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嘉慶帝王

嘉慶帝顒琰,是大清朝的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五位在紫禁城裡登基的大清皇帝。雖然他為人仁厚,也勤於政事,但才幹略顯平庸的他,無力挽回大清朝衰敗的跡象,也為日後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顒琰,是乾隆帝的皇十五子,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開始也不討父皇的喜歡,所以,他距離紫禁城的那個金鑾寶座,是十分遙遠的,但命運卻垂青了他。因為之前富察皇后的兩名嫡子都先後被乾隆帝秘密立為太子,可他們卻都不幸早亡。兩位中意的皇子先後逝去,乾隆帝一度打消了立太子的念頭。但隨著自己的年紀越來越來大,接班人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乾隆帝才開始從剩餘的皇子中間選擇繼承人了,這時顒琰進入他的視野。

乾隆帝最後之所以選擇顒琰為太子,一方面是經過多年觀察,顒琰性格敦厚、舉止有度,為人又謙遜,而且還學業也比較優秀,辦事又十分認真,在諸皇子中算是比較優秀的,另一方面,顒琰外表是比較端正,年紀又相當,他的三十餘歲的年紀,正是穩健成熟年富力強的歲數。此外,其生母令貴妃又是乾隆帝的寵妃。這幾方面因素都造成乾隆帝最終選擇了顒琰為接班人。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嘉慶帝王

那乾隆帝決定顒琰被立為皇儲,他按照雍正時定下的規矩,將顒琰的名字寫在詔書上,密封之後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 匾額後面。再後來,乾隆六十年時,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並於轉年,禪位於於顒琰,自己當了太上皇。

儘管,顒琰登基稱帝,時為嘉慶帝。但太上皇還在,權力還是由乾隆帝掌握著。那顒琰,又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地做了四年的兒皇帝。

隨著四年後乾隆帝逝世,那嘉慶帝才真掌權了。嘉慶帝掌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剷除了大貪官和珅。當時,他利用乾隆帝喪禮的機會,雷厲風行的地逮捕和珅,最終將和珅抄家並賜自縊。雖然,嘉慶帝法辦了和珅,但他的想法又過於單純,他認為朝廷腐敗,皆因有和珅的這樣的大貪官,才會搞的烏煙瘴氣的。這下子剷除了和珅,自然能威赫人心,達到肅清吏治的目的。可他想錯了,大清王朝積弊甚深,不是剷除一二大老虎,就能解決問題的,他也自然沒有想到是專制制度和官僚體制帶來的惡性弊端,沒有從制度根源上進行有力的革新,加之為人過於仁厚,結果造成了腐敗更加深了,直到道鹹的時期,根本無力扭轉了。

此外,嘉慶帝在位期間,社會矛盾也逐漸緊張,先後爆發了白蓮教、天理教等多次起義,動搖了大清王朝的統治根基。而嘉慶帝性格過於仁慈、謹慎,他雖然算是個勤政的皇帝,但自己的才幹略顯平庸,他沒有祖父雍正帝銳意革新的氣魄、膽識、手段,沒有進一步革除乾隆帝晚年的弊端,反而造成了危機越陷越深,最終為大清王朝的覆滅,埋下了隱線。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嘉慶帝王

如果說嘉慶帝執政平庸的話,但後宮往事也是十分平淡,根本沒付父親乾隆帝那麼多的風花雪月、風流韻事。而說起嘉慶帝的後宮,最有名的還是二後二妃。

嘉慶帝的第一位皇后喜塔臘氏,是乾隆三十九年,來到嘉慶帝的身邊,被冊封嫡福晉,年方十五歲。婚後,她與嘉慶帝的感情還是十分融洽的,她也先後生下了一子二女,其中這個小皇子就是後來的道光帝旻寧。可這位喜塔臘氏卻是命薄之人,嘉慶帝從父親乾隆帝手中接過禪讓的皇位,那喜塔臘氏也由嫡福晉的身份晉升為大清皇后。可以,她還沒有盡情享受這份殊榮,還沒有來及完全掌控六宮,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年方三十三歲。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嘉慶帝王

嘉慶帝另一位的皇后鈕鈷祿氏,是乾隆五十五年,嫁給時為皇子的嘉慶帝,為側福晉。嘉慶帝繼位後,她也以側福晉的身份榮升為貴妃、皇貴妃,先後為嘉慶帝生下了二子一女。而隨著皇后喜塔臘氏逝世,她以皇貴妃的身份,統攝後宮之事,成為後宮的中的女主人,這足見嘉慶帝對她的恩寵。之後在嘉慶六年,鈕鈷祿氏正式被冊封為了大清皇后,享受無比的殊榮。

