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溫緩蝕劑取得新突破

日前,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自主研製的“一種復配型油田緩蝕劑及其製備方法”喜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西北油田井下作業環境苛刻,在高溫、高鹽以及低pH值的環境下,腐蝕問題比較嚴重,容易造成重大的環境汙染和經濟損失。傳統緩蝕劑對於環境變化比較敏感,高溫、高鹽以及低pH值等苛刻環境會使普通緩蝕劑的成分發生變化,導致緩蝕劑失效,不能減緩腐蝕甚至加劇腐蝕。

為了能夠在惡劣的井下環境有效延緩管柱腐蝕,西北油田工程院科研人員創新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耐熱性和較高防腐蝕性的復配型緩蝕劑。通過優化咪唑啉季銨鹽中間體,加入包含多個吸附中心的耐高溫聚合物,形成在130℃高溫下具有很好緩蝕性能的復配型緩蝕劑,克服了目前對環境敏感的緩蝕劑瓶頸。

該復配型緩蝕劑適用於塔河油田超深井,緩蝕效率能達到80%以上,而且成本低廉,使用簡便,便於規模化推廣應用。(李芳 高淑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