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当今社会,再娶再嫁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可要是放在民国,女子再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夫人病逝,众人对他续弦一事多为关注,不少人上门为其提亲。

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人,蔡元培几经思考,提出五个要求,最终竟无一人再敢上门。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一、“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说起蔡元培,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19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蔡元培从小家境殷实,他的父母思想开明,对教育也是极为开化和重视的。

四岁那年,蔡元培就被送入私塾念书,在当时小小年纪进私塾,不是达官显贵就是豪门世家,由此可见,蔡家对蔡元培的栽培是十分超前的。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蔡元培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慧根聪颖,师傅讲一遍他就能全然领会。

天有不测风云,蔡元培12岁那年,父亲去世,蔡家失去了顶梁柱。家道中落,经济日渐窘迫,蔡元培的求学之路受阻。

好在有了姨母的支持,蔡元培才不至于失学。

家境的没落,使蔡元培变得更成熟,寡母的期望激励着他努力前行,更加的发奋读书。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天道酬勤,蔡元培21岁那年,高中举人。

人生之最得意时,莫过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蔡元培的母亲早已为他订下婚约,对方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在他高中举人的那一年,蔡元培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段婚姻。在外人看来,可谓“两全其美”。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二、与小脚妻子成婚,矛盾不断,难以调和

面对母亲为自己钦定的旧式婚姻,蔡元培起初是拒绝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婚俗,与蔡元培的主张完全的背道而驰。但拗不过母亲和那敲定的一纸婚书,他还是用八抬大轿,迎娶了这位小脚妻子——王昭。

婚前二人素未谋面,互相之间也不了解,且蔡元培对这门婚事,一开始本就持反对态度,所以,婚后二人矛盾不断,摩擦重重。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王昭有洁癖,对卫生要求颇为严苛;且她作风节俭,这与蔡元培大大咧咧的风格,完全不相匹配。性格的差异,这给二人的相处造成了许多矛盾。

蔡元培接受了新思想,对一些封建教俗更是深恶痛绝。

王昭虽是出身名门望族,但也是闺房中的旧式女子,没有文化。面对王昭一次又一次的称他为“老爷”,蔡元培实在不爽。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王昭也多次被蔡元培纠正:

你以后可不可以不要称我为‘老爷’,也不要自称‘奴家’,实在别扭!

结婚后的前几年,蔡元培对王昭,只是以礼相待,直到5年后,大儿子阿根出生,二人关系才渐渐缓和。

家中少了争吵,对妻子王昭多了包容和接受,蔡元培才渐渐有了做丈夫的感觉。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三、妻子过世,五个要求,再无人登门

蔡元培为清廷效力数年后,见证了清朝的腐败和懦弱,对政局失望透顶的蔡元培,辞官回家。

辞职,在众人眼中,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但王昭的淡泊名利,使蔡元培大为感动。

在丈夫的影响下,王昭放开了缠足,试着接受新思想。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两人的婚姻关系在,岁月的历练中,变得默契和温和。在噩耗来临前,二人才初尝到婚姻的美好。

王昭突然病倒,接连数日的高烧不退,不久后就重病身亡了。

面对夫人的离世,蔡元培痛彻心扉,并亲手为妻子写下祭文,称赞妻子拥有“超俗之识与劲直之气”。

那一年,蔡元培32岁,风华正茂,在江浙一带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时任中西学堂的校长。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妻子离世的痛苦还未消化,上门提亲的人,却纷至沓来。

蔡元培实在忧心,想起逝去妻子的音容,他实在不愿如此仓促开始下一段婚姻。

思虑再三,他公开向前来提亲的人提出五个要求:

第一,女子需不缠足;

第二,识字;

第三,男子不得娶妾;

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

第五,婚后双方意见不和,可以离婚。

夫人去世,蔡元培公开征婚,提了五个条件,结果没人敢上门

只有满足以上五个要求,才有说媒的可能。

蔡元培提出的五个要求,若是放在今天,正常不过;且对于当局女子,四、五两条是禁忌,一二两条是奢求。

蔡元培用这样方式,直接把所有媒人拒之门外,换个角度来看,也是对亡妻的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