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通常是牛身上的哪部分肉?

Calm007


部位與口感

我們常見的牛排種類分佈如上圖。

就像一般人永遠記不住人身體每塊肌肉的名稱那樣,牛身上的肌肉名稱一般人也是無法完全記憶的,所以我就不上牛肉全身部位解說圖了(看了也記不住,記住也沒用)。

通常來說,不同部位牛肉最大區別就是口感。在牛排烹製遵守基本法的條件下,口感參考如下圖:牛肉口感很大程度上是由肌肉纖維的粗細所決定的,越細越嫩,越粗越老。

所以結論就是:最嫩的部位在腰部(越靠上越嫩,價格越高),前部和腿部肉質則較老。至於喜歡什麼口感,就因人而異了。

牛排種類的作妖同義

由於翻譯和不知名的原因(我曾經見過有餐館把沙朗牛排寫成沙拉牛排QAQ),同一種牛排可能會同時擁有很多名字。日常生活中,瞭解牛排的各種同義名稱,其實就不會覺得牛排種類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了。

1.Sirloin = 西冷牛排 = 莎(沙)朗牛排 ≈ 紐約客 = NewYork steak = Club steak(club常見牛排)(牛外脊)

出現頻率:超常見。

肉質口感:肉質比菲力要粗,但是有均勻肥油。健身的free day首選。(健身餐還是推薦脂肪更少的菲力)

推薦火候:3~7分熟(大部分情況下,這種牛排都以一種平價親民的狀態出現,我在心理上會有某種程度衛生安全顧慮,所以我一般還是要7分熟。衛生問題得到保證的前提下,5分熟配合油花是件幸福感爆棚的事情。)

2.Filet = 菲力牛排(嫩牛柳/牛裡脊)

出現頻率:超常見(價格範圍浮動也很大)

肉質口感:嫩+厚。脂肪少,適合健身期間吃。(我覺得便宜和貴的菲力在口感上差別還是挺大的,除了部位上的細分差異,可能和師傅火候掌控有關。平價種類裡,個人覺得菲力撞雷的概率比西冷要大,畢竟西冷有脂肪加持。而一旦菲力老了,感覺整塊肉都要廢了QAQ)

推薦火候:3~7分熟(3分熟最好,但個人仍然是顧慮食品衛生問題,5分7分的情況居多。還有個萬年梗是,許多地方的廚師不知道什麼情況無論要幾分熟都能做成全熟......這也是平價店點菲力最常見的雷。)

3.Rib = 肋眼牛排 = 肉眼牛排(靠近胸部的肋肌肉)出現頻率:一般常見(價格範圍浮動也很大)

肉質口感:比菲力老,比沙朗嫩,油花集中,沒有沙朗均勻。(因為沒有那麼常見,所以也不容易撞雷)

推薦火候:5~7分熟(這是屬於油花烤透的幸福,我選擇7分)

4.T-bone = T骨牛排(牛背上的脊骨肉)=西冷+菲力

出現頻率:一般常見

肉質口感:肉多的那邊是西冷,少的是菲力。所以口感請參照西冷和菲力。

推薦火候:3~5分熟(超大份!個人喜歡5分。)

5.黑胡椒牛排(牛裡脊)出現頻率:超常見

肉質口感:低配版菲力,感覺黑胡椒牛排主要是在賣黑胡椒來著QAQ

推薦火候:7分左右吧

關於火候

從時間來看:(有些餐廳生意特別好的平價餐廳比如豪客來,有時候可能因為客單比較多,會忽略火候的控制導致牛排做得特別老。切一刀,看成色,不對是可以換的。)從質感來看:(這是一個沒有什麼用但可以幫助瞭解的小竅門)

一般來說是沒有偶數的,也沒有說九分熟的。可其實說要八分熟的人確實不在少數,這樣的人存在於各個圈子和階層,其實也沒什麼,只是人家心思沒花在食物上而已。

對於美食這麼純粹的愛好,一向是極私人的事情,拒絕濫用鄙視鏈!


