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人生不得志时,要管理好自身道德修养,发达之时则要恩惠于天下百姓。

这是一种比较悲观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无需羡慕别人显赫的地位,富有的生活,潇洒的人生,这是人家付出艰难困苦得来的春风,想要人前显贵,必须人后遭罪。要常怀感恩之心,看淡世间一切诱惑,才能更好的平静的面对人生。

中国首位女空降兵

马旭,女,1933年出生,从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建国村长大,1947年,14岁的马旭加入了人民解放军部队,服役期间奋勇冲前,浴血沙场,精忠报国。多次立功受勋,也是在战场上认识了后来的爱人颜学庸。

“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回到祖国后,身为卫生员的马旭表现优秀,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执行工作。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队伍,马旭作为一名军医,担任跳伞训练的后勤人员保障。

1962年,马旭第一次正式登机跳伞,有了这次经验,此后20年里,马旭共跳伞140多次,成为中国首位女空降兵。1983年,马旭把医务和跳伞经验总结出来,献给部队。

在部队期间,马旭与颜学庸发布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跳伞经验总结,撰写了数篇理论文章,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欠缺的研究空白。

年届50岁的她并没有急着退休,而是再次“折腾”起人生来。她和丈夫潜心科研,对于跳伞时出现的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针对研究,终于,研制出“充气护踝”,让空降兵在跳伞着陆时就像踩在气垫上,减少冲击力,保护脚腕关节,这项研究成果在1989年获得了国家专利。

“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在这之后,马旭和丈夫颜学庸经过多次高原跳伞和水上跳伞训练经验的结合,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这款供氧背心仅重一千克,可供四小时断续的氧气,在1996年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马旭也一度被称为“军中居里夫人”。在她60岁离休时,选择了悬壶济世,为贫困老百姓义诊。

“最抠门的人”

马旭已人到暮年,因为一辈子无儿无女,很是思念家乡,于是和丈夫颜学庸商量后做出了一个选择。两位老人在木兰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银行,直言要转账300万元。

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过大,再加上陪同人员看着不像家里人,引起了银行大厅经理的注意,为了防止老人上当受骗,工作人员趁其不备报了警。

“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也正是因为这场美丽的意外,才使大家认识马旭和颜学庸,了解到这些感人的故事。原来,马旭老人感恩家乡对自己的栽培,一直想要报恩与家乡。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马旭成功捐赠给木兰县教育部门300万元。相隔五个月后,冻结在理财项目中的700万取出,马旭再一次捐赠给家乡木兰县,一共捐赠一千万,终于完成了捐款的心愿。

马旭和丈夫离休后,拒绝了部队的分房,在部队旁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长期生活着,自己开辟菜园种植蔬菜,低矮破旧的小屋里,是用了几十年的家具,两位老人不爱去商场,不爱买衣服,屋里堆积的是各种年份的书报和学习研究资料。

为了报效家乡,生活上节省各种资源,有钱不去享受,不去改变生活,被称为“最抠门的人”,也正是因为两位老人的节俭,一份一线的节省下来,加上科研成果的奖励,最终积攒下来一千万元。当然,攒下来的这一千万的巨款,被全部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

“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最“好”的鞋子十五元

马旭和丈夫颜学庸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据颁奖词所说,马旭一生清寒贫苦,淡泊名利。攒下来的这一千万积蓄全部用做家乡的教育事业,在采访中,马旭也透漏了为何将钱全部捐赠与木兰县。这一千万的捐赠,是马旭与丈夫颜学庸共同商议的结果。

马旭说,自己这一生是非常“成功”的,但若不是当初乡亲们做的这个决定,她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她说这是感恩。所谓反哺故乡,就是这样。为了木兰县缺乏的教育事业,两位老人决定先把一千万捐赠给木兰县。

随后记者到马旭家里采访时,马旭换上了平时过重要节日时才会穿的鞋子,是在小摊上买的,仅仅十五元。捐款事迹随着各大报道轰动全国,也招惹来了一些“洪水猛兽”,据马旭回想,多次有人上门“拜访”,想和马旭拉关系。

“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回想起来,马旭心有余悸,说有一位男子来到马旭家里,自称正在读博士,但是因为生活贫困,希望马旭可以“大发慈悲”帮助男子完成学业。对于这种说辞,马旭称“长的就不像个读书人”。

还有人希望认马旭和颜学庸为干爹干妈,愿意给二老送终,但是希望可以得到资金上的帮助。对于这些行为,马旭多次报警,称这些人为“坏人”。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你殚精竭虑用一生去争取的东西,有些人谈笑间就毅然舍弃了。马旭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积极投身与革命事业,勇于探索陌生领域的难题,把自己辛苦得来的一切转身奉献给家乡教育事业。

“抠门”老人裸捐1000万后:有人上赶着送终,有人希望资助读书

有人说她傻,一千万这一笔巨款说舍弃就舍弃了,可我却觉得,对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对马旭来说,幸福就是这样了,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在面对人生时达到安静的境界,在贫穷的时候,不管经历多少艰难苦恨,都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学着为别人的幸福去贡献一份力量,成为一个受尊敬的人。马旭这一生,是绝对光辉灿烂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