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其時的新戰略,萬億恆大迎來新動能

3月31日下午,恆大舉行2019年度業績發佈會,現場背景板上"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的主題詞,格外矚目。這絕非是一句譁眾取寵的套話,更像一場"自我變革"的誓言。

恰逢其時的新戰略,萬億恆大迎來新動能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其實,任何戰略的轉型都脫胎於對當下環境的反應、思考和判斷。在外界看來,恆大選擇在2020年伊始啟動新戰略,與當下房地產所處行業環境有關。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房企正常的經營節奏,面對售樓處關停、工地停工等不可抗力,整個行業一季度的銷售都較往年遜色不少,同時這也給許多房企帶來了經營和現金流上的壓力。

疫情猶如一面警鐘,敲響了所有房企心目中有關負債率的那面牆。在被黑天鵝所放大的不確定性面前,安全成為了第一法則,保持財務穩健,強化銷售和回款,維持現金流充沛成為了企業的必然選擇。

恆大正是其中之一。


恰逢其時的新戰略

變化發生時,只有最先做出反應,才能抓住機遇。伴隨著宏觀經濟與房地產市場發展節奏的變化,敏銳的企業已悄然開啟新一輪戰略轉型。


數據顯示,恆大2019年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核心利潤408.2億元,同比下降48%;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許家印在業績會上正式宣佈:"恆大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據介紹,"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高速增長,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降負債"則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上市11年以來,恆大業績實現跨越式增長,各項核心指標實現了數十倍的增長,然而其負債仍處於行業偏高水平。其實,恆大其實早已注意到這一問題,2018年的業績說明會上許家印提出了"新恆大",這一概念除在資產、銷售規模上給出了數字目標外,也對負債提出了要求。

如今,隨著房地產行業增速進一步下滑,疫情黑天鵝帶來行業不確定性增加,恆大"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新戰略的提出,可以說恰逢其時。

"降負債"或成再生動能

正如許家印在業績會上所言:"只有實現銷售額大增,才有更充足的回款,才有更加充足的現金流,才能大幅降低負債率。"

按照恆大規劃,未來三年將實現負債大幅降低,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恰逢其時的新戰略,萬億恆大迎來新動能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而根據許家印在現場算的賬,該目標的實現並不困難:"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強大的銷售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團隊執行力,為恆大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保證。隨著新戰略深入推進,三年後恆大銷售規模超萬億,負債降至行業中下水平。屆時,外界將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新恆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