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大数据,水产养殖有依据!教你一招预防倒藻新方法!

池塘倒藻是指藻类突然大面积死亡的现象,倒藻以后会造成池塘夜间溶氧急速降低,产生大量藻毒素,危害对虾生长安全。

在倒藻前池塘的表现为表现为藻类过浓,早晚溶氧、PH变化过大。今天给大家看一下通过帮邦魔盒数据变化来提前预防倒藻的办法。

池塘大数据,水产养殖有依据!教你一招预防倒藻新方法!

案例介绍

池塘大数据,养殖有依据。下面是一个大棚对虾养殖户的魔盒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池塘白天溶氧最高值为10,夜间溶氧最低值为3.77,溶氧差别很大。

池塘大数据,水产养殖有依据!教你一招预防倒藻新方法!

池塘大数据,水产养殖有依据!教你一招预防倒藻新方法!

其PH白天最高是9.17,夜间最低PH为6.7。

藻类光合作用强烈,夜间呼吸作用强烈,这个池塘藻类过浓,温度高,很容易造倒藻,我们以通过换水,泼洒EM菌来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预防倒藻。

池塘大数据,水产养殖有依据!教你一招预防倒藻新方法!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数据分析

(一)数据分析如下:

一、昨日塘口溶氧最大值为【9.88】,最小值为【3.32】,溶氧波动范围偏大,可能是由于以下一种或几种原因造成的:

1、藻类活性偏高,使塘内白天产氧高,夜间耗氧大;

2、在溶氧较低的时候大换水;

3、使用耗氧药品或增氧药品。

二、昨日塘口溶氧最低值为【3.32】,此【20200327】溶解氧偏低,属于中度缺氧,可能有天气原因,藻类老化,养殖密度过大,水体中有机物过多,等原因引起。及时调节水质,使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降到最低


(二)综合上述数据分析,会对您的养殖产生以下影响:

藻类: 藻类过浓,水质老化严重。

菌类: 水体中菌类代谢减弱,有益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底质: 底质易黑臭,排污时,排出的水发黑,臭味较重。或者撑船是竹竿插到塘底易冒泡,竹竿下端发黑。

生长速率: 对虾的生长速率降低。

氨氮亚盐: 氨氮亚盐指标易升高,且毒性增大。

硫化氢: 硫化氢易生成,且毒性增大。

摄食: 夜晚溶氧过低会使夜间对虾摄食减少或停滞。

游泳状态: 夜间溶氧过低,对虾可能出现浮头。

易发病害: 甲壳变软,极易引起偷死或其他疾病。

池塘大数据,水产养殖有依据!教你一招预防倒藻新方法!

补钙的产品有非常多品种。例如离子钙、有机钙和无机钙等。各种钙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果将上述钙加工为可溶于水的乳化钙,就更容易溶入水,有利于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动物的吸收,同时还可以拿来拌喂饲料,补钙效果更好,迅速帮助硬壳。



建议方案

鉴于昨日塘口溶氧最大值为【9.88】,最小值为【3.32】,溶氧波动范围偏大,注意观察水色变化以及水面泡沫是否增多,是否出现油膜;建议做线下水质体检,监控水色藻相,及时调控,避免风险。

可提供的解决方案有:

1、针对不同藻相,施用合适的肥料稳定藻类。

2、适当换水,或使用调水活菌产品,保证水体活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