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廣告回落之際 視頻電商能否崛起

3月18日,騰訊發佈了2019年Q4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Q4,騰訊的媒體廣告業務同比下降了24%。

而在馬化騰等高管看來,這項下降是可以接受的。鑑於媒體廣告(比如說騰訊新聞、騰訊視頻上看到的廣告)收入不到騰訊廣告營收的兩成;與此相對的社交廣告(比如微信朋友圈中的廣告)等種類的廣告收入則還保持著上升勢頭,因此對總體的影響並不算大。

但馬化騰的的另一番話,卻道出了互聯網廣告行業的一個不良信號——“網絡廣告業務的毛利率會有一些承壓,尤其是媒體廣告業務”“媒體廣告收入恢復或還需一段時間。”也就是說,不好過的日子還將持續。

傳統廣告回落之際 視頻電商能否崛起

我們都知道,廣告是互聯網內容和商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和我們每個人的互聯網體驗密切相關。然而,巨頭們給出的財報數據,卻都在驗證著這個“不良信號”。

百度預計,2020年一季度核心收入(廣告)將同比減少10%-18%;微博CEO王高飛則更為悲觀,他預警道,今年一季度微博營收可能下降15%-20%,並且這種影響會持續到今年第二季度。

這也無可厚非,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時候,很多企業削減成本的第一刀,往往會砍向營銷和推廣費用,調整廣告支出。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將流量賣給廣告主收取廣告費的“古老”盈利模式,至今仍是重要現金流來源。即使是BAT級別的巨頭,廣告營收仍佔收入的30%-50%,甚至更多。

與之相對應的,直播帶貨卻在崛起。原本在後方排兵佈陣的CEO們,齊刷刷地把戰場遷移到直播間。他們不講段子,沒有強大的粉絲基數,很多人第一次開播還有些不適應。但這些略顯“笨拙”的CEO們,卻和直播間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林清軒”CEO孫來春第一次直播便在2小時內吸引了6萬餘人觀看,總銷售額近40萬,相當於其公司4個線下銷售門店一個月的銷量;銀泰商業CEO陳曉東連播了4個小時,引來22萬人圍觀,銀泰直播間也一路衝上了排行榜第一;紅星美凱龍5大總裁首秀便狂攬112.72萬人氣,直播每小時觀看人次KO千萬級網紅,躋身全淘寶直播TOP10……

傳統廣告回落之際 視頻電商能否崛起

直播不僅僅拯救了零售行業,甚至連需要一對一精細服務的企業服務領域也享受到了紅利。加推(智能銷售系統)聯合創始人劉翌第一次直播客戶轉化率高達10%,據稱比在百度和今日頭條上投放廣告的效果要翻一個數量級別。而這似乎也與極鏈科技提出的視聯網不謀而合——藉助於視頻,可以更好地建立起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橋樑,從而提升購買率。

這些不熟悉直播規則的CEO們靠強大的品牌背書、對產品性能信手拈來的硬實力成功突圍,化身成直播間裡的新生代流量,他們打破了圈內“李佳琦、薇婭難再現”的桎梏,似乎也告訴了所有人一個真理——只有和時代同頻共振,才是拯救企業的不二法寶。

這個道理甚至邁出了國門,為其他國家所效仿。去年4月,亞馬遜在自己的應用程序中添加了Amazon Live(亞馬遜直播)模塊,正式進軍直播帶貨產業。針對於賣家端口推出了類似抖音或是淘寶直播形式的App —— Amazon Live Creator(亞馬遜直播),讓賣家可以完全以視頻直播形式給消費者展示產品,並讓消費者在視頻下方直接購買商品。

不過顯然,剛剛涉足直播行業的亞馬遜看起來還比較青澀,直播內容顯得中規中矩,很多品牌的節目甚至直接使用了電視購物的內容。比起淘寶動則幾十萬的直播銷量,亞馬遜直播顯得有點老套。

國外知名的中國社交媒體營銷諮詢領域專家Lauren Hallanan 對此的評論一針見血:“亞馬遜直播還沒有脫離產品測評的傳統模式,更多是主播的‘單向’推介。收看亞馬遜直播的時候,就像在看一個你不認識的Youtube博主做商品評論。(這樣的直播形態)缺乏社會影響力,同時,忽視了用戶的參與感和他們建立互動關係的意願。”

傳統廣告回落之際 視頻電商能否崛起

此外除了亞馬遜官方類似電視購物的現場直播節目,大多數現有的直播時長不到10分鐘,且存在播出時間不規律的問題,十分不利於主播和消費者之間信任關係的塑造。Hallanan :“信任是電商平臺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比如淘寶就認為內容和社區是產生信任的最佳方式。”

然而雖說目前亞馬遜直播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不過經此嘗試,亞馬遜直播帶貨仍然初見成效,取得了足以振奮各路商家熱情的成績:通過使用直播功能,賣家的銷售轉化率可以提高 3.6 倍。

結語

一個行業的落寞,多半意味著另一個行業的崛起。如何把握好時代的契機,一直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