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刘英:齐心协力防疫情,多措并举稳外贸

本文大概2600字,读完共需

3分钟

「观点」刘英:齐心协力防疫情,多措并举稳外贸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11日《中国贸易报》。

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同时强调不应限制中国的贸易和人员。但受各国防控疫情影响,中国已经暂停了一万多架次国际航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货物贸易大国、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达25%,十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限制同中国的贸易或人员交往,短期将抑制中国出口,影响跨境投资和贸易,同时也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抑制世界经济增长。

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国已经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和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各地方和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出口和进口支持,促进服务贸易,防控风险,稳定外贸。从中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本身具有韧性,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中间环节和关键环节,随着疫情的好转,全球供应链将会迅速修复。

「观点」刘英:齐心协力防疫情,多措并举稳外贸

最漫长的春节假期,不仅限制了餐饮旅游,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国际贸易,既影响货物贸易也影响服务贸易,对出口的影响大于进口。但从国际和历史经验看,疫情的及时遏制将不会导致经济停摆、外贸瘫痪,疫情一旦好转,被抑制的消费将报复性释放,进出口也将填补缺口并爆发式增长。

同时,虽然服务贸易中的旅游和交通受到抑制,但跨境支付、软件服务等并不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有所增长。而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和关键环节,中国制造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中国出口进行限制会损伤全球供应链。

疫情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短期都有冲击和影响,但是伴随疫情缓解,外贸中长期恢复增长,总体上对出口的影响超过进口。

疫情拖累一季度出口。从国际经验看,十年来因甲流、埃博拉等被列为PHEIC的五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都是短期的。从历史经验看,2003年的非典,广东和北京等十省市发生重大疫情,尽管有不少国家限制中国出口和人员,但是全年中国的进出口仍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中国经济也保持了10%的增速。此次疫情重灾区是湖北,尽管位居九省通衢,但湖北并非出口大省,从2019年的全国出口看,湖北占比不到1.5%,而广东则超过25%。加上2019年受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外贸增速基数不高,尽管疫情对一季度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但对全年出口的影响将呈收敛状态。

全年进口将会转正。2019年外贸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外需疲弱影响增长放缓,疫情抑制出口会加大一季度进出口的波动。但与此同时,受综合因素影响,全年反而会拉动进口正增长。一是中美刚刚签署贸易协定,今明两年中国将从美国增加进口1000亿美元的农产品、食品等。二是由于疫情影响需要大量进口药品等医疗用品。三是今年下半年将照常举办进博会,这也会增加进口产品数量。四是跨境贸易将增加进口货物的数量,预计全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将突破10万亿元。

疫情对服务贸易造成影响。疫情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分两部分,涉及人的服务贸易如旅游和交通会大幅走低,一是劳务输出受限,劳务输出一季度将大幅收窄。二是对于2019年我国高达3亿人次的出入境旅游,由于一些国家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对中国入境游客采取加强监测、暂停免签甚至禁止入境等措施,一季度出入境游会骤降。三是国际航运下滑,国内航空公司国际航班面临暂时关闭的挑战。其他部分服务贸易如跨境支付、软件服务反而会因此出现增长。综合分析疫情对服务贸易影响总体仍可控。

为应对疫情影响,在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在拉动消费和投资的同时,推进出口和促进进口,特别是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稳固全球供应链。具体而言,要加大减税降费、出口退税等财政支持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出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专项支持;特别要加大对贸易促进和支持力度,加快组织和促进相关产品的进口,稳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当中的地位。同时还要防控进出口企业的履约风险、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一是财政上减税降费支持进出口和外贸企业。首先是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其次是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最后是加大对出口大省的支持力度。为支持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需要财政发挥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支持出口企业,特别是对出口重点产业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金融上支持出口企业,满足企业的进出口信贷需求。货币政策要适当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不断改革LPR的基础上,切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要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落实数字普惠金融。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融资安排与支持。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进出口支持力度,为紧要产品进口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资金支持。一行两会应进一步出台政策,加强对受疫情影响地区、产业和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是产业政策上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强智能制造发展,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加强对5G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切实的支撑,推动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贸易的发展,支持企业抓住数字机遇加快发展,同时支持数字金融发展,推进数字货币研发。高质量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天基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打造数字中国。

四是多措并举推动出口,同时设置绿色通道促进产品进口。一是分类施策,防控疫情对出口的全面抑制,鼓励和确保机电和纺织等大额产品的出口,自动减少食品玩具出口。二是加快和组织进口。不仅要加快医药等相关产品进口,而且要推动对美国以进口带动出口。提前筹划进博会,适当延迟广交会。三是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出境游受到抑制的同时,加快软件服务、跨境支付等发展。四是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双多边FTA建设,推动RCEP15国的签字落实,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欧盟、东盟、非盟等贸易与投资。

五是防控疫情带来的对外贸易风险。外贸企业需要防控三种主要风险,首先,防控信用风险和履约风险。外贸企业要及时与国外买方或卖方沟通,如需解除合同或延期外贸合同的履行,要及时通知交易对手不可抗力事项,防控发生违约风险。其次,防控市场风险和汇兑损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会影响到汇率走势,为应对疫情,中国及相关国家都有可能降息降准,利率、汇率波动变化可能增加市场风险,外贸企业要跟进使用对冲工具,通过外汇和相关商品的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防控进出口贸易的市场风险,锁定收益。最后,防控物流风险和供应链的风险。要防止疫情对国内外相关产业上中下游企业的潜在影响,要注意防控供应链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