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煎牛排最嫩最好吃?

凡夫135442898


食材牛排 適量橄欖油 適量黑胡椒 適量粗鹽 適量大蒜 適量黃油 適量檸檬 適量

方法/步驟1:

牛排提前一個小時從冰箱裡取出回覆室溫,1小時後用廚房紙儘量吸乾表面水分,擦上粗鹽。

方法/步驟2:

磨黑胡椒,大蒜,淋上橄欖油,翻面重複一次同樣操作。不用醃,再放5-10分鐘就好了。


方法/步驟3:

乾燒鍋子直到滾燙為止。

方法/步驟4:

燒的時候可以取一枚大蒜切開待用。

方法/步驟5:

牛排醃時已經有橄欖油加持,鍋裡不加任何油,燒好後牛排整塊直接扔下去,我這塊2cm的厚度,每面2分鐘就好了。切忌頻繁挪動牛排和頻繁翻面,都會造成肉汁的損失。所以直接丟下去,看時間,兩分鐘後翻面看時間。關火取出就好。



方法/步驟6:

煎好的牛排休息2-3分鐘使其重新吸收肉汁,否則切開後汁水溢出,肉質吃起來只能是乾柴。



方法/步驟7:

等待的過程中,用大蒜斷面在牛排上輕輕的塗抹。

方法/步驟8:

取黃油一小塊同樣塗抹。

方法/步驟9:

牛排休息完畢可以切開裝盤,盤子裡剩下的才是精華的肉汁,檸檬切開擠上少許汁合勻即可。因為是簡版,所以檸檬就好了,喜歡的也可以加一小勺芥末醬調勻。

方法/步驟10:

把混合了檸檬汁的肉汁澆在牛排上。

方法/步驟11:

牛排出鍋後,不要立馬去切開就吃。那時候牛排處於高溫狀態,切開牛排會讓肉裡面的汁水都流出來,雖然看著很誘人,流著汁的牛排,但汁水流出來後, 這樣的牛肉就會太老太乾了,出鍋後等10分鐘再切, 那個時間點是最好的。牛肉要切薄薄片, 才好吃。 不要切大塊, 吃口會顯老。

方法/步驟12:

作品完成。


女王陛下I


如果讓牛排嫩好吃我覺得是一個全面的問題。你這幾個關鍵點了解了不可能不嫩不好吃。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牛排肉的選擇

一般選用製作牛排的牛肉最好是牛身上這幾個部位的肉。

1、 牛裡脊肉(牛柳)。是牛身上肉質最嫩的肉,沒有油花全部是瘦肉。口感特別好。但是肉汁少沒有嚼頭!

2、 腰脊肉。這個部位的肉呢肉質細嫩油花分佈均勻還有一些嫩筋,吃起來有嚼頭香甜多汁!

3、 肋眼肉(眼肉)沒有要脊肉嫩,油花分佈不是很均勻筋比較多。年輕男食客比較喜歡耐嚼夠味!

4、 丁骨肉(T骨肉)肉排中間有一個T字型的骨頭。一半是前腰脊肉一半是後腰脊肉。一邊細嫩一邊粗獷。別有一番味道!

由於儲存運輸情況和購買便捷程度,我會選擇速凍牛排肉。原因:好買方便、排酸健康。切牛排的厚度。我一般切是2—2.5CM的厚度,太薄的話一煎就是全熟!如果自己不會切也懶得切找賣你肉的老闆他們店裡都有專業機器想怎麼切就怎麼切。

二、調味料的選擇

1、鹽。一般好的牛排都是用大顆粒的海鹽醃製的(是大顆粒的食用海鹽可不是工業用大粒鹽!)建議你上某寶買那種整瓶帶研磨的。

2、黑胡椒。同上。整瓶帶研磨的。看好日期越新鮮的越好。

3、黃油。使用無鹽動物黃油。人造的黃油不要。有鹽的黃油不要。

4、橄欖油。(味道比較溫和清新)

