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陈独秀、胡适的交往:未曾深交,算不上是好友

鲁迅和周作人虽然多少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或对刊物编辑方针等提出意见,但并未进入轮流编辑的名单,对此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这样写道:“关于《新青年》的编辑会议,我一直没有参加过,《每周评论》的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只是客员,平常写点稿子,只是遇到兴废的重要关头,才会被邀列席罢了。”

那么,鲁迅对于《新青年》这几位同人有怎样的印象?从他的评价以及和周作人相关评价的比较中,是否可以发现《新青年》日后必然分裂的迹象呢?

鲁迅与陈独秀、胡适的交往:未曾深交,算不上是好友

(陈独秀、胡适、鲁迅)

首先看鲁迅对陈独秀和胡适的印象,也是最为人们熟悉的一段评价: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鲁迅的语气似乎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事务,至少参加过编辑会议。但周作人却不止一次予以否认,除却上文所引《知堂回想录》,在1958年1月20日写给曹聚仁的信中,再次否认他和鲁迅参加过编辑会议:“例如《新青年》会议好像是参加过的样子,其实只有某一年由六个人分编。每人担任一期,我们均不在内,会议可能是有的,我们是‘客师’的地位向不参加的。”

这里的“客师”和上文的“客员”都是帮工之意,显然周作人认为他们不是《新青年》的真正编辑,证之以周氏兄弟和陈、胡、钱等人有关稿件往返的书信,周作人的话确实可信。

鲁迅则可能记错了,把某次聚会或宴会误认为是编辑会议,或者就是周作人所说的“不免有小说化之处”。但无论怎样,鲁迅这里对陈胡二人的印象倒是真实无误。

鲁迅与陈独秀、胡适的交往:未曾深交,算不上是好友

(新青年杂志的“编委会”)

如果说鲁迅对陈独秀的评价比较准确且得到认同,对胡适的评价则遭到质疑特别是来自胡适研究界的质疑,因为根据史料,胡适为人应该不是鲁迅所说那样,是否鲁迅多疑了?

如胡适研究专家耿云志就认为:“我研究胡适近20年了,他写的东西,无论已刊、未刊,可以说,大多我都看过,也看过不少别人所写关于他的文字。我总得不出和鲁迅相同的印象。……若撇开思想信仰、政治主张不论,作为一个血肉性情的人来看,胡适应当可以说是一个胸怀坦荡、鞠诚待朋友的人。”

查《鲁迅全集》提及陈独秀者有六处,除却上文外,再就是对陈独秀督促鲁迅写小说的感激之语:“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相对于提及胡适的二十次,仅仅六次提及陈独秀似乎太少,但看具体评价,则鲁迅对陈独秀的好感显然超过胡适。

此外,鲁迅曾称自己创作是“听将令”的“遵命文学”,而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就是陈独秀。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青年》同人分裂、陈独秀把《新青年》带回上海后,钱玄同等人就不再给《新青年》写稿,而周氏兄弟倒是一直支持陈独秀直到1922年下半年,这多少也可看出他们对陈独秀的态度。只是由于陈独秀后来全身心投入政治,他们之间才逐渐中断了交往。

鲁迅与陈独秀、胡适的交往:未曾深交,算不上是好友

至于鲁迅,评价胡适虽然次数较多,却大都有嘲讽之意。在提及胡适的二十次中,对胡适明显有嘲讽之意者有十四次,提及胡适时大都用“博士”“教授”或“学者”这样的称呼,而在赞同胡适意见或者称赞他的六次中,则称胡适为“先生”,且这些褒赞要么称赞其提倡“文学革命”,要么是对其中国古代小说考证方面的评价。

而说到双方的书信往来,语气都极为客气,内容除却讨论文学革命事外,大都是关于古代小说研究方面以及日常交往。

他们书信往来的时间不长,集中在1921年到1924年,这也是他们关系最好的几年。后来随着《新青年》的分裂、周氏兄弟情感的破裂、鲁迅和钱玄同等人的关系疏远、胡适与顾颉刚等人交往增多等,鲁迅和胡适即分道扬镳,中断了交往。

有意思的是,鲁迅还把胡适的名字直接用在小说如《阿Q正传》中,虽然是善意的调侃之语,但细细品味还是能看出其情感倾向: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

总之,鲁迅和《新青年》最重要的两个人物陈独秀、胡适交往都不多,算不上是好友,即便在关系较好时期,鲁迅也仅仅是由于他的创作和思想深度引起陈、胡的尊重,又由于鲁迅不是北大正式教员,他们之间交往常由周作人转达,也让鲁迅失掉不少深入了解陈、胡二人的机会。

鲁迅与陈独秀、胡适的交往:未曾深交,算不上是好友

此外,分析鲁迅对陈、胡二人的不同评价,需注意到清末民初中国留学生中留学日本与留学英美的差异——事实上留日派和英美派的明争暗斗在民国期间一直没有停止过,还要注意到鲁迅对陈独秀的了解因他们同曾留日以及与章太炎、苏曼殊等人的共同交往等必然多于对胡适了解之因素。

最后还有一个微妙的差异,就是陈、胡二人年龄给鲁迅的感觉不同——胡适二十七岁即暴得大名,既为博士又为教授,难免给人风头正劲之感。相比之下,对于年龄相仿、经历相仿且都未有博士头衔之陈独秀,鲁迅更容易产生好感。

尽管鲁迅到北京后交往圈子基本限于同门和同事之间,而陈、胡二人属于皖籍文人圈子,但一旦介入《新青年》,鲁迅之前对陈独秀的了解必定发生作用,也可以说是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end-

选摘自《民国学风》刘克敌,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利用日记、书信、自传等史料,引领读者进入民国时期一群文化大师的书房和客厅。旨在通过对他们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生涯以及日常琐细趣事的描述、通过对他们如何建构“朋友圈”的叙述,逐步揭示大师们深邃而感人的内心世界,最终有助于在这个日渐嘈杂和浮躁的世界保持一份定力、坚持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