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1902年出生于湖南凤凰县一普通家庭。自幼追求自由,反对社会枷锁的安排。经常逃离老师的课堂。爱听木偶戏的他不知遭受了多少次母亲的责骂。
1917年,也是民国六年,正直军阀混乱,百姓民不聊生。年仅十五岁的沈从文,不得不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早早的步入成年人的社会,为家庭生计所奔波。
也许是小时候木偶戏听多了,木偶戏中的木兰从军亦或者杨家将的故事深深影响着他,亦或者本着追求自由天性的他,想在这制酷下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一年他加入了湘西靖国联军游击队。
1920年,也许是天意。沈从文所在的部队被打散。身受五四运动影响,心中的那丝情怀被点燃。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北漂求学之路。
心若有梦,一往无前
战争的残酷使他意识到,凭靠手中的长枪很难实现他心中的宏愿。他渴望一种人人平等,他渴望世事光明。没有压迫,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相互算计的的新秩序。等他回过头来,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想象当中的乌托邦。
也许命运之中自有注定,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给了他希望,让他意识到不用靠武力,不用靠枪杆,只用文人手中的那支笔也能改变这个社会。那一年,他踏上了北上求学之路。
家庭贫困的他不可能得到家庭的资助,身上仅有的军饷也要留给家人。
初到北京的沈从文,看到成千上万的行人,心中没有一丝恐慌。他知道这就是他追求梦想的地方。1923年,混迹了几年北京的沈从文报考了燕京大学,可惜小学文凭并不能撬开心中那扇理想的大门。
“心若有梦,当一往无前”,经过不懈努力,上天也会被感动。同年他终于争取到了北大旁听生的资格。理想之门被打开,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止步于此,后期道路还很遥远,还很漫长。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北京大学的光环貌似没给他带来幸运之光。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沈从文一直给各报社投稿,奈何却都是石沉大海。无奈之下的他只能出奇策,给北京知名作家写书信,倾诉自己的困境。1924年冬天,沈从文等来了他人生的第一缕阳光,郁达夫来到沈从文的窄而霉小斋。看着身着单薄的沈从文。莫名的心寒涌上心头,忙解下自己身带的羊毛围巾,给沈从文带上。看着已被冻得发红的双手还在不停的写作,郁达夫知道沈从文还未吃饭。
一顿饭不知道吃了多久,但那次的饭吃了1块7毛多。郁达夫拿出5块钱,并将找来的3块多递给了生沈从文。也许是压抑的太久,也许是感动的不能自己。回到住处的沈从文伏在桌上嚎啕大哭。
命运也许就是这么的奇妙,1928年《红黑》杂志在他的筹划下顺利进行,独特的文笔造诣,成功引起了到时文学巨匠胡适的认可。在胡适的邀请之下,沈从文成为了吴淞中国公学的一名文学老师。
俗话说,好事成双,沈从文的人生在此刻也迎来了双重开花。在吴淞中国公学教学的第一天,沈从文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张兆和。文学上的造诣高深并没有在感情上起多大的作用。长达5年之久的追逐长跑在此刻拉开序幕。陷入爱情的沈从文曾一度为之疯狂,不堪舆论压力的张兆和找到当时的胡适进行调节,没想到换来的劝其接受沈从文。无奈之下的张兆和只得接受情书下的狂轰乱炸。
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1934年,新婚燕尔的沈从文并没有因此沉沦。看着污浊状态下的社会,沈从文正在构思一部肃清灵魂的旷世奇作《边城》。怀想着对家乡的眷恋,怀想着家乡淳朴的人文情怀。沈从文在家中的院子里摆放了一张普通的四角桌,开始着他的创作之旅。
同年,收到母亲病危的机电。沈从文在忧心忡忡中赶往已经别离十数载的故乡,而这一次的回家也对后续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记忆中的淳朴乡情已不知所踪,映入眼帘的是满身带着怪病的妓女,街上行走的尽是被鸦片荼毒的儿时伙伴。淳朴的乡下人,也在社会的熏陶中变得麻木,暴虐,自私。
秉怀救国救世情怀的沈从文,希望通过文学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希望以此来警示后人,唤醒人们心中的那丝纯净。
沈从文的特殊的写作手法,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的剧烈的反响。在他的文笔下,人们渐渐认识到了湘西故土温情。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淳朴民情。
1987年,1988年两次获得诺贝尔题名奖。奈何在1988年,当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在世时,当时的回答是“没有这个人”。
总结:无论身处何地,生逢何时。我们均应心怀梦想。在沈从文的一生中,他从未妥协。他一直坚信着,自己内心所想。他一直从事着,内心所欲。尽管生活窘迫,他也未曾动摇。身处安世的我们更应心怀若谷。
如果说坚韧是沈从文的人生品质。那他的思想就是他的人生导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在这里形容沈从文的思想,再恰当不过了,他的思想是那是社会背景下的一股清流。他的作品更是整个世界的良药。他不仅在唤醒世人的人善美,更在警惕后人,不要在生活中迷失自我,保持人性的淳朴。
END
我是浅尘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 ~
閱讀更多 淺塵心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