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清明是祭祀先人、扫墓立碑的时节。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墓志铭别出心裁、风格迥异,嬉笑怒骂、幽默十足。仔细琢磨,与这些人自身的性格是非常契合的。

  格斯的墓志铭是:“终于,真正的冒险开始了。”海明威的墓志铭是:“恕我不起来了!”

  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萧伯纳的墓志铭为:“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墓碑上的却是如此文字:“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数学家马克劳林是牛顿发现和培养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6个大字:承蒙牛顿推荐。

  英国约克郡的牙医约翰·凡朗的墓碑上刻有:“我一辈子都在为人填补蛀牙,现在这个墓穴得由我自己填补了。”在英国德比郡的一处墓园中,有这样一篇铭文:“这里躺着钟表匠汤姆斯。他将回到造物主的手中,彻底清洗修复后,上好发条,行走在另一个世界。”两个短语,将职业与情趣泼洒在墓碑上。想必这二位生前一定是性情欢快之人,连死都要幽默一把。

  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志铭,应该属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道谜语般的数学题:“过路人,这座石墓里安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时期。又过了生命的1/7他才结婚。婚后5年有了一个孩子,孩子活到他父亲一半的年纪便死去了。孩子死后,丢番图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过路人,你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吗?”

  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生前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他发现的公式:“S=KlnΩ”。

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写着如此文字:“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有谁能胜过这样的赞美?

  在俄罗斯,有一位年轻的汉学家叫彼德罗夫。他研究鲁迅、瞿秋白、巴金、老舍、郁达夫,他一直是个讲师,连副教授也没有当上。逝去之后,他在自己的墓碑上只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汉字:“梦”。

  鲁迅先生生前论敌如云,常遭受四面围攻,但他却愈斗愈勇,毫不手软。他的临终遗言是:“一个也不宽恕。”颇有来生再战的意思。

  冯玉祥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最搞笑的墓志铭大概属于一头驴,其碑文由军人所书:“下面安睡着我们的麦吉,在她的一生中,曾踢过一位将军、两位上校、4位少校、10名上尉、24名中尉、40名上士、220名士兵。最后,她踢上了一颗炸弹,不幸以身殉职。”

  现代人的墓志铭则更加彰显了时代特色,有人写下这样的墓志铭:“系统已崩溃,等待修复重启……”

  死亡是世间最痛之事,对待死亡需要勇气,更需要幽默和智慧。□张 勇

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

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清明扫墓,现代人一般神情肃穆地完成墓碑前磕头敬香、跪拜洒酒、挂“纸钱”等程序后,便游赏山水、酒食一番。至于“碑”及“纸钱”缘于何时?便很少有人关注了。

  《礼记·檀弓下》曰:“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丰碑,即以大木为碑,原是天子之制,作为一方诸侯的鲁国国君是没资格享用的,至于诸侯大夫级的“三家”更没资格享受“桓楹”待遇。这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军阀不把天子放眼里的“礼乐崩坏”,也透露出周朝贵族死后于坟前立碑的信息。石碑可能出现于汉代,唐封演的《封氏闻见录》卷六“碑碣”条云,“墓前碑碣,未详所起……前汉碑甚少,后汉蔡邕、崔瑗之徒多为人立碑。”东汉大才女蔡文姬的老爸蔡邕曾言:“吾为人作碑多矣,惟郭有道无愧辞。”这说明,到了后汉,坟前立碑已经普及到平民阶层。

  不过,当时的“碑”和“碑志”是两码事。《封氏闻见录》卷六“石志”条谓:“石志,宋齐以来有之矣。齐将有发古冢,得铭云:‘青州二十子,东海女郎。’河东贾昊以为司马赵女,嫁为苟晞子妇,检之果然。东都殖业坊十字街有王戎墓,得铭曰:‘晋司徒尚书令安丰侯王君铭。’有数百字。”那时,“施石志于圹里”,即墓志铭埋于地下,且“其人若无殊才异德者,但纪姓名、历官、祖父、姻媾而已。若有德业,则为铭文。”到唐朝,墓志铭“贵贱通用之”。

  “纸钱”即“冥币”,无疑是清明扫墓最重要的道具之一,正如唐代诗人王建和张籍所言:“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坟头挂纸钱的习俗又肇始于何时?