特別是喜塔臘氏逝世後,當時道光帝旻寧尚在年幼,被嘉慶帝交給鈕鈷祿氏撫養。當時,鈕鈷祿氏早已有皇三子、皇四子兩個兒子,可她對旻寧卻視如己出,十分關愛,絲毫沒有親疏之別。

而鈕鈷祿氏最值得稱道的事情,就指認旻寧為繼承人。當時,嘉慶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猝死。但他身前並沒有冊立皇太子,而突然猝死,更是沒有辦法在臨終前安排繼承人。於是,人們想起了秘密立儲的制度,決定去紫禁城的乾清宮的正大光明的匾額後,尋找那個藏著秘密立儲的遺詔的錦盒,可結果,是一無所獲。而嘉慶帝隨著攜帶的立儲錦盒,也是不見了蹤影。就這樣大清的帝位,就空懸著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保持朝廷的穩定,大臣們準備讓皇后鈕鈷祿氏,以皇太后的懿旨來安排繼承人、穩定局面。當時有大臣提出皇兒子旻寧符合接班人的標準,我們看皇后鈕鈷祿氏對此的態度如何。按理說,皇后鈕鈷祿氏本有了兩個兒子,如果她存有私心的,完全可以反駁大臣的建議,而執意冊立自己的兩個兒子其中之一為接班人。可深明大義的她,知道旻寧深得乾隆帝、嘉慶帝的歡心,早有立其為儲的意思,而且旻寧又是嫡子的身份,才幹也比較突出,是完全符合接班人的條件。於是,沒有私心的他,是當眾宣佈懿旨,讓旻寧繼位成為新皇帝。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嘉慶帝王

有了鈕鈷祿氏的懿旨,和宗室大臣的支持,旻寧順利繼承了皇位,保證大清朝最高權力的交接平穩。後來,那個藏著秘密立儲的遺詔的錦盒也被找到了,眾人打開一看,果然有寫著旻寧為儲君的遺詔,這下子大家更放心,旻寧繼位的就更合法了,朝政也就愈發穩定了。當然根據記載,那個遺詔是旻寧也懿旨繼位後,幾天後才被發現的。而且嘉慶帝一朝的實錄也是旻寧繼位後編修的,人們完全有理由猜測這其中有造假的嫌疑,但史無詳證,於是留下一樁疑案。

而正是鈕鈷祿氏在關鍵時刻支持旻寧繼位,加之幼年的精心撫養,旻寧繼位後對這個繼母十分孝順,母子關係十分融洽。鈕鈷祿氏則以皇太后的身份,繼續在紫禁城中享受自己皇太后的殊榮

當然鈕鈷祿氏也有一件為人詬病的事情,就是公然插手前朝政事。當時,英和修建皇陵,是貪汙公款、徇私舞弊,致使工程的偷工減料,成為豆腐渣工程。日後,英和被查處,準備按律施與重罰。但鈕鈷祿氏居然插手外朝,為英和求情,要求道光特別開恩從輕發落英和。出於對繼母尊敬,道光帝無奈改判英和的刑罰,使其最終僅僅流放一年半就返回原籍,子孫繼續做官。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嘉慶帝王

後來,鈕鈷祿氏以七十四歲高齡,在紫禁城裡,平平靜靜走完了自己殊榮的一生。而此時的道光帝不顧自己已經是六十八歲年紀和身體不適的情況,恪守孝子居喪的禮節,為鈕鈷祿氏親自送葬,足見他對這個繼母的感情。

除了上述兩位皇后,嘉慶帝還有兩位皇貴妃劉佳氏、鈕鈷祿氏。劉佳氏早年雖生一子,但不幸早亡。嘉慶帝繼位後封為誠妃、誠貴妃,而她也於道光十三年逝世,追封為皇貴妃。另一位鈕鈷祿氏,嘉慶初年入宮,由貴人逐步晉升為如貴妃,生下皇五子。如貴妃鈕鈷祿氏是比較長壽的,一直活到咸豐十年,享年七十四歲,死後也被追封皇貴妃。而隨著如貴妃的逝世,嘉慶帝相對平淡的後宮往事,也在紫禁城中落下了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