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降压药物的禁忌证(一)


常见降压药物的禁忌证(一)


一号人物:ACEI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代表: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苯那普利、赖诺普利等


ACEI是通过竞争性抑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发挥降压作用的一类药物。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该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ACEI以其显著的降压作用及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之一。


虽然ACEI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仍可能出现罕见且危险的不良反应,其禁忌证如下:


▎绝对禁忌证:


妊娠:ACEI可影响胚胎发育,育龄女性使用ACEI时应采取避孕措施;计划妊娠的女性应避免使用ACEI;

血管神经性水肿:可引起喉头水肿,呼吸骤停等严重不良反应,危险性大;临床一旦怀疑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应终身避免使用ACEI;

双侧肾动脉狭窄:可因急性肾缺血肾小球灌注压不足引起急性肾损伤;

高钾血症(>6.0 mmol/L):ACEI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导致血钾浓度的升高,较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以及补充钾盐或联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


▎相对禁忌证:


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265 μmol/L);

高钾血症(>5.5 mmol/L);

有症状的低血压(<90 mmHg),多见于心衰,血容量不足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的患者;

有妊娠可能的女性;

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尽量选择长效制剂以平稳降压,同时避免使用影响降压效果的药物,如大部分非甾体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剂量≥300 mg时)、激素等;

应用ACEI治疗前应检测血钾、血肌酐以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给药由小剂量开始,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逐渐上调至标准剂量;治疗2~4周后应评价疗效并复查血钾、血肌酐与eGFR,若发现血钾升高(>5.5 mmol/L)、eGFR降低> 30% 或血肌酐增高> 30% 以上,应减小药物剂量并继续监测,必要时停药;

出现干咳、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时应积极处理,避免引起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下降;

若单药治疗血压控制不佳时,则应考虑加量或采用联合治疗方案,禁止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联合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