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昌法師:新時代中國佛教僧眾教育 必須要做好三個方面


寬昌法師:新時代中國佛教僧眾教育 必須要做好三個方面

西安華嚴寺住持寬昌法師

有位法師來訪,談到佛教僧眾教育的問題。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經常掛在大家嘴邊的話題;也是佛教面臨的一個緊迫、根本性問題;更是佛教在新時代一個力挽狂瀾、續佛慧命、關鍵著佛教今後發展的問題。

談話間,在欣慰中難免夾雜著感傷。欣慰的是國運昌盛,佛教健康發展,更有了佛教中國化方向;感傷的是由於多種原因,還存在著商業化,信仰淡化,戒律鬆弛等諸多問題。佛教傳入我國之後,影響到中國文化的發展和興盛,促進了歷史文明的進程,提高了人們道德觀念的同時為社會和諧、人類安寧、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社會貢獻。佛教思想,已經深深地根植在人們的心靈當中,作為生活當中的指南,照破內心世界的煩惱暗地,帶來希望、帶來追求、帶來歡樂!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了脫生死煩惱的繫縛,走向解脫自在的彼岸,再以自己的成就,引導尚在煩惱痛苦中不斷輪迴的苦惱眾生走向自在解脫。這就是佛教“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了。實現這個精神願望的前提是在現實生活中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根據佛陀的教導,順著佛陀曾經走過的解脫之道,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根本,用“八正道”規範個人行為,不斷地“止惡修善”,清淨自己身、口、意“三業”,以戒、定、慧“三學”斷除與生俱來的貪、嗔、痴“三毒”,以切實行原達到“福慧”雙足、功圓果滿的究竟解脫。

從凡夫到聖人、從現實到理想,裡面還有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因人而異,各有差別。在新時代,中國佛教界擁有:政治生活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教職人員,佛教四眾弟子當中的僧眾教育尤為關鍵。就僧眾教育問題,在這裡不妨談談自己的丁點想法:

第一、愛國愛教、牢固根本。根深才會枝繁葉茂,沒了根本,就會失去生命。中國佛教僧眾教育必須要高舉愛國愛教的偉大旗幟,牢樹愛國愛教的根本,才能實現“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信仰追求。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面教導弟子們要:“遵守國王法,不違毗尼行”。遵守國王法是愛國守法,僧眾教育首先要遵守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擁護黨和國家的領導,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不違毗尼行是愛教本分,僧眾教育其次是繼承佛教優良傳統,發揮佛教思想教義,做好學修弘法本職。如此方可繼承佛教優良傳統,傳播正信佛教思想,發展佛教健康事業,開展正常宗教活動,擔負起中國佛教的時代使命。愛國愛教是中國佛教界的優良傳統,也是僧眾修學佛法,弘法利生,佛教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這樣才能牢固僧眾思想根本,體現時代價值。

第二,明確發心,明瞭意義。出家是出煩惱、生死、輪迴的家,在精勤學修中除離煩惱,解脫生死,脫離輪迴的積極行為,不是常人眼中家庭困苦、感情受傷、事業不成的消極作為。用佛法解脫之道,除離塵緣干擾,達到清淨解脫,所以古德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常人所能為”。對於發心出家為僧的個人來說,不能盲目而為,要明白選擇出家的目的,了知選擇出家的意義,並且在出家後要踐行自己的人生選擇,實現自己的信仰追求;作為成就所願的剃度師父,必須要考察他的發心、人品、行為是否符合出家要求,按照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循佛教傳統和叢林制度來成就他的所願,不能成為“剃頭師傅”,誤人子弟。這樣才能培植出家弟子初心,明瞭他的使命。

第三,正確引導,培養道心。成就一個人出家,並不是讓他剃髮染衣就行了,而是要教導他完成“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信仰追求。從一個人初發心踏進寺院大門開始,作為親教師的師父來說,必須要盡到該盡的責任,嚴格教育,循循善誘,指導他完成發心、剃度、受戒、學修、成就道業等各階段教導;作為發心出家為僧者來說,必須要遵守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依照佛制祖訓和寺院各項規章制度,用以清淨三業,培養菩提道心,增長善根,依法學修。不辜負父母養育深恩,不虛度自己寶貴的人生,不汙染僧團清潔莊嚴,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在有限的生命中發揮出無限的價值。所以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是求兔角”。這樣才能不斷精勤學修,敢於擔當一切。

