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老百姓有句話說,“飯要趁熱吃,湯要趁熱喝”,許多人都認為熱的就是好的,就是健康的。

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人身體不舒服,不少人都喜歡叮囑一句“多喝熱水”,不管是感冒發燒,還是拉肚子,或是女性經期痛經,彷彿“多喝熱水”無所不能。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但慢慢地,多喝熱水的觀念開始被吐槽,微博上甚至出現了只會說“多喝熱水”的男友梗。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那麼,“喝熱水”到底有沒有用呢?

喝熱水確實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

飲用溫度適宜的熱水,一方面可以為人體提供熱量,另一方面能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胃腸蠕動,從而更利於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對於一般人或是體質虛寒的人,平時飲用溫熱的水符合保健的理念。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不止熱水,多數溫熱的食物都能散寒,尤其適合虛寒體質的人群,並在某些寒性疾病的治療中起到輔助作用。比如風寒感冒,可以喝熱的薑湯驅散風寒。治療外感風寒的經典名方“桂枝湯”,在服用方法上就強調喝熱稀粥來輔助發汗解表。女性月經期間出現小腹冰涼、痛經,也可以飲用熱湯、熱的紅糖薑茶來緩解經期的不適。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相反,經常飲用涼水或凍飲,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引起胃腸不適。長此以往還易造成脾胃虛寒,形成虛寒體質,出現怕冷、手足不溫、脘腹冰涼的症狀。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喝涼水與腸易激綜合徵、腸胃炎的發生有關,尤其一次性、大量地攝入凍飲,胃腸道突然遭受強烈的冷刺激,毛細血管收縮,平滑肌痙攣,很容易引起胃痛、胃脹、腹痛、腹瀉等不適。

但喝熱水不能包治百病

生病要及時就醫,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包治百病”,所有的養生條款都需要因人而異。虛寒體質或平和質的人喝些熱水是有益身體的。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虛寒體質

但平素常有口乾咽燥、眼睛乾紅、小便發熱、小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的熱性體質者,則適合飲用溫度稍低的水,一般以25攝氏度左右的常溫水為佳。

患有熱性疾病的,如中暑、腸熱便秘等,中醫師也常常建議服藥時放溫再服,以助於消暑、清熱。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多喝熱水≠喝滾燙的開水

“喝熱水”不代表水越熱越好。有不少朋友喜歡喝燙的水或剛煲好的粥、湯,這些都屬於不良飲食習慣。

喝水時,水需要經過我們的口腔、食管,然後到達胃部。口腔和食道黏膜非常嬌嫩,能耐受的高溫一般在50~60攝氏度。而由於食管對溫度的敏感性不及口腔,當人在喝燙水、吃燙食時,往往因為怕燙到嘴,會趕緊嚥下去,這個時候食管黏膜很容易被燙傷。在反覆高溫刺激下,容易引起食管黏膜慢性損傷和炎症。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世界衛生組織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經過相關的研究後,正式提出過熱的飲品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風險,並將溫度超過65攝氏度的飲食物列入致癌物2A類,呼籲人們要警惕高溫飲食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對於一般人而言,飲用35~40攝氏度的水最為適宜。人體胃腸道的溫度約37.5~38攝氏度,這與人體內環境的溫度相接近,會讓胃腸道更舒適。

怕冷人群可以選擇飲用溫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於50攝氏度。飲用中藥時,大部分中藥湯劑也都建議採用溫服法。而有祛風散寒、溫裡祛寒功效的中藥,或有補益藥、活血行氣等功效的則通常建議熱服以助藥力。

簡而言之呢,就是多喝熱水有好處,但不能包治百病,需要看是什麼體質,並且喝熱水不等於喝燙的水。

男朋友常說的“多喝熱水”到底有沒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