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7号 !然而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在假学习!

高考增加一个月,意味着倒计时又回到了98天,许多同学松了口气,想要放松一下,然而,同学们扪心自问一下,在疫情这段时间里,你是真努力,还是假学习?

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

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教 育 部

2020年3月31日


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7号 !然而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在假学习!

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7号 !然而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在假学习!


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觉得自己

学习效率比较低。自觉比正常上课还忙——5点起床,6点视频早读,7点半上课,十几节网课后还有晚上的考试。第二天还有不停地讲评试卷、网课.......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在“假学习”!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努力?


老师常说,高考,就是一场耐力跑,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多努力成绩肯定比别人好,勤奋未必成功,但不勤奋就注定失败。


于是同学都受到了这些话的感染,一直都努力着,不敢有所懈怠。然而,自以为很努力,却在一次次考试失利后,备受打击!


有数据显示全国一本录取率不足20%。换句话说,每100个人里,只有不到20个人能上一本,同样是高中三年,有的人最后成了少数的20%,上了重本,读了985/211,而有的人,就要沦为分母和炮灰?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用可怜,一点也不值得同情,甚至一点也不用惊讶。因为所有结果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多数同学都在在“假学习”!


何为“假学习”?


“假学习”就是你表面很认真学习,可实际什么也学不进去,或者说你确实很认真努力的在学习可方法不对,导致收获的并不多,效率非常低。


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7号 !然而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在假学习!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人,觉得他们每一天很拼命,学习,上各种各样的课,除了每天不断的背书,还要一遍遍不停地刷题,似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放松时间。


同样的是一天24小时,一样的课表,都被早读上课晚自习和作业排得满满的,有时候还要挑灯夜战,做题到凌晨三点。


每天晚上在走廊或者被窝里挑灯夜读,好像12:00之前睡觉的孩子都不够努力。中午从来不午休,似乎那些天天回宿舍午休的孩子,都是虚度光阴。


在其他同学眼里,你今天又勤奋学习了很久,肯定又比我们厉害了,但是由于是在“假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平平无奇,好像自己很可怜,努力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怎么努力都没有进步。

“为什么我明明比他还要努力学习,却考不赢他?为什么他整天都在和同学玩,有时候还会进步?”

有这样疑惑的同学始终存在,比比皆是。


在此,我只想认真的告诉你,不要去猜测别人智商高,又或者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偷偷努力却没告诉你,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你中午不休息,内心像打了鸡血一样,下午昏昏欲睡,在老师精彩的讲课和睡觉的恍惚之间挣扎着度过了一个下午;或者安静的盯着黑板,但眼神已放空,晚上一个人默默学习,进而循环往复——别挣扎了,你就是一直都在“假!学!习!”

2020年高考延期至7月7号 !然而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在假学习!


一 假认真地问问题。


有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问老师问题,别的同学听老师简单讲几句就说:“哦,这样啊,好,我懂了。嗯。对!没错!是的!”


可根本就不懂老师到底讲了什么,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他们是真的那么厉害听懂了,还是假装听懂了,他们悄悄离开了,就剩下了,自己和老师两个人,开始方了,有点尴尬,于是就假装自己也懂了,拼命点头,但实际,还是没有学会!


勤问问题,是件好事,但是一定要厚着脸皮,让自己有所收获,一定要确保自己真的弄懂了,这才是“真”学习!


二 假认真地写作业。


总是这边学习一点,那边学习一点,到了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不知道自己进展到了什么状况,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


更可怕的是,连自己目前的状态,应该如何改变,都不知道!每天浑浑噩噩,被上课和作业追着赶着跑,结果一天下来,连自己学了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学会了什么了!


为了学习而学习,随着大部队往前走,没有任何规划,离开了老师的规划,自己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遇到难题总是习惯性的选择的跳过,只做自己会做的题来安慰自己,看起来也在学,实际上原地打转,没有一点长进。


一些一看都会的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一些不会的遇到很难的题,直接看答案,作业本上倒是没有空着的,写的满满的是很好看。


可是,那些看完答案觉得自己好像会做的题你并没有真的懂了!就是直接抄上去的,不看答案重做一遍,仍是无从下手。哪怕理解了答案,遇到稍微变通的题仍是做不出来!