壹齊吃


牛排分類大致上有以下幾種,牛排大多產自牛的背部,想了解詳細部位的,請向下看。

上腦牛排

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是涮火鍋的首選,可煎炸,炸和燒烤。

肉眼牛排

牛眼肉最早指牛眼睛眼球后面的那點牽動眼球運動的肌肉,也指牛背上兩側前面的部位肉。屬高檔部位肉,經精細分割後,外觀呈四方圓弧狀,每塊平均重量為3-5kg,肉質紅白鑲嵌,呈大理石花斑紋狀。 選牛脊背第七根至第十根肋骨之間的肉,此肉形如眼狀,也稱為眼 肉 ,眼肉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吃起來的口感比較香甜多汁,不幹澀。

西冷牛排(SIRLOIN)

西冷牛排(Sir loin),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構成,西冷牛排按質量的不同又可分為小塊西冷牛排和大塊西冷牛排。

菲力牛排(TENDERLOIN)

菲力牛排指的是牛裡脊肉,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裡脊肉做出的牛排。是牛裡脊上的肉,形狀頭大尾小,脂肪含量少,適合三分熟,吸吮甜美的肉汁,肉質鮮嫩,菲力牛排包裹在牛腹腔中,所以肌肉都沒運動到,故肌肉纖維不粗。

如果您覺得回答的不夠詳細,可以關注“廣西山水牛”公眾號諮詢更多與牛相關的信息哦!


廣西山水牛


牛排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但是一般人們並不會特別區分這些種類

小編帶你認識一些常見牛排~醬紫在點牛排的時候就可以選擇自己最想吃的那種啦~~~

*肋眼牛排(英文:Ribeye Steak/Spencer Steak/Delmonico Steak/Cowboy Steak/Rib Steak):

此部位取自牛隻肋脊部靠近背脊之肌肉,肉質嫩度僅次於菲力,大理石紋的油花多且分佈均勻,肋眼牛排通常中間會有一塊明顯的油脂,建議燒烤到5~7 分熟,把油脂燒透,散發出牛油香味來吃是最美味的,肉質鮮嫩具有嚼勁,可說是最受歡迎也最被人熟知的牛排部位,臺灣一般所稱之”沙朗牛排”即為此部位。如未去除肋骨的切塊,比較粗礦的吃法,又稱為 Cowboy steak 或 Rib Steak。

*老饕牛排/上蓋肉牛排(英文:Ribeye Cap/Top Cap Steak):

老饕牛排為順著肋眼牛肉之筋膜所切下的上蓋肉,為肋眼牛排的精華部位,數量稀少,其大理石油脂花紋分佈均勻,肉質口感滑嫩十分鮮甜且肉汁滿溢,建議熟度5~7分熟。*菲力牛排(英文:Tenderloin Steak,法語:Filet Mignon):菲力牛排是取自牛隻腰內肉(Tenderloin)部位,每頭上千磅的牛隻能切出幾磅的菲力,是牛肉最嫩的部位,通常也是最昂貴的牛排。這個部位 的運動量極少,所以肉質如奶油般的細嫩且油脂含量極低,是可以優雅來品嚐的牛排。菲力牛排建議吃3分熟(Medium Rare)的形式,過熟則肉質變硬,就無法品嚐出菲力牛排的鮮嫩多汁,及其微妙精緻的風味。

*牛小排(英文:Short Rib):

取自牛隻的前胸肋骨部位,可以帶骨或去骨的形式,此部位的肉質結實且油筋及油脂甚多,適合以燒烤的方式來料理,燒烤過程中油汁會隨著高溫溢出,牛 肉風味絕佳,建議食用熟度7分~全熟。在燒烤至全熟的狀態下,牛肉收縮會與肋骨部位自然分離,此時最能表現出牛小排焦脆的筋肉跟嚼勁喔。*紐約客(英文:New York Steak/Club Steak/Strip Steak/Strip Loin Steak)取自牛隻的前腰脊肉部位,由於此部位運動量稍多,因此肉質較緊實,其油花分佈均勻,油脂含量介於肋眼與菲力之間,具豐富牛肉風味適合豪邁地品嚐, 嚼起來富有肉感非常過癮,建議3~5分熟度。在美國此部位是在牛排館丶Club常見的牛排使用部位,也稱叫Club Steak。

*丁骨牛排/紅屋牛排(英文:T-bone/Porterhouse Steak):

取自牛隻的前腰脊部位,將丁骨牛排中間的丁骨拆開,分別是一片菲力牛排與一片紐約客牛排,這兩塊部位的性質差異大,菲力牛排屬於精瘦鮮嫩,而紐約 客則具嚼勁及油花,丁骨牛排恰好同時滿足兩種需求,其份量通常較大份,建議熟度3~5分熟。不過,腰脊肉切片位置的不同,其菲力與紐約客大小和比例也會不同,如果切片的部位比較靠近尾端,菲力的部份直徑較大,那這樣的丁骨稱做 Porterhouse ,若切片靠近頭部,其菲力部分會越來越小,甚至剩薄薄一片,組成大多為紐約客,這就是典型的T-bone。