5、牛排醬汁。建議直接買現成的。做起來比較麻煩。推薦幾個口味。黑椒味汁,蘑菇味汁。

6、紅酒。有一小盅就行。但是必須是紅酒酒精度14.0%的。

三、牛排的處理和醃製

1、解凍。將冷凍牛排提前放入冰箱冷藏室加保鮮膜自然解凍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肉纖維有一個吸水恢復彈性的過程恢復不好的牛排表面水水的一煎汁液全出來了又幹又柴。到什麼程度牛排就恢復好了呢?用手恩一下牛排肉恩的坑兒會緩慢的恢復如常就可以了。

2、醃製。用乾淨的布子擦乾牛排表面多餘的血水。牛排正反面均勻的撒上海鹽胡椒碎。抹橄欖油醃製5分鐘。(抹橄欖油的目的是用油膜封住肉表面防止水分滲出)

3、配料煎制。放黃油用小火煎點小番茄、蘆筍、玉米尖之類的和牛排搭配備用

四、製作的方法

開大火上平底鍋放入黃油(500G牛排20G黃油)。等黃油全部融化開始冒煙的時候放入牛排煎至一面定型後再翻另一面煎。(如你的牛排邊上有油脂或筋膜的話用夾子夾著牛排先把邊上的油脂和筋膜煎定型後在進行整體煎制),自己觀察煎到牛排表面金黃有少量汁液滲出時烹入紅酒提香即可出鍋。具體你想吃幾分熟得的自己選擇(看圖)

把之前煎好的配料和牛排擺盤上桌,點幾根蠟燭在醒一瓶澳洲的紅酒放一首《聞香識女人》電影插曲《por Una Cabeza》和你喜歡的人一起分享這個時刻!


MrBig162411157


在歐洲中世紀,豬肉和羊肉是普通人的食用肉,牛肉是王子和貴族的高級肉。高品質的牛肉搭配胡椒和香料,在當時也很出名,在特殊的日子煮熟。供應以突出所有者的獨特身份。在這筆者分享下煎牛排比較好吃的方法。

用料

牛排 (有肥油的最好)2塊、大蒜 4-5顆、百里香兩撮、牛油 2片、鹽 少許、黑胡椒少許。

步驟

1.用鹽和黑胡椒將牛排兩面醃一下 (注意:牛排要提前放置20分鐘,讓肉裡面達室溫溫度)

2.準備大蒜和百里香,百里香沒有也可以。大蒜不用剝皮,拍碎即可

3.熱鍋,入油,一定要高溫冒一點菸的時候入牛排。同時放入大蒜和百里香

4.高溫煎2-3分鐘,翻面, 然後入牛油。用勺子將融化牛油反覆淋到牛排上面。再煎2-3分鐘。這樣出來的是中間有一點粉色

5.牛排盛出,油澆到上面。放置5分鐘,完成。

要點提示

1.將牛排放入鍋中之前,應使其處於室溫。否則,它從外部變得模糊,但從內部仍然很原始

2.炸牛排必須在鍋中加熱以著色。請勿在低溫下緩慢烹飪。只需翻轉一次。

3.這裡提到的2-3分鐘是根據牛排的厚度而定。 2-2.5釐米的厚度恰到好處。如果牛排很厚,最好在烤煎鍋中油炸。否則,它們是從外面而不是內部煮的。

3.炒碎牛肉,炒一會兒。建議溶解脂肪。

4.反覆在牛排上撒些黃油,以增加完成時間和味道。

5.請勿添加醬油或其他調味料,原始的味道是最好的。


楊老石


你好我是烘焙小白以下是我煎牛排的方子,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在煎牛排的時候,首先鍋一定要燒得非常的熱,這樣牛排在下路的鍋裡邊的時候,高溫就會迅速的把肉的表面封住,就能夠讓鮮美的汁留在裡面煎牛排可以用植物油,也可以用黃油,因為不是炸,所以說就不需要太多,薄薄的一層就可以了。大廚給我們最好的建議,那就是需要用橄欖油,這樣營養價值會高一些。

