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鸡肠毒综合征,也叫鸡肠毒、烂肠病、肠毒血病等。这种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鸡肠道出现问题,失去应有功能,如果治疗不及时,病鸡肠道相关组织,就会出现病变坏死,导致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小损失。这种疾病在肉鸡和蛋鸡养殖业发达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以病鸡腹泻西红柿或胡萝卜颜色的粪便、且里面含有未消化吸收完的饲料、采食量显著下降、生长发育不良、脱水和饲料利用率低下为主要特征。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虽然鸡群发生这种疾病的致死率不高,但是,直接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率,减少了养殖效益,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养殖“灾难”。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往往与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管理好和治疗好的鸡群,死亡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反之,鸡群死亡率可高达20%。特别是新手养殖户,不要看到鸡腹泻西红柿粪便,或者粪便中含有未消化完的饲料,以为只是消化不良、小肠球虫感染、细菌性肠炎等简单的疾病。其实,此病属于综合性疾病,一旦鸡群感染此病,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把损失降至最低。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此病的病原主要有:魏氏梭菌、厌氧菌、艾美尔球虫的一种,或者由多种病原菌共同作用下所致。鸡场的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水平不同,是引起球虫感染的原发性因素,特别是鸡群被小肠球虫感染以后,小肠球虫在感染鸡肠黏膜上大量繁殖滋生,导致其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以及出血等病变问题,使得病鸡的肠系统失去应有的功能,对饲料不能有效的完全消化吸收和利用;且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下降,虽然病鸡大量饮水,不能阻止其出现脱水现象。这就是鸡肠毒综合征,引起病鸡腹泻西红柿、或胡萝卜颜色的粪便,且粪便中含有没有消化吸收的饲料。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当病鸡肠道发生病变以后,病鸡肠道内环境发生了变化,相关组织失去正常功能、坏死等问题。那么,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粪便会出现不正常黄西红柿的颜色;病鸡中后期,其肠道病变相关组织出现坏死,电解质大量丢失,会造成病鸡猝死;在病鸡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自体中毒现象,造成病鸡相关器官衰竭而亡。

二、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诱因:

此病多发于肠道系统功能比较弱的雏鸡,20~40日龄鸡为高发期,最早可在10日龄左右发病,发病鸡群通常集中在30日龄左右。因为,此时的雏鸡,正在生长发育旺期,采食量增加,但是肠道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还比较弱,抗逆性比较差,一旦被病原体感染,鸡群就容易发生肠毒综合征。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此病的发生和鸡群养殖密度大,生长环境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不良的养殖环境下,鸡群容易发生,症状也比较严重,治疗效果也不好,往往造成养殖户较大的损失。

再者,鸡群喂养的饲料,优质蛋白和能量饲料比例过大、维生素等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过于充足,鸡群发生此病的概率就比较大,症状也比较严重。因为在养殖过程发现,给食鸡的饲料营养越丰富,鸡群发病率越高,症状也更严重;而给食鸡群品质较低的饲料,鸡群发病率相对比较轻。这是由于在球虫和细菌的混合感染下,过量的能量和蛋白质、以及部分维生素,会促进病原的大量繁殖滋生,加重鸡群的病症。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从这里可以看出,饲养管理不当和养殖环境不良,是诱发鸡群发生肠毒综合征的主要诱因。这几个方面需要养殖户认真对待。

三、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症状:

鸡群在发病初期,通常没有特别症状。鸡群精神正常、活动正常、采食量也比较正常,损失率也在正常的范围。通常早上起来的时候,鸡群会有个别鸡粪便比较稀,不成型,且有黄西红柿的颜色,或者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下午随着鸡群的活动量增加,排便又恢复正常。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整个鸡群开始大范围腹泻,且开始一整天这个样子。有些鸡会有水泻,不成型一大滩,粪便颜色略成黄色或者黄绿色,里面通常有比较多没有消化的饲料。

当鸡群中出现大规模这种粪便2天以后,鸡群的采食量就会出现显著下降,通常下降10%~20%,有些病症严重的鸡群,采食量下降30%以上。在鸡群发病的中和后期,鸡群中的个别鸡会出现神经兴奋、疯跑,然后瘫软死亡。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四、鸡肠毒综合征剖检症状:

通过对病鸡群的剖检观察,病鸡肠道的主要病理变化在发病早期。病鸡的十二指肠段,空肠的卵黄蒂之前的部分黏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灰白色,像一层厚厚的麦麸,非常容易剥离;通常是肠粘膜温厚,肠壁也增厚。肠腔道空虚,内容物比较少,或者内容物全无,或者内容物为没有消化掉的饲料。

