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坛的异数三岛由纪夫,幼年时期造就独特美学


日本文坛的异数三岛由纪夫,幼年时期造就独特美学

日本的古典美,就和樱花一样,纤细清丽。作为日本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三岛由纪夫,少年时就喜欢紫式部,清少纳言,自然也就传承了日本特有的“樱花文化”。被他称为人生老师的《叶隐》,则给他注入了殉死审美和武士道精神。希腊古典主义的肉体美,也渗透进作品,被重点展现。独特美学异质的三岛由纪夫,被日本文学研究的专家唐月梅称作“怪异鬼才”。《假面的自白》里光怪陆离地展现性倒错,对江健野性男性肉体的憧憬,对挑粪青年难以描述的倾倒,以及陶醉于路过士兵身上的汗味。《爱的饥渴》里寡居的悦子,亲手杀死深爱也爱自己的十八岁的园丁三郎。《金阁寺》等一系列作品,都深深地展现了这种怪异的“悲剧式的东西”。要理解这种异质,就得从三岛少年时期说。

禁锢的幼儿时期

1925年出生的三岛由纪夫,本名是平岗公威,他被人熟知的一直是他的笔名。祖上是兵库县的富农,直到祖父那代出仕投身官场,娶了武家家庭出身受过皇家教育的祖母。几乎掌控了这个家庭的祖母,在岗平公威两个月大的时候就从母亲手里夺了过来,亲自扶养。祖母因祖父生活作风问题,而患有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岗平公威就常年生活在光线昏暗,充满病痛气息的房子里,由几个佣人照顾,禁止出门,祖母在哪里,他就必须在哪。怕吵闹的祖母禁止岗平公威玩男孩的游戏,挑选了三个邻家女孩做伴,这也是考虑岗平公威身体孱弱怕发生意外。

日本文坛的异数三岛由纪夫,幼年时期造就独特美学

童话世界里死亡的王子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世界里,绕不开一幅画——《圣塞巴斯蒂昂》。一位殉教的法国美少年,被皇帝下命处死。圣塞巴斯蒂昂青春和优美的身体,还有鲜血与死亡的氛围,三岛由纪夫被这副画“无限的痛苦与欢乐”所震撼。

幼儿时期的岗平公威,很早就学会了认字。圈养在祖母身边的他,发展出了对阅读和绘画,听童话故事,超乎同龄孩子的热爱,算是对枯燥生活的自我逃避。

岗平公威那时候喜欢的童话故事都是主人公遭遇杀害,被邪恶的东西攻击。这包括安徒生的《玫瑰妖精》,《圣女贞德》,《被杀害的王子》。死亡带给他神秘的快感。

这种特殊的观感体验,通过他对外面世界的客观窥视和投射,产生了自己独特的主观体验。对迎面碰上的挑粪青年健壮身体,产生类似《红楼梦》林黛玉对落花飘进脏水式的怜悯,以及身体上主观冲击带来无法描述的喜爱。

日本文坛的异数三岛由纪夫,幼年时期造就独特美学

“病通”的身体状态

岗平公威常年和有病的祖母生活在一起,缺乏户外活动和必要的身体锻炼,一直处于孱弱的状态。甚至有一次得了“尿毒症”,差一点死掉。趁祖母不在,好不容易和母亲团聚,一起上楼的时候意外发生,跌倒摔破了头。和女童玩伴一起感染了女孩子的腔调。这些都令岗平公威产生自卑感,希望健康强健的身体素质。

日本文坛的异数三岛由纪夫,幼年时期造就独特美学

他的庇护者——母亲

母亲倭文重在岗平公威两个月大的时候就被迫和儿子分开生活。虽然和婆婆的房子是上下楼的距离,可见面被严格限制,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没有许可不能从祖母身边带走岗平公威,如果犯禁忌,就取消下次见面为惩戒。岗平公威和母亲关系亲密,也会受到祖母的嫉妒。倭文重只能默默忍受,在远处守护着岗平公威。偶然的一次见面,简直就是和“赴恋人的约会一样”。

直到上了皇家的学习院,也就是小学一年级开始,岗平公威才有了更多和母亲接触的时光。母亲出身名望大家,受儒家熏陶。曾有过文学的爱好和梦想。鼓励着岗平公威的文学创作,找更专业的前辈指导儿子。甚至在父亲坚决反对的时候,也是倭文重拭掉儿子的眼泪提供帮助。她也是岗平公威文章的第一个读者。也难怪后来成名的岗平公威会说,自己作为作家的才能是从母亲的执着中来的。

三岛由纪夫后来的文学审美和精神,无法脱离幼年的特殊经历。既有樱花的清丽和一瞬即逝的绝美,也有怪异的血与死亡的另类之美。这也正是三岛由纪夫的独特的文学魅力所在。

日本文坛的异数三岛由纪夫,幼年时期造就独特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