數,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於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令行逆於昆弟,不顧其咎;侵殺忠臣,不思其秧;大為宮室,厚賦天下,不愛其費。三者已行,天下不聽。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咸陽,麇鹿遊於朝也。”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腰斬的刑具

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斯在臨死仰天嘆息,自繼秦二世以來,二世江皇權由宦官趙高代為掌權,趙高任用自己的親足。在朝堂之上排除異己,諂害忠良之士,同時大肆修建樓臺宮殿(如:阿房宮)等徒曾了較多勞役,導致民間哀怨四起,秦朝之亡快矣。

繼李斯被無端陷害後,趙高更是大膽直接廢棄掉了秦二世讓子嬰繼位,此行為與自己當皇帝有異同乎?而秦二世被逼死亡在史料中也有證實,其引用如下:

據《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閻樂曰:“臣受命於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

李斯身死,趙高擔任李斯的丞相之職,趙高在民間散步二世的謠言,並且派閻樂去逼迫秦二世胡亥自殺。故在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在無望下自縊而亡,秦朝的整個政權全部掌握在宦官趙高一個人的手中。

從“指鹿為馬”入手,探析宦臣趙高是如何逐步獨攬政權?

趙高獨攬皇權

王朝記史評價

在歷代中宦官干政當權者很多,但是宦官殺逼迫現任皇帝自縊的卻極其少見,或說單有宦官趙高一人。在整個趙高的生平事蹟上,我們發現趙高通過個人的努力,在宦官集團中鶴立雞群遂而被始皇賞識。可是,因趙高一直對自己宦官的身份銘記於心,同時對權利的渴望致使趙高從一開始就有目的的接近皇帝,接近皇權,從而一步步的走向了政治權利的中心,並獨攬整個政權。

秦朝素有“強秦”之稱,卻歷經二世而亡秦,其禍根在於宦官趙高。通過“指鹿為馬”一事上,其實趙高的目的有兩方面:

其一,試探朝堂之人有多少文武百官“姓嬴”即眼睛裡只有秦朝;

其二,試探胡亥的內心底線及其為下一步的打算做準備。

在此,我們對一代宦官趙高從無名之輩到獨攬政權的分析就到這裡,不管秦朝歷經幾世,秦朝統一六國,頒佈各類法律等等,這一系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希望對文史有興趣者,均可以藉此趙高的話題展開我們一起通過歷史人物或事件,還原那段歷史,在歷史中成長。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