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貞觀年間的春天,天空還是一如既往的蔚藍,自太宗李世民上位以帝國在他的管轄下國泰平安,這一繁榮的盛世讓唐太宗李世民感到無比的自豪。

這一年,不知從哪流出的傳言風靡長安大街小巷,成為百姓飯前飯後酒館茶樓口中常談,就連外鄉人也忍不住打聽這些事情。當時的謠言是這樣說的:當朝太子患有足疾,堂堂大唐儲君竟然是個“瘸子”,當然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瘸子,只是腿腳有些不方便而已。足疾也好,“瘸子”也罷但這是以後要繼承皇位的人,這樣怎麼當皇帝呢!切不是讓其他國家的人看笑話。據說皇帝的另一個兒子魏王李泰,長得高大威猛而且文能武很受皇帝的寵愛,皇帝每次出行都要李泰陪同,就這樣坊間流傳著魏王李泰可能代替太子李承乾繼承皇位的謠傳。

一傳十,十傳百。這些謠傳像是脫了線的風箏,終於飛入皇宮,傳入太宗李世民的耳中,太宗聽了龍顏大怒,但是也是無法阻止這些謠言的飛竄,同時太宗的心裡有絲絲的不安感覺有大事要發生。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朝堂上太宗李世民義正言辭的說:近年來,民間總是流傳著,太子李承乾有足疾,魏王李泰聰明能武,又經常陪朕出門遊玩,甚至有些大臣覺得魏王比太子更有機會繼承皇位,今天朕就告訴你們,太子的腳雖然有些小毛病,但並不是無法行走,朕一定會遵循嫡長子繼承的祖訓。

李世民堅信自己內心是不動搖的,民間的流言只是讓太宗李世民心情鬱悶,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太宗內心崩潰。他最親信的大臣之一魏徵去世了,魏徵好比太宗的左膀右臂,他的去世給太宗帶來沉重的打擊。葬禮的當天太宗親自帶領朝廷九品以上所有的官員為魏徵送行,並且賜予“陪葬昭陵”的待遇,這是當時大臣葬禮中所享受到的最高待遇。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還沒等太宗從魏徵去世的悲痛中緩解過來,朝廷中又傳來噩耗,有人向皇帝告密,朝廷重臣候君集策劃謀反,那是誰告他的呢?候君集是大唐的開國功臣之一,而告他的人是大唐另一位開國功臣——張亮,一位開國功臣告另一位開國功臣要謀反。太宗馬上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這到底是張亮故意為之還是候君集真的要謀反。

貞觀十四年,候君集擔任西征元帥平定高昌後,私自霸佔高昌皇室大量財寶,屬下看見自己的長官都帶頭貪汙,自己也不顧什麼軍法,撲上去撕搶戰利品,而候君集怕這些部下把自己貪汙的事情上告朝廷,也就放任這些士兵搶奪戰利品。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後來事情越鬧越大,終於被大唐反貪部門抓到了把柄,太宗李世民看見這些呈上來的證據,二話不說把在候君集關押死牢。候君集覺得自己平定高昌有功,現在功臣回國連慶功宴都沒有,一聲不吭把自己扔進死牢,為此感到十分的憤怒。隨後有人替他求情,候君集才被放出來但是平定高昌的獎勵是沒有了。

這件事發生後,候君集對太宗的做法是心灰意冷,心中謀化出要造反的想法。他找到了張亮,直接敞開天窗說亮話,“我已經見不慣太宗的做法,我要謀反,你可願意跟我一起謀反”這句話剛說完張亮被嚇得一跳,四處張望是否有人聽見。他心想這要是被別人聽見了,不謀反也會被當作謀反處理。候君集走後張亮鬱悶了幾天,自己悄悄的跑進皇宮跟太宗告了狀。太宗覺得當時你們二人說話沒有第三人在場,你說的這句話沒有證據,而且你們同為開國重臣,如果貿然審問且沒有問出東西來,必定會引起他的不滿。最終這件事不了了之了,但太宗從此對候君集多了一份心眼。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李世民讓開國二十四位功臣齊聚凌煙閣,命著名畫家閻立本繪製了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的畫像,懸掛於凌煙閣上。他們是: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勣、秦叔寶。

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十七年間,一位信使騎著快馬馳進太極宮,給朝廷上的大臣和太宗帶來令人震驚的消息——齊王李佑想要起反。

李佑是太宗第五個兒子,貞觀十年間封為齊王,擔任齊州都督,不同於那些無能的紈絝子弟,可惜早年間李世民讓他擔任封疆大使,扶眾馭民的本事沒有學會,遊獵射箭倒是很擅長。

親王的無能,這讓外戚有機可乘。李佑的舅舅仕途很不順意,只是一個管理馬匹的七品芝麻官,行事處處受到限制,他慫恿李佑招募江湖義士一來可以保衛自己人身安全;二來可以為日後爭奪皇位儲蓄力了量。於是推薦了他的兩個大舅子燕弘亮和燕弘信。

