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明心见性?看到想到未必是真,又如何去确定?

ERBInmsl


何为明心见性,率真地表现真性,没有任何尘俗杂念是也。看到想到

不一定是真。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其实,有时候眼见也不一定是实。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陈地饿了肚子,好不容易找了些米面,让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做饭。饭做熟时,孔子看见颜回用手在锅里捏了些饭放在嘴里吃了 ,心里老大地不高兴——老师还没吃呢,你怎么能先吃?这是对老师最大的不敬。想到这里,便对颜回说,回呀,这饭是要先供奉祖宗的,你怎么能这样呢?回说,老师,刚才饭里落了些灰尘,我嫌扔掉可惜,所以我才吃了。

大师感慨道:贤哉,回也!人们都说眼见为实,可有时眼见也不一定是事实呀!要弄清事物的真象,就必须深入地调查研究,否则,就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yangyucheng这就是我


真正的“明心见性”是不可以说的,那属于一证悟的层次,一说就错,因为语言有其局限性,所谓词不达意、妙不可言。

一切文字概念都是戏论,佛经也不例外,如果为了不可说而不说,那就如同断灭见了,所以明知不可说还要说。就如同一个极难的题交给一堆学习去做,但学生们真不知道如何下手,老师也就要提示提示了,给个线索,就是《指月录》中的手指头,让你看不是看手指头,而是顺着手指头找月亮。

这种提示,佛经里很多,论里也很多,但我们看来,只是看见那根手指头,就是找不到月亮,一说我们悟性不够,二说我们没有佛学实证,三说没有佛学基础,无论哪个说法都对,所以搬出佛经的句子,虽说是戏论,肯定是没错的,但我等愚钝,硬是不明白。

所以我们只能从字面上按自己的理解,说上一番,不用讲,肯定是离了十万八千里,但说不定哪一句变成《指月录》里的一根手指头。

最好的情况就如同评论里说,你这是文字般若,这样永远达到“明心见性”,说真的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都给佛陀他老爷子烧高香了。

说到“明心见性”,我想起另一则“相由心生”,这两个都是佛教用语,但若要找出处,原汁原味的原话,你在佛经真的找不到,都是后来人们对佛经悟心悟道的总结。

“明心见性”有说是出自《六祖坛经》的“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一句,也有说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的“自得心开”一句,但若这样说,不单单是这两部经,随处找悟心悟道的大乘经典都可以找到相近的句子,特别是禅宗的更是如此。倒是在《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中有“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的句子,看起来虽是佛教的用语,却是后来文化糅合总结的结果,不单单是佛教用语那么单一了。

对于“相由心生”,说此语出处《无常经》的“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可把此经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居然找不到此句子,看起来说的有根有据,一查便是无有音信,原来也是一个杜撰,虽然杜撰,但对于心与相总结的却很到位。

为什么要把这两句拉在一起呢?因为由“相由心生”去了解“明心见性”可能更容易些。

相由心生

“相”与“心”很有意思,两字一合便成了“想”,这个想在古代不是今天理解的思维,而是“取像以为体”,就是把外界的现象,也就是物质世界的形象,取回来放在心上的意思,这个取,眼可以取,耳、鼻、舌、身、意也都可以取,你可以取,我也可以取,上升到哲学就是:指一个人对外部的客观世界的认知、感受以及评价。但因为人的不同,所以都是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识色彩,换句话说就是由他的内心决定了这些认知和评价。

所以你的外界的相,是由你心生,我对外界的相是我心生,用唯识学的观点看,人是主体,外界是客体,人是能动的能见,叫见分;外界被动的是被所见的,叫相分。所以这个“相”就是人的“心”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这个“相”对于不同人不同的“心”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区别,一件事对你会造成悲伤,可能对我倒无所谓,对一件事的见解上,你的可能是东,我的可能是西,为什么?因为“相”是表象,在由“心”生的时候,心有一个判断能力,即要看这个现角背后的核心的东西,现代的话讲,叫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但佛学上把本质叫作“性”,就是透过相看性。