第四,重視基礎,健全僧格。基礎是成就一切的根本,沒有基礎何談成就!出家剛開始,好多人都找不到修行的門路,容易出現偏差,必須依止師父教導,親近僧團有德高僧,平常中法隨法行。在灑水掃地、劈材做飯中歷練心志、培養福報;在誦經禮佛、學戒禪坐中安定身心、開啟心智;在侍師左右、為大眾服務中端正威儀、熟知禮儀;在隨眾燻修、功課齋供中奠定道業根基。這樣方能心住於道,身行於道,口安於道,健全僧格,做到正確信仰,深解佛法,踏實修行,如實證得。所以,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究竟”。這樣才能不在紛呈多變的塵世中迷失自己,丟了本分。

第五,誘發願心,誓做師表。佛陀為了解救生、老、病、死輪迴苦難當中的眾生,捨棄王位,出家成佛,成為人天師表。我們既然選擇了出家修行,難捨能捨,要以成佛解脫為目標。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大願,在願力的推動下改惡成善,隨緣度化,真正承擔起“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弘法使命和道德師範。這一切需要我們切實的去行願,如果沒有切實的行願,就會落入空談,為人所斥。地藏菩薩為了度化有情,發願要:“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華嚴經》雲:“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信願是航標,要想從生死輪迴的此岸,渡過生死苦海,到達解脫彼岸,不能少了信願。這樣才能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牢記使命,不斷奉獻。

第六,學院教育,系統學習。從目前中國佛教僧眾教育的主體來看,主要擔子落在學院教育上,大多數師父們支持徒眾到各地佛學院進行系統學習,讓更多的僧眾受到社會知識文化和佛教理論知識的教育,因為在學院中可以系統學習到法規時政、經典教義、宗派思想、佛教歷史、中外哲學、中外語言等。但美中不足的是,各地寺院情況不同,所有佛教院校都存在辦學規模不等,教學課程不一,辦學理念各異,管理體制不同,甚至沒有教學計劃等問題。這樣下來,院校之間很難有機結合,學僧之間良莠不齊。新時代佛教中國化方向中,假如能夠在黨和國家的幫助和指導下,發揮出佛教協會的組織作用,成立專門的指導機構,在課程設置、辦學方向、教學計劃等方面有個大致方向,再重視一下叢林基礎教育,鞏固道心、注重品德,學修並重,可能會培養出更多的有用僧才。這樣才能在新時代佛教中國化方向中繼承傳統,契合時代。

第七,任人唯賢,表率力行。不論是寺院叢林教育還是學院教育,寺院執事班子和學院師資隊伍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關係到僧眾的價值取向,法身慧命和道德品行。如果他們身先力行,作好表率作用的情況下,寺院僧眾和學院學僧則會見賢思齊,以為師範。假如在寺院執事班子和學院師資隊伍方面不是任人唯賢,而是任人唯親,可能在裙帶關係的庇護下,容易濫竽充數,背道而馳。寺院有叢林共住規約,學院有學院管理制度等,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寺院執事班子和學院師資隊伍是寺院叢林教育和學院教育的風向標,關乎到整個僧眾教育在信仰建設、道風建設、制度建設、人才建設方面的具體落實,首先要從班子建設方面下手,貫徹落實,起到表率。因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樣才能使整個僧團隊伍乾淨整潔,德才兼備。

第八,廣學多聞,多元弘傳。現今社會,文明昌盛、科技發達,一切向多元化發展。對於要落實新時代佛教中國化方向的僧眾隊伍來說,在繼承和發揚佛教優良傳統的同時,更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需求。《華嚴經》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裡面說明了必須廣學多聞的重要性。在新時代,僧眾教育不但要學習法律法規,佛教經典教義,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引用現今發達的科技產品和快捷的弘法渠道。經典裡面亦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只有你明瞭思想精義,針對大家需求,採用不同的方式,才能滿足人們對佛法的正常需求。不可固步自封,應常思進取,佛教才會健康發展,佛法亦可廣泛傳播。這樣才能發揮出佛教的時代價值,社會貢獻。

新時代中國佛教僧眾教育,必須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教育:一是愛國主義教育;二是寺院叢林基礎教育;三是學院綜合教育。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不能有任何代表,但可以作為參考。因為我也是一個僧人、一個愛國愛教、發心出離生死、著眼佛教未來的僧人。從現實的狀況來看,我們都非常明白,明白僧教育方面的長處和不足,很多人避而不談,很多人談而無用!我想,我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正視這個問題的關鍵性、正視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更要正視這個問題當中的責任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新時代中國佛教的初心和使命,更是責任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