太宗對自己的兒子們管理非常嚴格,他派出權萬紀到邊疆輔佐齊王。自從權萬紀到那以後,齊王寵幸的兩個護衛被趕出齊府;日常的遊獵射箭也被限制。權萬紀一時間成為李佑的眼中釘肉中刺。這一天權萬紀強迫齊王在一道列舉李佑所犯的過錯的奏章上簽字畫押,並且許諾齊王若改過自新,我願在朝堂之上為齊王說好話。李佑無奈之下,只能乖乖的簽字畫押。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權萬紀拿著奏章進宮後,李世民看了很是高興,一邊誇獎權萬紀輔佐有功,一邊數落李佑的各種過失。李佑聽說皇帝嘉獎權萬紀卻把自己罵的狗血噴頭,以自己的過失換取他權萬紀的功勞,一時間殺心大起。另一面權萬紀已經回到邊疆,回到齊府的他更加變本加厲的嚴格,把齊王打獵的鷹犬放生,還不許他踏出城一步,嚴禁齊王和親信見面。

權萬紀不知道他對齊王李佑的嚴厲,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當晚齊王的親信來到齊府密謀如何殺死的權萬紀。次日晚上權萬紀家的院子裡被扔進幾塊石頭,權萬紀撿起石頭心想:這可能是齊王親信所為,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殺他洩憤。第二天他命人把齊王的兩位親信綁起來,又快馬加鞭的前往皇宮,準備在太宗面前彈劾齊王黨羽等人。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太宗聽著權萬紀講述的立刻派遣刑部尚書前往取證,結果很多證據矛頭直指齊王李佑,李世民龍顏大怒下令李佑同權萬紀一同進京。到了現在這種局面齊王李佑和權萬紀的矛盾徹底爆發勢如水火。李佑命燕弘亮和燕弘信幹掉權萬紀。而權萬紀也是聰明人,還沒等齊王一起走便先行離去,怕的就是齊王對他下殺手。

齊王怎麼可能放過他,命二十名騎兵把權萬紀射殺在半道上。誅殺皇帝親自任命的輔臣可是大忌,這回齊王是攤上事了。事到如今的局面,橫豎都是一個死字,齊王一咬牙——那就反了。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之後李佑開始對下屬大肆封官,打開國庫盡情的賞賜,又讓百姓加固城門,軍隊打磨兵器,看似是有跟大唐分庭對抗的樣子。李佑激情澎湃的開始他的大業,孰不知道士兵百姓不想當他的陪葬品於是留下妻兒老小,半夜爬出城牆逃亡而去。

李世民對李佑心是又恨又痛,他下令集結齊州周邊九個州的軍隊討伐齊王李佑。這一事情的發生讓李世民陷入不好的回憶中。大難將至李佑卻毫無發覺,整天飲酒作樂通宵達旦。眾人舉杯時間說到朝廷的動向時,燕弘亮和燕弘信拍著手中的刀說:大王不必擔心,我的大刀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這使李佑面帶喜悅,盲目的相信了他們二人。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最後平定叛軍的不是朝廷的軍隊,而是齊府的“自己人”

有一個兵曹叫做杜行敏,他知道城中有大部分的人不想跟齊王同流合汙。於是他暗中集結這些人,在一天深夜暴起兵變,一時間齊城殺聲震天,齊王的部下在睡夢中被殺掉而齊王帶領部分下屬縮在齊府不敢出來。杜行敏等人鑿破了府牆把齊王等人圍困內堂之中,從凌晨打到中午一直沒有辦法攻破他。

他命人在內堂周圍鋪上柴火,手舉火把高聲喊道:你從前是皇子我等尊敬你,現在你是國賊叛亂朝廷,我等必為國討賊,你若不投降,我便放火把你們燒為灰燼。齊王把門露出一條縫隙說:我等可以投降,但是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保住我燕弘亮兄弟的性命。


權萬紀的死與李佑有關,無奈之下使太宗李世民流淚殺了李佑


這時候的李佑顯得太過可愛,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為別人開脫。但是情義方面也能體現李佑的講義氣。

杜行敏答應了齊王,李佑等人剛出內堂就被押在地上,燕弘亮兄弟更是被卸去雙臂,雖然說不殺他但是沒說不能卸下他雙臂況且燕弘亮兄弟各各武藝高強,萬一跑了怎麼辦。

就這樣李佑的大業沒等朝廷的討伐大軍來到就結束了,李佑被押到京城,李世民毫不猶豫的頒佈聖旨——將李佑變為庶人,賜其自盡。當然其中燕弘亮兄弟等黨羽也都難逃一死。杜行敏平亂有功被冊封為巴州刺史,權萬紀也被追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