所以简单的一件事,其相(现象)表现的简单,其性(本质)大家的心(意识的认识)都可以判断。但是对于一件复杂的事,其相(现象)看似简单,其性(本质)就要由心的层次决定了,一个虚假的布局,一部分人的“心”受蒙蔽(妄心、攀缘心),以为是真实的,就像看魔术,而极少数的人就有一个明明白白的心,这样就能看到真实的“相”,看到事情的本质也就是性,即事物的本来面目。

但每个人“心”的层次不一样,也就导致了见到的“相”,或虚幻、或亦真亦假、或真实,以至于或见山是山,或见山不是山,或见山只是山。就产生了不同境界,所以“相由心生”

明心见性

上面讲到相由心生,从相是表象,了解到本质就是性。即然相是由我们心生出的,我们都希望看到真正的相,即实相,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即性。

但希望是一回事,能否如愿是另一回事,就是说你的心,能否达到那个层次,即能否明心。

用现代的话叫做你的认知能力能否达到那个层次。若达到了就明心了,即见到了世界的本源,从历代的修行次第来看,要分层次性,如《瑜伽师地论》的十七个次第,《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以事物的相只是一个假象或称为虚幻不实的“世事无相”,用《金刚经》的一句话叫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上面大多是一个浅得不能再浅文字说明了。

再深一点,就要从因缘法上说起了,一切皆是因缘合和,缘生缘灭,没有任何一法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本无自性,即性空。觅心了不可得,也就明心了,也就性空了。缘起性空了,也就明心见性了。这些解释起来,又是绕得不行。所以也就不多说了。


佛学漫话


“明心见性”,“心”是能见的智慧,“性”是所见的万物本质,这个“见”不是用眼睛看,是一种智慧上的体验,所以“明心见性”说白了就是找到真正的智慧,彻察万物的本质,我们平时见到的并不是万物之“性”,而是万物的表相,所以常常被自己欺骗,而“明心见性”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根本改观,从迷惑中醒悟,不再受骗,所以在禅宗,“明心见性”也叫“开悟”。

不明真心,亲见也未必是真。

我们为什么要“明心”?因为现在这个“心”不是真心,而是虚妄心,所以真遇上事未必管用,看事也未必准。其实这事大家早就知道,所以科学上才产生了什么“模糊学”、“概率学”等学科,来弥补“心”的不足。

遇到什么情况,如果凭经验断不出来,那就用概率学算一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事大概齐是怎么回事,失误率有多少,准确率是多少,往那一摆,少数服从多数,就这么定了,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大家承担,因为尽了人事,剩下的就是各安天命了,这就是我们目前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来决策断事,所以也没感觉出有什么不方便,用一句俗话来讲,就是“要干事就要付出代价”,或者说“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等等等等,为什么我们习惯于默许这些“代价”和“风险”呢?说白了就是“心”不够用嘛。

如果我们的“心”够用,一件事摆过来,有多少阻碍,能不能成功?我们心里清清楚楚的话,那就不存在失败,百分百的都会成功,这样的话,什么这个“学”那个“学”的,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相反,如果“心”没有改观,那么即使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失误照样存在。

真心一明,万物本性自然见。

那什么是“真心”?它和我们这个虚妄心又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两个心是同一个东西,并不是说在虚妄心之外还另外有一个叫做真心的心,不是这样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好比是一面镜子,上面落满了灰尘,我们却无动于衷,从来不去擦拭,所以灰尘越积越厚,最后照出来的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真切了。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把镜子上的灰尘擦掉,那么镜子的照物功能就恢复如初了。

所以有位禅师就曾说“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这个说法就是这样来的,他后面讲要“勤勤来拂拭,莫让惹尘埃。”这和我们上面讲的是一样的。

我们看不到事物的真相,应该怎么办呢?介绍到这里,相信答案已经有了,就是要想办法擦去心中的尘埃,把它光洁明亮的原貌呈现出来,这个就叫“明心”,心镜明了,照出来的物当然就会非常逼真,我们再也不用去计算概率了,也永远不会再有失误了,这就叫“见性”。

只是我们的内心蒙尘时间太长,尘埃积的太厚,擦拭起来确实不容易,这些尘埃,其实也就是我们内心的各种烦恼,这些烦恼牵动着我们的诸多情绪,它就象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一直在我们内心不停的搅动,把我们的心搅的象一锅浑浊的开水,一刻也不得安宁。

