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G20如何拿出5万亿美元应对疫情冲击?

本文大概2500字,读完共需

3分钟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30日FT中文网。

在新冠疫情全球爆发肆虐的紧急关头,3月26日,首次以应对疫情对经济金融冲击为主题,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特别峰会史无前例地以电话会议的形式举办并达成重要共识。峰会声明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以作为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和担保计划的一部分,抵消大流行病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的影响,G20财长央行行长定期协调并制定出《G20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行动计划》。

截至目前全球近200个国家累计确诊66万新冠病例,其中美国最为严重,确诊病例突破了12万,占全球总量的接近20%。受此次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受到抑制,美国等经济体将进入衰退。

G20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超过55%,贸易占75%,GDP占86%。作为世界经济的主力,G20受疫情影响也首当其冲,美股大跌、油价暴跌、黄金等避险产品上涨,美债收益率下降,呈现金融危机迹象。美欧为首,全球股市连续下挫一个月,欧洲跌幅超过了40%,甚至创一天美股等12国股市熔断的历史记录。美联储使出浑身解数,又是降息至零利率,又是无限量量化宽松,与各国加强无限量美元互换,保持美元流动性。但股市仍然下跌,财政部倾其所有拿出2万亿美元救市计划,美股反弹后还震荡走低。欧洲央行放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尽管有的国家已经达到债务极限,但欧洲各国还是推出数千亿欧元的财政救市举措。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金融市场期待稳定,G20领导人特别峰会正是在此背景下举办,提出5万亿美元救市计划,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共同抵御疫情及其对经济和金融冲击。

刘英:G20如何拿出5万亿美元应对疫情冲击?

我们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历史会踏着同样的韵脚。2008年G20领导人峰会成立就是为了应对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而始于1999年的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会议也是为防止再出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而正是在2009年伦敦G20领导人峰会上,G20提出了拿出5万亿美元来救市,及时挽救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迅速反弹,避免了大萧条出现。中国4万亿正是在这个救市背景下提出来实施的。当时中国还是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体,为救市出手快、出拳重,及时扼住了经济下滑的空前压力,但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也留下了执行过程中的后遗症。此次无论推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要做好规划,科学统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精准施策,提高有效需求,稳住经济增长巨轮。不是刻意追求经济增长保6%,而要做好兜底,一起走向小康,保民生保健康,确保减贫任务完成,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G20领导人峰会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金融造成的冲击,提出5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那这5万亿美元怎么出?实际上G20各国截止目前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已经有5万亿美元。疫情发生后G20各成员国纷纷打出组合拳救市。美联储连续两次紧急降息150个基点至零利率,并重启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QE),与多国开启美元无限制互换,仍无法止住股市大跌后又开启了QE。财政部赶紧开足马力推出2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其中直接给居民发2500亿美元现金,给小企业贷款3500万美元,为因疫情失业民众提供2500亿美元,给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提供5000亿美元,给医院提供1300亿美元,其余给各州政府分配。

刘英:G20如何拿出5万亿美元应对疫情冲击?

多国跟进美联储紧急降息,纷纷出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救市计划。实行负利率的欧洲央行开启了7500亿欧元QE,欧洲多国开启了1.5万亿美元财政救市举措,其中德国三次出台上万亿美元救市计划,3月13日德国为财政松绑5500亿欧元,3月18日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高达5000亿欧元贷款,3月23日预算允许新发行约1560亿欧元债券。法国累计出台3450亿欧元,西班牙拿出其GDP的20%合2000亿欧元,英国拿出300亿英镑,意大利出台250亿欧元等。

亚太方面,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和澳大利亚现已出台刺激计划75000亿美元,其中日本6000多亿美元,澳大利亚600亿美元,俄罗斯近400亿美元,印度226亿美元,土耳其154亿美元,沙特133亿美元等。由此不完全统计,不包括中国,欧美亚太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有4万多亿美元。加上中国今年落实的新基建投资,G20就超过了5万亿美元。

中国各地的新基建落在今年将超过7万亿元(1万亿美元)。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无论全面减贫的完成,还是新土地法的实施、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等都会带来大量投资,1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恐怕打不住。再考虑到现在中国GDP的总盘子已达100万亿元,2008年只有26万亿元,为现在的约1/4。考虑到今年减贫任务、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及外需减弱刺激内需等需要,中国今年拿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应属合理的推断。

加强G20成员国国内与国际的宏观政策协调力度。各国救人应先救己,绝不能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在全球救市行动中,各国联防联控才能打赢这场全球疫情阻击战。因此G20各成员首先必须集中精力控制好本国疫情,这是当下关键。控制好疫情的同时再发展好本国经济,稳住金融市场,然后才能有力量参与到全球救市中。防疫经济两手抓的中国智慧。先全力战疫再复工复产,先救命再救市。中国首先要做好防疫,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然后凝心聚力复工复产复业,抓好经济建设,全力以赴完成全面减贫的艰巨任务。在一些国家面临蝗灾威胁,有些国家开始禁止粮食出口之际,中国也要确保粮食稳产无人挨饿。同时,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拉动新老基建等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不能为参与全球救市,而匆忙大规模上马新老基建,需要统筹规划科学调研,按部就班精准施策,不能留下匆忙上马的后遗症。加力施策提振经济。为减少外需疲弱和疫情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要放大招刺激消费,释放消费这辆马车的主力,放松限购限贷,通过全面发放消费券作为杠杆来拉动和刺激消费,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要注重在刺激经济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产制造,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补短板、稳结构、惠民生、稳就业、稳外贸、稳增长,发展好国内经济后,才有更大力量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有力防控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治理平台,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国拿出5万亿美元刺激经济本身就不易,更需要精准施策,把钱用在刀刃上,财政资金更要起到杠杆作用,拉动民间投资,激发经济活力。面对新冠疫情及其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的冲击,G20要提振士气、齐心协力、坚定信心、联防联控、共同打赢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共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稳住金融市场,确保世界经济实现经济稳健、强劲增长。

刘英:G20如何拿出5万亿美元应对疫情冲击?

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部首批PPP专家,多次参加部委和地方政府专家咨询会。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证券日报》《中国金融》《理论学刊》《国际经济合作》等知名报刊发表文章三百篇。出版《金砖国家:新全球化的发动机》(中英俄葡文版)《“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等书,参与撰写《亚投行》《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改革大趋势》(2018好书)《大金融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等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人大重阳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刘英:G20如何拿出5万亿美元应对疫情冲击?

“在看”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