牛排好不好吃?其實90%靠的就是牛肉的品質,關於等級那麼就要看自己的消費能力去購買了,在國內進口市場種類繁多,所以說可以自行去選購。

喜歡吃好一點品質的牛排,那麼我們也可以去超市裡面選擇自己喜歡的帶回家。

牛排好不好吃?5%靠的是鍋具,最起碼是厚的平底鍋。

在煎完牛排的時候,多餘的油全部都會留在凹槽裡邊,這樣牛排就會看起來非常的清爽。

剩下來的5%靠的是烹飪手法,牛排最好的搭檔是海鹽,加上現磨的黑胡椒,醬汁嫩肉粉其實都是用來掩蓋不新鮮的牛排的味道的,所以說牛排一定要厚。

我們把買回來的牛排不需要放入到水裡面沖洗,如果是冷凍的牛排,我們需要提前一天拿到冷藏室進行解凍,第2天看看是否已經全部退冰,如果沒有退冰的話可以拿出冰箱常溫退冰,退完冰以後要用到廚房紙巾吸去多餘的水分。品質好的牛排不需要拿錘松肉,只需要上適量的海鹽,黑胡椒按摩整塊肉,等到片刻就可以開始煎了。

牛排在鍋裡邊一定要用大火燒到非常燙的時候開始下鍋。在煎牛排的時候,每一面分別是2~3分鐘,兩面加起來的話是5~6分鐘,這樣的時間煎出來的牛排是5分熟,如果你的牛排在一釐米左右的話,那麼時間可以自行控制在兩分鐘以內,如果想要吃全熟的話可以延長時間。

在煎牛排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整塊邊緣部位也要煎一下。

煎完了以後需要抹上一層黃油,封住肉汁,再放入到容器裡面,蓋上錫紙或者盤子,室溫下靜置幾分鐘,這樣就能夠讓部分流出來的汁液回吸到牛排的上面。

配菜可以自己選擇,如果自己吃的話也就無所謂。

在這裡跟大家普及一下牛排幾分熟最好吃。西冷牛排推薦4~6分熟,因為西冷牛排也叫做沙朗牛排,這個部位的牛排肉質鮮嫩,汁水多,千萬不要煎的時間太長了,要不然的話水分會被逼走,吃起來乾乾的。菲力牛排推薦3~7分熟。菲力牛排也就是牛裡脊,牛柳肉質很嫩,油脂少,如果追求有嚼勁的牛排是不需要選擇這種了。丁骨牛排推薦5~8分熟。牛背上的脊骨肉肉質細嫩到粗狂很油又很爽口。肋眼牛排推薦4~6分熟。肉質細膩滑嫩,吃起來特別的有嚼勁兒,就是比較油膩,吃多了小心要長胖。

希望可以幫到你,加油


烘焙小白奮鬥日記


煎一塊好牛排,你需要知道的一切的用料(第一部分)

牛排 1塊鹽 少許黑胡椒(整粒) 少許黃油 1塊菜油 少許大蒜 一整頭迷迭香和百里香 可選項

煎一塊好牛排,你需要知道的一切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以這塊草飼西冷牛排為例。半個月前,我從賣家那邊買到一整條西冷,這是其中切下來的一塊。切下來後我就直接真空封裝,一直放在冰箱冷藏(注意不是冷凍)裡,已經半個多月了。我還是習慣在煎牛排之前把牛排先拿到室溫環境下,大概20分鐘左右,讓它接近室溫。雖然有人做過實驗,說冰箱拿出來的牛排,復溫與否與最後煎制的效果無關,但以我的經驗,仍然是復溫後的牛排在煎制過程中更容易控制溫度,而後者則是煎制牛排的核心要素,也是本文後續重要要講解的部分。所以,如果你不趕時間,嘗試復溫你的牛排。

步驟 2

這就是當時那一整條西冷,我拿來時是冷凍的,切出的幾塊3cm厚的牛排(剩下大部分我熟成了,不在本文討論之列),真空袋封裝,冰箱冷藏,沒有再冷凍過。所以,我可以認為今天的這塊牛排從屠宰到入口,只冷凍過一次。還算是比較理想的。