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封氏闻见记》卷六“纸钱”条说:“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封演还引用《史记·酷吏列传》的“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而断定“纸钱源于汉代瘗钱(陪葬的钱币)”。后经宋明清历代文人的转引,封演的“纸钱源头说”便成了定论。而河南洛阳发掘的东周早期墓葬中的大量贝币,则说明钱币殉葬的习俗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铸币替代贝币后,殉葬钱币在使用真金白银及铜钱等的同时,模仿真币的冥币便开始出现,模拟真币的材料有泥陶、铜铁等。所以封演又说:“率易从简,更用纸钱。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已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之矣。凡鬼神之物,其象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金钱,今纸钱皆烧之,所以示不知神之所为也。”

  按理说,“纸钱”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纸张的产生和纸币的流通。而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是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据史书记载,作为书写工具的纸张“飞入寻常百姓家”,应是400年后的南朝宋时的事。于是,有传说纸钱源于东昏侯萧宝卷(南齐的第六个皇帝)的“剪纸为钱”,但正、野史均无记载,可信度极低。而考古发现的纸钱是公元550年左右。所以,纸钱出现的时间应该在公元500年前后,也就是南北朝中叶以后。由此推断,清明扫墓烧纸、挂纸钱的历史相对要再晚一些。

  众所周知,民俗是以民众生活为基础。厚葬之风与封建社会“鬼神文化”的流行有很大关系。厚葬对富裕的权贵阶层不是问题,但平民百姓却害怕“因死害生”,所以不得不用模拟钱币的纸来代替钱陪葬,这也许才是冥币产生的源头。到了北宋,纸钱不仅在民间葬礼中普遍使用,就连皇家葬礼也使用纸钱。依进化论观点解释,用纸钱取代真金白银来陪葬、祭祀,既缅怀了故去先人,又推动了物质文明进步,堪称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跃进。但是,从现代环保和安全角度讲,坟前焚烧纸钱不仅污染环境,极易引发火灾,也不文明,此法不可取,应当坚决摒弃。□赵柒斤

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国学堂说“祭”

  “祭”,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的右边是一只手(又),左边是一块肉,中间的小点,则表示肉块粘连的血滴。整体字形意在表示,上古先民用刚刚宰杀的鲜肉献祭于祖宗神灵;金文省却了表示血滴的小点,却在下方增加了一个代表供桌或祖宗牌位的“示”字,强调了献祭的主体和方式;小篆秉承金文,形体美观,构形更为匀称;楷书缘此写作“祭”。

  “祭”的本义指用肉块供献祖先神灵。说到“祭”字,人们一般会认为它与悼念逝者、缅怀先祖、祭奠神灵有关。

  比如清明墓祭。墓祭也叫扫墓,是清明亘古不变的主题。据《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至唐代,墓祭遂成为社会的重要风俗,朝廷还发政令将民间墓祭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宋以后,寒食与清明合一,墓祭便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古时,清明祭祖扫墓,人们要扶老携幼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再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然后进行祭拜。除墓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庙祭等。清明扫墓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此外,在祭扫对象上,人们不再仅仅只是祭奠自己的先祖和亲人,还包括祭奠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以及中华民族的祖先(如黄帝、炎帝),其思想内涵更为深远。

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再比如国家公祭。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了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

  又比如民俗之祭。流传较广的祭灶,是中国百姓对灶神的信仰。还有祭月,早在夏商时就有祭拜月神的习俗。至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也逐渐影响到民间,直至现代,每到中秋,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行祭月拜月之礼。民俗之祭还有不少,如祭河神、祭山神、祭蚕神、祭社神等。

  “祭”与“祀”同义,只是古人对两字做出分别:“天神称祀,地衹称祭”,意谓祭祀天神称“祀”,祭祀地神称“祭”。现代汉语中,“祭”“祀”常常连用,表示纪念并求保佑。

  (梁文俊)

“三长两短”说

  生活中,人们常用“三长两短”指意外发生的祸事。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曰:“倘有三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个扯得你住!”

  “三长两短”也特指人的死亡。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十六回曰:“将来我有个甚么三长两短,侄少爷又是独子,不便出继,只好请侄少爷照应我的后事,兼祧过来。”张爱玲《琉璃瓦》:“爸爸!爸爸!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可怜你这苦命的女儿,叫她往哪儿去投奔?”

  长、短本是形容物体长度的,为何会跟意外发生的祸事或人的死亡“挂上钩”呢?这或许与“三长两短”一词的来源有关——

  一说与棺木有关。《礼记·檀弓上》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对此,唐代大学士孔颖达解释说:“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清明且看墓志铭?墓前立碑、清明挂纸钱源于何时?国学堂说“祭”


  原来,古时棺木不用钉子,而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人只有死了,才能与“三长两短”的棺材联系在一块。所以,在形容人们意外发生不幸时,常用“三长两短”来暗指有性命之忧。衽,原本是指衣服的缝合处,这里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后来,人们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渐渐被淘汰了,而三长两短地捆棺材的皮条也随之消失。但是,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使用。

  另一说与五把名剑有关。《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中胜邪和鱼肠乃短剑,另三把乃长剑。这三长两短五把剑每次出现,都搅动风云,许多人因为这五把名剑而命丧黄泉,遭受意外之祸,因此,后世将“三长两短”作为灾祸、意外死亡的代名词。

  “三长两短”有时也被缩减为“长短”二字,但意思不变。《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个孩子要有个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木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