病鸡中后期,肠壁就会变薄,肠粘膜会脱落,肠腔内容物呈蛋清样、黏脓样,个别特别严重的鸡,肠粘膜几乎完全脱落溃烂,肠壁更薄,肠腔内容物呈血蛋清样或者黏脓样、烂柿子样。

病鸡其他脏器并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或者初期病鸡肠腔内没有内容物,或者稀薄,呈白浆糊或者胡萝卜样,如果病鸡与小肠球虫混合感染时,肠内容物呈西红柿样或者棕黑色,肠黏膜上有小黄米粒大小或者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肠道内有少量未消化吸收掉的饲料,个别病鸡仅仅心冠脂肪上有点状出血。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五、综合预防措施:

新鸡舍也可以每立方米用甲醛42ml,旧鸡舍每立方米用量56ml,利用化学反应,即用甲醛量1/2的高锰酸钾与甲醛反应进行熏蒸消毒。也可以采用自然挥发法,用甲醛量1.5倍的水与甲醛混合,对鸡舍垫料喷洒,让其自然挥发起到消毒作用等等消毒处理。

每次接鸡前,都要以鸡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鸡场育雏期的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必须严格对待育雏期的消毒工作,因为雏鸡本身免疫力比较弱,没有达到抗疫病定的要求,所以只有通过严格消毒,才能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同时,其育雏储备用品也要消毒处理,经过化验检测要达到相关标准,才能避免鸡群出现疾病安全隐患。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预防本病在鸡群中发生,要根据鸡群发病诱因入手。鸡群饲养密度要适中,注意养殖环境的湿度,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设定鸡群一个鸡群所需最低温度值,当鸡舍温度低于临界值,停止通风,反之,鸡舍就要勤于通风换气,保证其环境空气质量;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保洁和消毒工作,给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鸡群就不易感染鸡肠毒综合征。

同时,养殖户应根据鸡群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采用合理化的饲料养殖,不能一味的给予鸡群太过充足的优质饲料,浪费饲料不说,还会引起鸡群发生肠道系统的疾病。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供给鸡群饲料跟得上鸡群的营养需求即可。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病鸡的病理变化:鸡肠毒综合征,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但是在临床上,鸡群发生球虫病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此病通常较少会单独发生,大多数是和球虫病并发,或者由球虫病引发。当小肠球虫感染鸡群以后,破坏了鸡肠黏膜以及黏膜、淋巴滤泡正常的生理结构,改变了鸡肠道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肠道病毒、病菌的繁殖和侵害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小肠球虫在鸡的肠粘膜上大量滋生,导致其肠粘膜增厚以及出血病变,失去了应有的对饲料消化吸收功能。这是引起鸡粪便稀、有西红柿颜色,以及粪便中含有未消化饲料的主要原因。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球虫、抗菌、调节鸡肠道内的环境、补充部分电解质和部分维生素等综合性治疗办法。治疗时可采用磺胺氯吡嗪钠加强力维他饮水,黏杆菌素拌料,连续用药4天左右;或者用抗球虫药剂拌料也可,用复方青霉素钠加氨基维他饮水,连续用药4天左右。症状严重的鸡群,需要加葡萄糖和维生素C排毒解毒,使用微生态制剂缓解和优化病鸡肠道的菌群,促进恢复常态能力。

对尚未发病的鸡群用磺胺喹恶啉钠可溶性粉混饮,100克兑水150千克,全天量一次集中饮用,连用3天。同时在饲料中加入球清混饲,每100克拌料100千克,混匀全天投饲,连用3天。

症状轻微者用硫酸粘杆菌素可溶性粉,100克兑水400千克,分上、下午集中饮用,连用4天。

对症状较重者用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0克兑水150千克,进行灌服,连用5天,同时用白头翁散拌料,500克拌料300千克,混匀全天投饲,连用5天。自体中毒严重的鸡群另加葡萄糖、维生素C进行排毒、解毒。


鸡肠毒综合征让人头疼,了解其发病规律,做好预防,降低养殖风险

在此基础上,使用特有黏膜修复因子的药物,能够有效修复因病菌感染引起的黏膜损伤,修复病鸡肠道的正常功能,抑制住肠道痉挛,可以使得病理神经症状加速消失。相关研究发现,低血糖也是造成鸡群发生肠毒综合征的诱因之一,所以在治疗的基础上,如果拌料里面加入1%~2%的葡萄糖,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良好效果。养殖户应注意:鸡群患染此病以后,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在鸡群康复以后,要加强饲养管理,以及饲料质量配比的把控,同时要给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减少、杜绝鸡群再次发病的可能。做到安心养殖,养殖出一个健康的鸡群,不想赚钱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