步驟3

現在我們袋子剪開,牛排拿出來。可以看到經過這半個月的時間,袋子裡出現了這些紅色的液體。這個問題很有必要說一下。有人覺得這是血,是牛肉血管裡流出來的血水,甚至有人說國外屠宰牲畜時不放血,所以解凍後血液從血管裡流出來。這是完全錯誤的。首先,任何動物血液在不使用抗凝劑的情況下,是會凝固,不存在會自然流出來的情況。這個紅色的液體是組織液和肌紅蛋白。所有冷凍的肉類,在冷凍時組織內的水分會結成冰晶,這些冰晶在冷凍時會膨脹,而刺破肌肉細胞膜。肌肉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肌紅蛋白,後者含有鐵,所以呈紅色。在解凍後,這些冰晶重新融化成水,同時被刺破的肌肉細胞內的細胞液和肌紅蛋白流出,就是我們看到的這些紅色液體。注意,牛排講究“多汁”(juicy),其實就是這些組織液。所以我們要求儘量減少這些液體的損失。儘量不要冷凍肉,讓細胞保持更多的水分。越是冷凍肉,就越不那麼鮮嫩多汁。而且,冷凍的次數越多,這種弊端就越明顯。所以,要避免反覆冷凍牛排。最好的當然就是冷鮮肉了,也就是從屠宰到烹飪,期間沒有被冷凍過。在國內的吃到的進口牛排,除了個別銷量大而穩定的分銷商可以從國外進口冷鮮肉並儘快銷售掉以外,大多數進口肉分銷商都是進口冷凍肉品。那麼這個肉到我們個人手中之前,最起碼經過了一次冷凍,如果分銷商在銷售前還曾經解凍或反覆冷凍過的話,那麼肉質水分的喪失就更嚴重。所以,我們購買牛排後,要儘量減少冷凍的次數。一般而言,解凍後的牛肉,真空包裝,放在冰箱冷藏室內,2-3周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溼式熟成”的過程。其實無論是溼式熟成,或是乾式熟成(乾式熟成不在今天討論範圍內,可以見我另一篇文章),都是同樣的,冷凍的次數越少越好。

步驟 4

從袋裡取出的牛排,一定要擦乾牛排表面的水分,這一步非常重要。牛排之所以能形成誘人的色澤和香氣,是因為牛排表面的蛋白質和還原糖在高溫的作用下出現的著名的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其最基礎的反應條件就是高溫。這個溫度需要達到100到180度。而且升溫要快,儘快跳過從室溫~100度這個期間(這個溫度區間產生的味道和對肉質的改變並不是我們需要的),達到100度以上才是我們要的美拉德反應。如果牛排表面有很多的水分,水作為一種熱容很大的物質,即使一點點也會吸收大量的熱量(水瞬間沸騰也就只有100度),會讓煎制牛排時牛肉表面的油溫降低,延緩了這個“室溫~100度“的升溫過程,影響美拉德反應的產生。所以,務必,務必,擦乾牛排表面的水分。要捨得用大量的廚房用紙。

步驟 5

再說一下牛排的厚度。在我看來小於2.5cm的牛排都只能稱為牛肉片。前面已經說了,煎牛排追求的香氣和色澤來自於美拉德反應。美拉德反應的充分取決於溫度和作用的時間,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溫度並作用一定的時間。所以,如果牛排太薄,在保證了美拉德反應的充分性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弄成全熟(除非你想吃的就是全熟well done),亦或為了保證三五分熟,就要煎很短的時間,這時牛排表面的美拉德反應就不夠充分,出鍋時牛排表面還呈現灰白色(清炒肉絲的顏色),而非焦黃色。兩種情況都是我們不希望遇到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定厚度的牛排並非僅僅為了美(zhuang)觀(bi)。想要獲得一塊完美的牛排,你必須有一塊夠厚牛排。我一般會按照3~4cm來分割牛排。如果是菲力(裡脊),因為其寬度小,按照一般人的食量,則需要更厚。但是注意,約厚的牛排,烹飪時的溫度操控就更難,下面詳述。

步驟6

再說說牛排的調味。好的牛肉,需要保持它原有的牛肉味(beefy),所以不要試圖去醃製它。鹽和黑胡椒足矣。其他的調味措施,包括黃油,蒜,香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屬於個人偏好,也並非是煎之前要準備的。煎制前,只需要撒鹽和黑胡椒即可!鹽撒到什麼程度?這個沒法準確的說。這取決於你的鹽的顆粒的大小,顆粒越大的鹽,同樣的體積,就越不鹹。我上圖中用的是kosher salt,撒到這個程度就可以,有點像剛下雪時的路面。而一般國內超市的食用鹽,要比我這個鹽顆粒細,也就是更鹹,所以可以撒得比我這個少一點。當然如果你使用更大顆粒的鹽,就要比我這個多些。

