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說孩子越叛逆,親子溝通遵從這6個原則,你用過嗎?

在很久之前曾經看到過一個這樣的尋人啟事,一個七歲的男孩離家出走,父母焦急的尋找。而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竟然是孩子寫作業慢被父母罵了一頓。

有很多人評論說,現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被父母批評了兩句就要離家出走,這麼低的心理素質以後到社會上該怎麼辦?

其實這個觀點我是非常不認同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他們心理發展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應先個,因為父母的說教孩子越來越脆弱,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要好好反思!


越說孩子越叛逆,親子溝通遵從這6個原則,你用過嗎?


傷害孩子最“狠”的4種父母

心理學家一直強調語言的溝通是親子之間最重要的交流途徑,讓孩子能夠聽的進去父母的話。並不是父母用強硬的態度來和孩子說話,父母應該找到正確的適合的溝通方式。會讓孩子溝通不能全靠吼,溝通也是一門藝術。

唐僧型:有很多的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耳邊重複嘮叨個沒完沒了,越是這樣的嘮叨,孩子越會產生抵抗的心理,充分的刺激,對於大腦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毒舌型: 這種父母總喜歡說孩子的短處,很多父母揪著孩子的某一個痛點侮辱孩子,這樣長時間下來,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變的自卑,沒有信心。


越說孩子越叛逆,親子溝通遵從這6個原則,你用過嗎?


譏諷型:這樣的父母最喜歡的說反話,有時候會用一些諷刺的話語傷害孩子的內心,對孩子和父母的溝通產生極大的牴觸心理。

這樣的父母最擅長說反話,總是用一些譏諷的話語去傷害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對和父母溝通這件事產生極大的牴觸心理。

審判官型:很多父母喜歡用成人的思維去 考慮孩子的行為,直接給孩子判了死刑,這種做法太過草率,讓孩子覺得很不受尊重。

6大溝通原則,你做到了多少?

1、教育時間不要太長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教育孩子的時間不能太長,用最簡單的話去說明問題,越是給孩子講複雜的道理,他越不會聽父母嘮叨。


越說孩子越叛逆,親子溝通遵從這6個原則,你用過嗎?


2、不要諷刺孩子

孩子還小,他的思考能力都是有限的, 不能意會到父母究竟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應該避免使用一些正反話的方式諷刺孩子。

3、不要帶著不好的情緒和孩子交流

有很多的父母都喜歡在生悶氣的時候和孩子溝通,這樣會不自覺的父母把不好的情緒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的情緒也變得消極,在這樣低沉的環境下,不僅改變不了孩子,也會讓孩子心理壓力更大。

4、不要抓住一件事情不放

孩子與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件事情不要重複的訴說,也不要總提起孩子之前犯過得某個錯誤來不斷的說教孩子,會讓孩子的思維產生一個混亂。


越說孩子越叛逆,親子溝通遵從這6個原則,你用過嗎?


5、用大白話給孩子講道理

在給孩子後溝通發熱時候,不要用書面化的形式教育孩子,要用最樸實的話,告訴孩子是哪裡做的不對,避免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6、不要恐嚇孩子

當父母發現給你好好說話不聽的的時候,他都會忍不住使用終極招數來恐嚇孩子,對孩子說 :我不要你了等等這一類的話語。這樣的話雖然能讓孩子在短時間內乖乖聽話,但是不能有效的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反而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


越說孩子越叛逆,親子溝通遵從這6個原則,你用過嗎?


溝通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藝術,遵循這6大原則,讓孩子能夠聽進去,同時讓我們說的話也不會傷害到孩子,否則用強勢的態度逼迫孩子聽話這樣的教育只能有一時的效果。當孩子長大之後,這樣的方式也就會失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