刷题靠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只要刷题就应当全神贯注,让脑子活跃起来,多多思考,认认真真地去做。


遇到不会的题,思考过了,才允许自己看答案,看完答案了,一定要自己认真再做一遍!这样才算真正会了。


这样或许浪费时间,但是,要知道,认真花很多时间学会做一道题,总比随意做十道你还是不会做的题要好得多。


思考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思考的学习是重复的劳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考状元分享学习方法时,都会谈到要多思、勤思的原因。


三 假努力地挤时间学习。


郑州外国语中学的董远老师做班主任时,曾在班里60多个孩子中做过一个小调查,她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让孩子们在当天同样的作业量的情况下,记录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完成得快的孩子,仅用了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后,还看了一部英文电影。


而完成得慢的孩子,整整花了5个小时!


董远老师说,她观察发现,那些作业完成得快的孩子,往往质量还非常高,成绩也非常好,而那些作业完成得慢的孩子,也并没有想象中慢工出细活的效果。他们是典型的“假学习”。


从早上五点半起床,就埋头进入学习状态,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饭、午休、洗漱的时间,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了。


吃饭基本上是靠吞的,尝不出什么味道来。当然去食堂的路上也是一路小跑的,等饭的间隙中也是要拿出小本本记几个单词的。


下了晚自习,到寝室在昏暗的台灯下接着用功,一天不刷够一定量的题、看够一定量的书是不可能安心躺下来睡觉的。


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强撑;疲倦状态下听课,总有很多疑问,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着熬夜;如此循环往复,勤奋到人神共愤。


然而,考试成绩出来,依然不上不下,前进的脚步维艰,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汗水换不来成功,努力得不到回报。


很多同学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这就是典型的低品质学习者,我认为这样的孩子很可怜——别人在玩的时候,她在学习,但最后又没有理想的成绩作为回报。导致既没玩到,又没学好,这样的“勤奋”,是我们一定要避免的。


五 习惯于自欺欺人。


1.不懂装懂的这类学生是最可怜!老师讲课时,频频点头假装听的很懂,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


2.上课听不懂,下课也不会,但坚决不问老师和同学,自己闷着头苦学,拒绝学习交流,生怕别人知道自己不懂会很丢脸的样子。这或许是性格问题或者可怜的虚荣心作怪吧。


3.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看别人玩自己也玩;看别人学习自己就学习;看别人买什么资料,自己也买什么资料,从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买了一大堆,真正用心看过的没有几本。


4.学习不过脑子,用身体的勤奋掩饰思维上的懒惰。比如有一类同学,上课认真的记笔记、书上记得密密麻麻,下课之后总是拼命的寻求老师问问题,却从来不自己思考总结。


5.做题的时候,每做一道题就立刻核对答案,写对的直接略过,不对的直接看答案,看完解析认为看懂了自己也就会了......,结果次次不会,次次对答案,然后考试一次死一次。


6.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为自己会了,一到考试就不行。老师讲到自己不会的也不认真听,听了也不思考,总觉得会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才发现知道但就是写不出来。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持久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也是“假学习”状态的最大危害。


所以,当你出现上述任何一个表现时,不妨真真正正的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看看周围那些比你优秀但比你还努力的人,给自己一个重新回归的机会。


把应该弄懂的内容记在笔记本而不是记在脑子里;一时弄清楚就以为以后也都会了;把别人的思路、方法直接拿来就以为是自己的了;学会了一点点散乱的知识点就以为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把所学知识的概括化、结构化、程序化规律化,是从散乱到有序从具象到抽象从低效到效的过程,学到的方法应该用到具体的情境里,通过运用体现出来,才算是掌握了。


很多人的学习是努力地作秀,他总是努力活成家长和老师喜欢的样子而已,时间长了,假的也成了真的,可笑的是自己感动了自己,却不知道也害了自己。


写在最后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并坚持下去,一切会好起来的。


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还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