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传说

圣经是基督教经典。在圣经中记载了耶稣的传说。巴勒斯坦地区的耶路撒冷城里住着一位叫约瑟的木匠,为人善良正派。他的未婚妻玛莉亚没有过门就怀孕了,让约瑟很不高兴,想悄悄地解除这个婚约。一天晚上,上帝的使者在约瑟梦中显灵了,给他说,不必担忧,尽管取回你的未婚妻玛丽娅。因为她的身孕是从上帝,圣灵而来。她将生一子你应给他取名耶稣。

耶稣的传说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来解救世上百姓苦难的

约瑟接受了上帝的旨意把玛莉亚取了回来。就在玛莉亚快要临产的时候,罗马总督要清查户口,命令百姓返回原籍登记注册。约瑟的故乡是伯利恒,他便带着妻子玛莉亚回伯利恒去了。但是当他们抵达伯利恒时旅店里住满了人,他们只得在旅店的马棚里休息。当晚玛莉亚,一阵阵腹痛生下了一个男孩儿。他用布包了婴儿放进马槽内,就给他取名耶稣。耶稣诞生的那个夜晚。伯利恒的牧羊人正愉快地躺在草地上,只听见天上飘来一阵美妙悦耳的。

音乐东方有三个博士,看见夜空里一颗明亮的星星落向伯利恒,欢呼到救世主基督降生人间了。三个博士兴高采烈地去城里寻找耶稣。犹太王希律知道这件事后却坐卧不安他认为耶稣的降生将威胁到他的统治,于是下令将伯利恒两岁以内的男孩全部杀掉,斩草除根。约瑟和玛莉亚知道后,抱着耶稣连夜逃往埃及。后来耶稣全家又回到了玛莉亚的老家拿撒勒居住。耶稣没有上过学,他的知识是从平时的生活中学来的

他的父母每年都要去耶路撒冷圣殿朝拜。 耶稣,跟着一起去,从而知道了犹太人的历史,风俗和苦难。耶稣30岁每年有一天,他走到约旦河边教士约翰把他放入河水中,给他做了洗礼。据说,耶稣从此得到了上帝的圣灵。

耶稣的传说

他还被引到旷野里40天不吃不喝,与凶猛的野兽为伴他经受住了这些考验。耶稣开始四处传教。在传教的过程中,收了12个门徒。跟随耶稣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天耶稣登上高山,向追随这么喧哗。你们听着。凡事虚心的人都是有福的

天国江属于他们。凡事和睦的人都是有福的,他们将被视为上帝的儿子。凡事被人辱骂被人欺负的人都是有福的,他们死后将在天上得到赏赐。凡是仇恨别人的人,一定要受到上帝的审判。耶稣开导大家,要爱邻居,爱自己的仇敌,不要同恶人对抗。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凑过去给他打。有人想你的外衣,你就把内衣也拿给他。耶稣带着门徒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传教。一天跟着他的5000人没饭吃了,而门徒手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一筹莫展

耶稣沉着的拿过饼,和鱼一块儿一块儿的掰下来分给众人吃。可饼和鱼就是掰不完,结果5000全都吃饱了。耶稣还得贫苦的人看病。有一个麻风病人跑来哀求耶稣给他治疗。耶稣充满怜悯地伸出手去抚摸他,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除了耶稣,有谁敢抚摸一个麻风病人?奇迹出现了,这个麻风病人的皮肤又变得洁净,彻底治好了。

耶稣的传说

耶稣还能让哑巴开口,使盲人复明,据说无论什么病,他都能治愈。它还常常用通俗生动的比喻,劝说人们去恶行善信仰上帝

他说不要贪财,富人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一耶稣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让统治者非常惊恐。耶稣的12个门徒中有个叫犹大的平时十分贪财。他跟要谋害耶稣的祭司和官吏达成了交易。祭司长给了犹大三十块银币,犹大一口答应帮助他们抓住耶稣。耶稣已经预感到自己受难的日子就要到了。晚上,他有12个门徒共进了最后的晚餐,耶稣宣布。你们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门徒们又吃惊又忧伤,分分问主啊,不是我吧?心怀鬼胎的犹大溜走了。 耶稣用慈爱的目光最后一次看了他的门徒们深情的说。我爱你们,正如父亲爱我一样。你们生活在我的爱中,遵守我的命令,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是我的命令。一个人为朋友牺牲自己的生命,人间没有比这更大的爱了。第二天早上,耶稣正要带着门徒出去,犹大带着一大群人闯进耶稣的住所。按照事先与祭司长约定的暗号,犹大走到耶稣面前亲吻他。官兵们一见,马上冲上去抓住耶稣。一个门徒怒不可遏,一刀砍下了一个士兵的一只耳朵

耶稣立刻阻止到。把刀收起来,凡动刀,必死于刀下。那个门徒只好把刀收了起来,耶稣被抓走了。他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处死。耶稣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有两个囚犯同时被钉死。据说耶稣三天之后复活了,那是春分月圆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耶稣复活的那一天以后就成了耶稣教的复活节。耶稣诞生的12月25日,便是现在的圣诞节。耶稣出生的那一年以为世界各国普遍的作为公元纪年的标志。耶稣的传说记录在圣经的新约全书中。 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也就是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从犹太教那儿继承下来的。新约全书则记载了耶稣的言行。自从罗马帝国公元前一世纪进入巴勒斯坦地区以来,罗马帝国原来是禁止和镇压基督教的,因为它宣扬的天国思想痛恨富人,反对罗马帝国统治的思想,吸引了大批社会低层的犹太民众成为它的信徒,不利于罗马帝国的统治。

耶稣的传说

但到了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风雨飘摇,感到基督教可以利用,就把它定为国教,基督教从此传向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