*後腰脊肉/臀肉牛排/沙朗牛排(英文:Sirloin steak):

為牛隻後腰脊柱兩側的後腰脊肉,肉質嫩度適中丶油花較少但分佈均勻,牛肉風味佳,此部位靠近腿部之運動肌肉,所以略有嚼勁。此分切部位之上後腰脊肉(Topsirloin)的肉質最好,可切出特上等臀肉牛排。此部位牛肉在臺灣牛排館或餐廳較少見到,部分是以小牛沙朗形式提供,一般較常以整塊臀肉燒烤後再切片的方式在飯店自助餐看到。沙朗(Sirloin)在美國是指後腰脊肉,而在臺灣”沙朗”一詞通常是指”肋眼牛排”(Ribeye steak),下次吃牛排不看一下菜單的英文是寫Sirloin還是Ribeye喔!

屬於是牛的肩膀和脖子部分的肉,是牛隻運動量較大的部位所以肉質較硬,也含有較多的筋,通常價格比較便宜,較常被用來烘烤或做絞肉。牛排的話則可 切出肩胛肋眼牛排,但由於肉質比較硬通常需要加工處理才會比較軟,少數的例外是平鐵牛排(Flat Iron Steak或Top Blade Steak),這是從牛肩部位切出來的牛排,去除中間粗筋後其肉質柔嫩,屬於價格親民CP值高的牛排,又稱板腱或上肩胛平板肌。

那一般我們常見到的平價牛排呢?一般採用牛臀肉或牛大腿肉,脂肪含量少,口感較澀。但大家或許會覺得奇怪,那些牛排吃起來也都很軟啊,其實是經過加工處理的牛肉。

【以上來自愛料理】


我的第三個夢叫哆啦A夢


您好,牛排取自牛的哪個部分有時也決定了牛排的叫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也給各位提供了大概幾分熟更美味的建議。

  1. 肋眼牛排。

此部分為靠近肋排部中間,主要為排骨肉。

這部位的特點以嚼勁的特點為突出,肉質細膩,肉汁鮮美,所以建議不要太熟,八分熟以下較好


2. 菲力牛排

此部分為牛腰內肉,一頭牛的肉僅能切出幾磅的菲力,是牛最為珍貴的肉,所以建議五分熟以下較好。

3. 西冷牛排

此部分為牛腰脊柱兩側的肉,肉質和嚼勁適中,較有嚼勁,建議七分熟左右。


4. T骨牛排

此部分主要是牛的上腰部,主要有脊肉和脊骨等構成,一邊十分有嚼勁,一部分十分鮮嫩,所以根據各位喜好選擇熟度,五到八成熟皆可。

5. 牛小排

此部分主要是牛的胸腔兩側包括肋骨部分。帶骨帶筋,建議全熟。


冬眠計劃


特級:裡脊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一)

牛腩肉,肉質稍韌,但肉味濃,宜加咖喱烹調;

牛頸肉,肉紋較嫩,可制餡或煨湯;

牛胸肉,面紋多,肉質厚嫩,適合做牛扒、烤牛肉或煎牛肉;

牛腳肉的脂肪和瘦肉相隔,適合蒸煮;

T骨扒的油麵紋特別多而嫩,可作牛排;

牛柳肉質嫩滑而脂肪含量低,是牛肉的最佳部分,可作牛扒;

牛腰肉肉質十分嫩,多用作燒牛肉;

尾龍扒脂肪含量低,肉質亦佳,可作牛扒,或煎或烤;

牛髀肉可作烤牛肉、煎肉

ZT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二)

牛肉的分塊用法各有不同,食用時還會更細分。

涮肥牛多用S外脊、F外脊、眼肉、A上腦、A腹肉和腹肉肥牛等。

韓式燒烤店的牛肉多為S外脊、A外脊、A眼肉、米龍和帶骨腹肉等。

大多數西餐廳的烤牛排則多用各種外脊。

“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

“眼肉”切片後呈現酷似眼睛的花紋,眼內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

“外脊”紅白分明,細嫩肌肉有明顯油邊。

這三種肥牛皆為上品,但口感因質地和蛋白質結構特性略有不同。腹肉則脂肪豐富,油香味濃。

ZT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三)

做餡用什麼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幹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清燉用什麼牛肉:

胸肉熟後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後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後肉質松嫩;腱子肉現色,熟後鮮嫩鬆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於燉、煮、扒、燜。

炒菜用什麼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裡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小壩vlog


你好,我是吃點什麼,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問題“牛排是用牛那個部分肉做的,怎麼做好吃”我的回答如下:

1.菲力牛排,採用的是牛裡脊上最嫩的肉。一般煎至5成熟至7成熟比較適合國人的口味!