参禅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擦试心镜的过程,想办法让心安静下来,不再被搅动,当然这里也需要一定的方法,而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方法上也需要调整,这就象是医生看病一样,不同的病人,需要开出不同的药方,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痊愈。

总之

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确的认知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才能完成对世界正确的改造,认知世界的是人,改造世界的也是人,所以人是第一因素,而主导人们思想的是心,而引发各种行为的也是心,这样看来,心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明白了这个,我们也就找到了着力点,只要由这个点切进去,一切问题的圆满解决,也就指日可待了。


澡雪堂主谈国学


明心,就好比你通过学习光学物理,明白了你所见到的周围物体都有光的存在,但你却看不到光的存在,只是根据光学原理,而断定有光的存在。

见性,就好比借助光学仪器,让你看到周围物体反射的光线的存在,所不同的是借助光学仪器只能短暂的看到光线的存在,而明心见性后如果能不断的觉受到心性的存在而不会退失,这也就是标准意义上的明心见性。

如果没有明心,既是你偶尔见到心性的存在,你也不会认识,比如你偶尔见到太阳、镜子、水面上的光线,你也不认识这个亮点就是光,更不会认为只要看见的物体都有光,更不会在见到周围物体的同时也能一直看到这些物体的光。

如果没有见性,既是你明白心性一直存在,你也不会“见到”,好比你虽然明白所看到的一切物体都有反射的光,但你也无法看到周围一切物体的光,更无法一直看到周围物体的光。

所以,明心见性也就是让你推断出必定有心性的存在,而且达到不断的觉受到心性的存在而不会退转的状态。


万法辉舞现心照


明心见性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什么是“性”,什么是心?心是念头 想法 思想 观念,念头 想法 思想 观念是怎么产生的?根尘相接就生心,如眼睛看见花,眼睛是眼根,花是色尘,这是牡丹花,真好看,这就是心,好看的心,看见大便,真恶心,这也是心,恶心;耳根触声尘也生心,耳朵听到好听的音乐,真好听,这也是心,好听的心,耳朵听到骂自己的声,就生烦恼 生气,这是烦恼的心 生气的心;六根接触六尘时时生心,生无量无边的心;意根触法尘也生心,有时我们独处 或夜深人静时,想着过去的人事物,也在生无量无边的心 内心在翻腾。

这是大概说一下心,明心见性,首先明白了什么是心,再来见性,见性比明心更深,也更难。怎么来见性?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性,性是真正的自己,自性不是六根 ,不是六尘, 也不是六识,也不在第七识里,也不在第八识上,也就是我们看不见它,听不着它,鼻子闻不到它,舌头也尝不到它,身体也感触不到它,意根也思维想象不到它,第八识也不是它,那他在哪?自性又无处不在 无处不是,看的是它,听声音的是它,闻香臭味的是它,尝苦辣酸甜味的是它,感知冷暖的是它,能起种种的想念 能思考 思维的是它,处处是又处处不是,因为自性无形无相,所以只能悟,无法言说 文字也无法阐述,思维想象也无法捕捉。






慈航11


答题:

(1)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说:當一个修行人悟得、了知自心本性時,自心本性便会自然的显现。

明心见性是指开悟,即悟道;但虽悟得还没有证得,即证道。

明心与见性是一,心与性是一,即心性。是一不是二。

明心见性:见(xi an )读四声(现音),對于字的认知不同,则谬之毫厘,差之千里。

(2)实修实证

明心见性是通过修行悟道的,还需要进一步的证道。例如: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悟道(即明心见性),後听五祖大师所嘱,一路南逃;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在岭南的猎人队里,修行了15年并证道,即证悟了空性。明心见性即心性即空性。禅宗讲不立文字,即在师父指导下注重实修。

(3)看到想到的未必是真,又如何去确定?

眼睛看到的是有局限的,比如说只能看见白天看不见黑夜;一元硬币,看见前面的同時则看不到背面。當看东西時就动了眼根了,當想问题時便动了意根,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悟道要到心死時,即所谓狂心歇息,六根清净心清净。明心见性是靠修行得来的,唯有实修实证才能得到,所谓得到是不得而得。

所以说看到想到未必是真,也不需要你确定什么。开悟的人不会告诉你他开悟了,如果谁说他自己开悟了,大多是在骗人。修行是自己的事,冷暖自知。

总结

如果不去实修实证,仅依靠语言文字去解释明心见性;即以有爲的心,想要了解無爲的法是不可能的,是与明心见性背道而驰的。

一切有爲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以上个人观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互帮互學。


南山有仙


仁清法师:明心见性是见的什么性?

