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在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这场混乱中,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大臣们选择了代王刘恒做皇帝,后世称汉文帝。选择刘恒的理由是,他已经二十四岁,成年了;其母薄姬一族没有吕后那样强大的外戚势力。总之,不能重蹈惠帝、吕后之覆辙,乃是当朝大臣们的决断。如此,大汉江山回到刘氏手中,开始了二十三年的文帝治世。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评价极高的一位皇帝,被视为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文帝提倡节俭,不许宫人穿拖地长裙,委屈了我们的窦皇后)

文帝继续维持与民休息的政策,缩小军备,改革法制,废除了诽谤谣言罪。关于文帝的刑罚改革,起因是“缇萦救父”,就是缇萦的父亲被判处肉刑(损伤身体致使功能不可恢复的刑罚,如刺青、割鼻、砍脚、宫刑等),缇萦向文帝上书表示愿意替父服刑。文帝大为感动,表示肉刑不人道,要改革。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具体而言:①改完为城旦舂,完是剃掉人犯的鬓毛和胡子,古人是蓄须留发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没胡子就像阉人一样,这是一种耻辱刑;城旦舂就是男子修城墙、女子给军队舂米。②改黥为髡钳城旦舂,黥就是刺青,也是耻辱刑;髡是剃头发,钳是带铁项圈,也属于耻辱刑,但不像刺青那样一直在脸上留痕,然后再加上筑城舂米。③劓改笞三百,劓是割鼻子,笞是用竹板打。④斩左趾改笞五百,斩左趾就是砍掉左腿。⑤斩右趾改弃市,弃市是杀头。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朝鲜 笞刑)

古人以右为尊,人类也以右撇子为多,右半身更具力量,是劳动力所在。在这里您可能会发现问题,本来文帝是想减轻刑罚,但笞刑好像有点重,本来割掉鼻子可能就丑一点,但被竹板连续打三百下,瘦弱的人可能受不了,更别说五百下了;砍掉我的右腿我最多就是残废和疼痛,文帝为了我不受痛苦,决定长痛不如短痛,直接给我报销了,我还得谢谢他皇恩浩荡。所以时人评价这次改革: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到了景帝的时候,进一步减少了笞的次数,并规范了笞的刑具和打的部位(只能打屁股),并规定不能中途换行刑人。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当时的刑罚还有几项,在这里也解释一下吧。①鬼薪白粲,鬼是鬼神,薪是木材,白粲是白色的大米;字面意思是给鬼的木材、把米变白,其真正意思是给宗庙砍柴、舂米做饭,就是被罚去给皇家宗庙干活。②隶臣妾,男子隶臣,女子隶妾,就是给贵族当奴婢劳动,类似于后世的收为官奴。③司寇,这里不是官名,刑罚的司寇是罚你去从事边境警备工作,去守烽火台。

文帝登基时赐天下男子晋爵一等。这里的爵是民爵,我们一般说的爵位是官爵。官爵是赐给当官的,民爵是赐给平头百姓的;官爵根据功劳来取得,民爵则是根据皇帝的高兴来取得。从秦始皇开始,国家在喜庆之际都会对天下男子一律赐爵。汉代的赐爵次数很多,授爵年龄资格大概至五十五岁。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一个人如果在惠帝即位时出生,经过文景之治四十年,那他一共将经历七次赐爵,可以升到第七级的公大夫。民爵没有工资,但具有减刑的效果,爵位越高则免除劳役的年龄越低,老年授杖的年龄也越低,在乡里酒宴上也能坐到更前面的位置。汉代民众饮酒是受到限制的,“诸三人以上无故群饮者罚金四两”,群饮只能在国家喜庆日子。

公元前157年,文帝驾崩,留下不修坟丘、不损山川的遗诏,利用霸上丘陵的自然斜面营造了称为崖墓的横穴式墓葬。汉帝皇陵多被盗掘,却没听说过霸陵被盗的。现在在白鹿原上很难找到霸陵,而能看到的两座大坟丘是文帝母薄太后和文帝妻窦皇后的,他们都是在文帝去世后修建的,不是文帝的意思。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随后,刘启即位,世称汉景帝。文帝是以高祖庶子继统,地位本来就不巩固,到了景帝,东方诸国在世代传承之后已经和中央皇帝的亲缘越来越疏,各国对新皇帝很不服气,蠢蠢欲动搞小动作。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刘启采用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藩策》,想打击一下诸侯国,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口号是“清君侧”。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占有天下十分之一强的领土,刘濞称东帝,不顾六十二岁高龄,亲率精兵五十万(号称),计划联合南越王国、匈奴夹击长安。刘濞这么做是因为他对刘启恨之入骨,当年刘启还是太子时,刘濞的儿子即吴国太子进京,跟刘启下棋的时候双方起冲突了,血气方刚的少年刘启用棋盘失手砸死吴太子。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景帝一开始很害怕,在群臣的压力下就真的杀了晁错,希望刘濞能罢兵。但这一举动被七国视为景帝软弱可欺。

最后汉廷决定派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周勃之子)讨伐逆贼,相较于七国以步兵为主,汉军是机动性更强的骑兵为主。汉景帝的胞弟梁王刘武在这场平叛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在梁国顶住了吴军的进攻,使刘濞无法西进,保卫了梁国背后的京畿。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汉文帝:三代以后的仁君典范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正月,刘启病重,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在病中给未成年的太子刘彻主持了加冠典礼(成人礼),给刘彻的继位增加一点权威。不久后,刘启驾崩于未央宫,谥号“孝景皇帝”。

管见所及,不吝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