步驟7

然後是黑胡椒。不要使用成品的黑胡椒粉,那個完全不夠香。請使用整粒黑胡椒,用研磨瓶直接研磨出來。注意,上面說的無論是鹽還是黑胡椒,都是撒雙面,不能只撒一面哦。

步驟8

對於牛排的五種熟度:rare,medium rare,medium,medium well,well done。有人是憑經驗控制煎制的時間,有人則憑手感(對比不同手勢下拇指魚際肌的硬度,看上去很酷),不能說是錯,但可靠性不佳。唯一一個可靠的標準就是“內芯溫度”,是牛排最中心的溫度。為了達到同樣的內芯溫度,不同的牛排厚度,不同的油溫,不同的牛排初始溫度,不同的肉質,需要煎制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唯一可靠的監控手段就是直接測量內芯溫度。這就需要溫度計!溫度計是牛排好手的必要設備。圖上是三種溫度計。先說中間這個有線的實時溫度計,最便宜,適合烤箱烤肉時使用,把探針插在烤箱的肉裡,線接到外面,用面板監測肉的內芯溫度,缺點是溫度的探測是緩慢的,只適合探針一直在肉裡的情況,有線的方式也影響在鍋裡煎牛排時的翻動。右面紅色的那個是瞬時溫度計,特點是測溫快速,插入肉的瞬間就可以測量到準確的溫度,所以適合測量鍋裡煎的肉,手持溫度計插入,度數,拔出,整個過程幾秒鐘完成,不會燙到手,但這個就不能放在烤箱裡。最左邊一個,無線溫度計,完全插入肉裡,藍牙與手機相連,在手機上看問溫度,可以用於烤箱裡,也可以在煎鍋中使用,因為沒有線,所以不影響牛排翻面,用起來很方便。

步驟9

這是各種熟度的內芯溫度對照表,供參考。

步驟10

再來說油。有些人說煎牛排用黃油,有些人說橄欖油,有些人說煎牛排不用加油。都不太準確。首先,煎牛排涉及黃油,是因為黃油很香,可以增加牛排的香味。還是那句話,butter makes everything better。但是黃油有個問題,就是煙點(達到焦糊的溫度)很低,溫度一高,很容易就冒黑煙,甚至焦糊,不但難看,而且影響風味,也不健康。橄欖油的煙點更低,而且並不會給牛排帶來額外的香味,根本不合適煎牛排。那麼至於不用油的說法,其實是希望利用牛排滲出來的油脂來煎,這個方法更適合和牛這種脂肪含量高的牛肉,而如果是草飼的牛肉,本身就很瘦,油脂不多,如果這麼操作,就會因油不夠而煎糊。所以,我們可以使用牛油!牛油的煙點比黃油高不了多少,高溫時不容易變焦。總之,一般的西式厚切牛排,我還是建議加少量的油的,而且推薦使用普通炒菜油,或者純牛油。

(未完整,請再看第二部分)

字太多了,沒辦法編輯第二部分,實在不好意思!!


家家美味


牛排提前一個小時取出解凍,然後一小時後用廚房紙儘量吸乾表面水分,然後擦上粗鹽,磨黑胡椒粉 大蒜 淋上橄欖油,乾燒鍋滾燙,加橄欖油,牛排整塊放下,看煎的表面略微焦狀後換一面繼續煎,,同狀態後關火拿出,擠上少量檸檬汁,切開 完美


胡桃夾子41


牛排的取出部位不同,則有不用的名稱及烹調方式

牛小排: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肉質鮮美,有大理石紋。適合用以烤、煎、炸、紅燒。

帶骨沙朗:牛的肋脊部。運動量小,肉嫩且油花均勻,可做牛排、蒸牛肉、火鍋片或做鐵板燒也相當適宜。

沙朗:牛的後腰脊肉,肉質嫩,含油花,適用於牛排。

腓力:牛的里肌肉(即腰內肉),運動量少,且肉質最嫩,可用以做牛排或鐵板燒


孫微微微笑


我認為小火慢煎最好吃


丹霞農家小夥


一般把肉餡先凋好最後放韭菜


明天會更好249414391


醃製冰箱冷藏3小時,胡椒粉煎7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