空性!空性有两种:第一种是人空。第二种是法空。

刚才讲到心嘛,我们先讲人,人是怎么组成的?人是五蕴色身加心。我们说人不太恰当,狗也有啊。叫‘补特伽罗’也叫有情众生。

补特伽罗有情众生是个什么?有情众生是五蕴色身加心,色、受、想、行、识,加心,五蕴色身加心识,这是个补特伽罗,也叫有情众生的完整的组成。这是讲的人我们以人为代表。

那么法呢?人空法空,人我法我。人空法空,人也空法也空,明心见性是见的什么性?见的法的空性,见的人的空性,见的空性!所以它叫开悟。

开悟就是见真。真是个什么东西?本来面目。万事万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性。所以说,法也空,人也空。

——摘自仁清法师《成佛的法华》

更多请搜“仁清法师”


心是莲花开


公元1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但随着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历史的演进,儒释道的融合进一步加剧,原先的大乘佛教的教义受到了本土化冲击和温良改造,形成新的宗教方式,就是禅宗!
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对国人的三观塑造、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禅宗有其个性化的属性,在日常交流中,不立文字,全凭顿悟,这是禅师和弟子们与世界对接,内心关照的方式。
当然,明心见性,只是修道者一种认识自然,体悟自身的一种机制模式,内含禅机,惟寥寥数语难解,与我而言,只是谈谈个人浅见。

“见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是常人观察万物的直接方式,以眼见为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的生活似乎都是契合规律,以为就此观察到真相,其实未必。凭借肉眼和感官去体观周遭,得到的是事物的“像”,这显然是初级的认知,以物证物,但从未来鉴赏力的提升,这是识别的基础,首先获得有了最初的印象,这是人生格物致知第一层境界,因此才有后来的内心返照!


“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随着个人的成长,知识的积累,有了一定审美和鉴定力,他(她)的看法有了个人意识,于是便有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感慨,和山河大地的对照里,有了相互拟人的人格化,将人的气质和意志,以托物咏志来表达。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皆有此路数。山水寄怀,花鸟幽情,直至物我两忘之境地!这是人生认识力进阶,属提拔气局的第二层境界!


“见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诚然,人生到了第二节节点的认知,实属不易!当然,世上总有高人,洞察万象,泰然处之。能腾挪,能释怀,能舍得,能放下。不纠结,不嗔痴,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见山仍然是山,观水依旧为水,事物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一切生灭,浮沉,顺逆,都已通透。无为而有为,一派天真。此时心已澄澈,月华光满,圆融无迹!

人一生都在修行,都在寻找更好的自己。多读书,看古籍,自然为镜,先哲为师,不忘初心,勇于精进,个人的思辨力和见地都会提升。以上陋见和诸君共勉!欢迎多提意见,共同提高!

(#泛文化写作营#)


老胡看视界


凡是喜欢讲明心见性的人,都是弥勒的弟子,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都将在弥勒佛的龙华三会中得度。


国产大推力火箭9908


谢谢敫请!我是个标准凡夫,还没开悟,故不敢妄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一大事,这里只谈谈一点个人的见解。

心和性是一体的,见性若从情的份上去理解比较容易懂,我们知道每一位佛菩萨圣号前面都有“大慈大悲"四字,大家称某某人有“菩萨心肠",儒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佛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有称一些人做事“没人性”,比如一些“落井下石"的人。

如果你抚养过子女,你可能更容易体会到什么是佛性,经言:“家有菩萨两尊,懊悔世人不识”。

这是我对如何见性方面的理解。

如何明白自己的心?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大乘百法明门论》,这本书里面讲到人有“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了解了这些知识,对我们明心见性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你是位爱好修行的佛子,建议你下功夫去读诵《六祖坛经》丶《金刚经》丶《顿悟入道要门论》。这三本佛书,除《金刚经》比较难懂之外,其它两部是可以看懂的,说不定你看了书中的片言只语触发了宿因之记忆,立可顿悟成佛了呢!

即此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