2.西冷牛排,用的是牛外脊,因為外脊帶一層筋膜!可以增加嚼勁!比較時候年輕人吃,煎的時候不易過老,煎至7成熟就好了!

3.T骨牛排,選用的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骨牛排比較時候做全熟。

4.肉眼牛排,選用的是牛脊骨旁邊的量多的肉!一般3成熟比較合適,有的人也比較喜歡5成熟!

如果是個人吃牛排,我個人建議去超市買一塊煎煎吃就好了!裡面醬料都很全,味道也不錯!

如果想要大批量的醃製牛排,裡面有很多細活,也需要很多調味料才能讓其好吃!如果想要學習牛排醃製,可以關注我,私信我告訴你!我就不在這裡說了,一句話兩句話也說不清楚!

比較純國外的做法,不太適合我們!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大家覺得呢?純西餐適不適合我們國家呢?







吃點什麼


你好,我是小饞貓咪咪。

牛排是用牛的哪部分肉做的呢?其實大致分的話,有以下幾種:

菲力牛排(嫩牛柳,牛裡脊)

肉眼牛排(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有)

西冷牛排,沙朗牛排(牛外脊)

T骨牛排(牛背上的脊骨肉)

給大家分享黑椒牛排的做法

用料

牛排、鹽、黑胡椒粉、油、黃油、紅酒。

1.超市裡買好牛排,推薦眼肉,肥一點的好吃。

2.拿刀背把牛肉斷筋,敲薄了容易熟。

3.牛排上灑鹽、黑胡椒粉、抹上油,醃製一小時或以上。(為了節省這部分時間,也可以買現成醃好的)

4.平底鍋裡抹黃油,將牛排放入鍋中小火煎,2、3分鐘左右,一面煎完換一面。依據個人喜好把控熟度,注意火候,別弄煎黑了。

5.關火,趁著鍋裡的餘溫加最後的調料:一小勺紅酒。

6.靜置5分鐘享用。








小饞貓咪咪


牛排,或稱牛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牛排用的肉在牛身上各部位都有,不同部位牛肉最大區別口感。在牛排烹製遵守基本法的條件下,牛排口感參考

擴展資料:

一、【肋眼牛排】:此部位取自牛隻肋脊部接近背脊之肌肉,肉質嫩度僅次於菲力,大理石紋的油花多且散佈均勻,肋眼牛排一般中心會有一塊顯著的油脂,建議燒烤到5—— 7 分熟,把油脂燒透,散發出牛油香味來吃是最好的,肉質新鮮具有嚼勁,喜歡吃牛肉力行推薦

二、【老饕牛排/上蓋肉牛排】:老饕牛排為順著肋眼牛肉之筋膜所切下的上蓋肉,為肋眼牛排的精華部位,數量稀疏,其大理石油脂斑紋散佈均勻,主張熟度5——7分熟。

三、【菲力牛排】:菲力牛排是取自牛隻腰內肉部位,每頭上千磅的牛隻能切出幾磅的菲力,是牛肉最嫩的部位,一般也是最貴重的牛排。這個部位的運動量很少,所以肉質如奶油般的細嫩且油脂含量極低,是能夠高雅來品味的牛排。菲力牛排主張吃3分熟

四、【牛小排】:取自牛隻的前胸肋骨部位,能夠帶骨或去骨的方法,此部位的肉質健壯且油筋及油脂甚多,合適以燒烤的方法來照料,燒烤過程中油汁會跟著高溫溢出,牛肉風味絕佳,主張食用熟度7分——全熟。在燒烤至全熟的狀態下,牛肉收縮會與肋骨部位天然別離,此時最能表現出牛小排焦脆的筋肉跟嚼勁。

食用指南:

宜食人群

適宜於生長髮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痠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忌食人群

