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可做佈局的板塊

疫情之後,可做佈局的板塊

市場持續縮量,目前交易市場受海外疫情發展以及之後對經濟的影響預期,很難出現連續的大漲,週三的整體反彈後,接著又被澆滅做多的激情。

目前A股整體雖然估值足夠便宜,預期中的政策空間也非常大,但還缺乏入場的資金量。現在再去恐慌性的殺跌已屬不理智,而是應該根據政策預期來捋捋疫情之後的佈局計劃了。

近期國內的疫情增長主要是境外輸入,G20領導人會議後,“不惜一切代價”、“採用所有可行的政策工具”這樣絕對的字眼出現在聲明中,我國已暫停所有外國人入境,北京、上海、浙江等主要國際口岸對所有歸國人員進行14天隔離且已減少航班。可以判斷,國內疫情這次真的進入尾聲了,以純內需為代表的行業將迎來政策的重點關照。

1、二十國集團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經濟計劃,以應對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和金融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支持各國中央銀行採取措施促進金融穩定和增強全球市場的流動性。全球大寬鬆,黃金在經歷因流動性緊張而造成的大跌後,已經完全恢復了避險和抗通脹的屬性,有望引來趨勢性的上漲,對應的個股也有機會走出趨勢性行情。

2、商務部表示,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從中長期看,此次疫情有望促使更多無車用戶認識到擁有私家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購車需求被延後但不會被消滅,國內疫情結束後,汽車板塊大概率會有一波中期行情。

3、科技股需分開看待,受國際需求影響的消費電子產業鏈、前期漲幅巨大的半導體龍頭短期走勢受外盤影響明顯,因海外疫情控制還看不到拐點,配置時間還可適當延後。受政策驅動的5G基礎建設、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雲經濟等新基建板塊還將反覆活躍,可逢低買入,逢高止盈,用波段操作來應對。

4、年初以來銀行板塊受疫情影響出現大幅的回調,估值已處於歷史的最低位,重點研究零售銀行邏輯的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這兩家銀行的高管已經開始用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增持股票,從價值投資看,屬於長期配置機會。

以上觀點僅是個人的一點心得,不代表投資建議。敬請朋友們按照自己的投資邏輯理性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