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际研究团队表示新冠病毒源于自然,不可能人为制造?

芘律IzGT6401


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我目前在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近期也一直在关注2019新型冠状病毒。

您所说的新冠病毒非人造,而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最新研究证据应该是近期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一文。该工作由加利福尼亚州拉霍拉市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新奥尔良杜兰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加里和他们的同事们完成。

研究人员主要对几种冠状病毒的公开基因组数据,包括导致COVID-19的SARS-CoV-2进行了比较。

首先,研究人员分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它含有受体结构域(RBD)和蛋白酶裂解位点。S蛋白位于病毒表面,是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破门锤”。病毒通过RBD“黏附”宿主细胞,而后,特定的裂解位点被蛋白酶切割后,使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内的RNA进入被打开的细胞,完成感染过程。

RBD是冠状病毒基因组中最容易发生突变的部分。在已知的同类冠状病毒中(比如SARS病毒),RBD有 6个氨基酸是病毒结合宿主细胞ACE2受体的关键,从而也是决定病毒能感染哪种(些)动物的关键。新冠病毒尽管与SARS病毒十分相像,但这6个关键氨基酸中有5个都不一样。另外,用计算分析来预测最适合与人类ACE2受体相结合的序列,会发现新冠病毒的氨基酸分子序列与预测序列相差很大。然而,现实是SARS-CoV-2对人ACE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表明其并非人为设计,应为自然进化!

另外,从SARS-CoV-2的整体分子结构来看,同样支持自然进化。因为如果有人试图设计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作为病原体,那么势必利用已知的致病病毒作为骨架基础。但科学家们发现,SARS-CoV-2的整体结构与已知病毒差别很大,与在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更为相像。

Anderson教授等科学家分析了SARS-CoV-2最可能的自然起源方式:一是先在动物宿主中发生了自然选择,演变为致病状态,然后传给了人;二是非致病的版本从动物传到人后,在人类中发生了自然选择,演化为目前导致流行病的致病病毒。

其实,不从科学角度出发,从该病毒可以感染各种人种这一点来看,它就不是人为设计的。作为生化武器的话,不可能感染自己人种的,对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让你满意!


探秘山海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