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溼疹、痘痧、瘙癢者慎用。

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萌壞傢伙


牛排在有些人的眼裡只要是大塊牛肉煎烤的都算牛排,至於哪個部位並不是很重要,也並不很瞭解,下面我來談談我對牛排的理解。

一.飼養

牛從小牛肚到長大到屠宰有幾個過程,通常下牛犢都是喂草料飼養去,到屠宰前180天加入穀物(玉米等糧食)飼養,只要是為了提高牛肉的脂肪含量,還有就是吃草的牛肉通常酸度比較高,穀物餵養減少酸度調高牛肉的嫩度。但是有個問題,牛是食草動物,它們的胃不適合吃糧食,所以在用穀物餵養時段對養牛場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牛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飼料利用率低等問題,所以一般養牛犢和育肥是兩家公司。

二.牛的品種

牛的品種非常關鍵,國產水牛肉相對品質就比較低,口感沒有黃牛肉好,香味差點意思,這就是品種帶來的區別。現在過年都有雜交牛種,提高出肉率的同時也帶來肉質的上升。另外就是一些特別好的品種,比如日本和牛,它們經過長時間的培育達到了頂級水平,出來的牛肉脂肪分不均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雪花牛排,肉質肥嫩,口感極佳,這種品種在很多國家都有養殖,比如日本,澳大利亞,中國等,在澳洲這一品種還分等級,從M1-M9級別越高品質越好,價格相當昂貴。

三.部位

牛身上能真正叫做牛排的部位也就幾個,以一頭牛一頓計算,這幾個部位總共產出也就50公斤左右,換算下來不過5%佔比,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1.肋眼Ribeye,它的特點是脂肪含量高,油脂豐富,香度高,口感比較嫩,易切割,品質個人認為最高。

2.牛柳Tenderloin,這是腰部的兩條肌肉,運動量相對較少,脂肪含量低,口感最嫩,但香度略低,易切割,沒有筋。

3.西冷Sirloin,這一部位品質較前兩個品種略低一點,脂肪很高但不均勻,有些筋,不易切割,口感有嚼勁,香味也還不錯。

4.T骨Tbone,這是脊髓兩側的肌肉,豬大排就是指這一部位,脂肪含量較少,外觀相對震撼一點,其它並無太多優勢。

其它還有一些名稱不一一列舉,主要還是這些部位的不同切割。

最後講講牛排的後期處理

一般牛排分割之後都要做排酸處理,排酸也分溼試熟成和乾式熟成兩種,就是將牛排放在密封的保鮮袋裡以零度左右的溫度保存一段時間,使牛肉達到一定的熟成,溼試熟成相對比較簡單,乾式熟成非常複雜,效果也相當明顯,口感無與倫比,無數美食家無不稱讚,牛排中的極品。








品味東西


牛排其實種類有很多。下面來說說我們最常見的四種牛排。

第一種:Fillet 菲力牛排。這相信大家對它很熟悉了。它是牛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由於它的肉質本來就很嫩,所以在烹飪的時候只要煎到三成或者五成熟就可以了咯!想要吃熟一點的可以煎到七成熟!另外菲力牛排還適合做成鐵板燒,味道也是相當的好。

第二種:Sirlion 西冷牛排。這個大家肯定也不陌生。他是牛外脊上的肉。含有一些脂肪,肉的邊緣有一圈白色的肉筋。這種肉的肉質很有嚼勁,適合牙口好的年輕人。吃的時候要連筋帶肉一起切著吃。烹飪的時候也不要煎的過於熟了。

第三種:Rib-eye 肉眼牛排。由於它瘦肉和肥肉兼有。並且含有一定的肥膘,所以在烹飪的過程中會散發出陣陣撲鼻的肉香氣,讓人垂涎欲滴,所以受到眾多人士的喜愛。煎烤時建議三分熟就可以了。

第四種:T-Bone 這種牛排的牛骨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骨兩邊的肉一邊多一邊少。量多的一邊是肉眼肉,量少的一邊是菲力肉。這種牛排在美式的餐館裡最為常見。

最後,煎制牛排的熟度也有一個辨識度。

3分熟:牛排表面滲著暗紅色的血水。

5分熟:牛排表面滲著淡紅色的血水。

7分熟:牛排表面滲著粉紅色的血水

10分熟:牛排表面滲著透明色的汁水。

在享受牛排的同時,最好再配上一杯葡萄酒那就再完美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