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提起这句诗,一个多情又浪漫的雨巷诗人在回忆中缓缓出现。

除了《雨巷》,戴望舒的《绝命书》,也脍炙人口。和《雨巷》不同的是,《绝命书》礼藏着一段与让他不堪回首的往事。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一、故事完结的地方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那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给我们带来没完的烦恼。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许你将来会爱我的。现在幻想毁灭了,我选择了死……”

《绝命书》是故事的结尾,而故事的开始,要从那首闻名遐迩的《雨巷》说起。

当时的戴望舒,刚刚回国,同时正在经历失恋的痛苦。

他通过好友穆时英的介绍,认识了穆丽娟,两人一见钟情,于是有了那一首著名的《雨巷》。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正是穆丽娟身上的那种古典的美。于是,戴望舒很快就坠入了那种宁静的美,开始主动追求小他12岁的“丁香姑娘”。

穆丽娟酷爱文学,对戴望舒也算是略有耳闻的,甚至还带着一些崇拜。

两人的交往,一开始很顺利,对于两人来说,能够认识对方,与对方相恋,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幸事一件。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正如所有的美好恋情一样,相识相恋,然后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二、公子世无双,美人隔云端

在两人相识半年之后冬天,戴望舒正式提亲。穆丽娟的长辈,对戴望舒本身就有好感,加上穆时英的大力举荐,这门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婚事定下来了,但是两人并没有举行订婚仪式。

戴望舒买了一个很大的钻戒送给穆丽娟,就算是两人订婚了。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第二年夏季,两人的婚礼如期举行。这是一个西式的婚礼,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端庄秀丽。在外人看来,他们郎才女貌,是身份登对的一对新人。

在当时的文艺界,这两人的恋爱也是十分羡煞旁人的。

婚后,他们幸福甜蜜过一段时间的。但时间久了,彼此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戴望舒有点大男子主义,因此,他总是把穆丽娟当作是小孩子来对待。一件事往往都是自己先做决定,最后才告知她。

对于穆丽娟而言,这种做法,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但最令她难受的,确实丈夫忘不掉初恋。

戴望舒为《初恋女》作词,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就是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

很明显,在戴望舒的心中,那美好的幽兰,便是自己的初恋情人。戴望舒对于初恋的无法忘怀,再加上彼此都不懂得化解矛盾,最终,原本相爱的两个人越走越远,而穆丽娟对戴望舒的感情也越来越少。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书堆里活着的戴望舒,总是无法理解只有中学文化的穆丽娟。

三、暗流涌动,最终破裂

在外人看来,夫妻两人一直和睦。抗战时期,为了让家人住的好一点,戴望舒千方百计找到一座小洋楼。还在院子里种上了蔬果,戏称其为“林泉居”。但实际上,他们的感情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波澜四起。

1940年,是他们都难忘的一年。穆时英在上海遇刺身亡,而戴望舒却不允许穆丽娟回到上海,为亲人奔丧。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日子捱到了冬天,穆丽娟的母亲病逝,但是戴望舒却迟迟未将这个消息告知穆丽娟。

母亲丧期依旧穿着艳丽的穆丽娟,在被朋友嘲笑后,才知道真相。

又悲又怒的她,当掉自己的首饰,带着女儿,离开了香港。

戴望舒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往上海,向穆丽娟道歉。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大多数的感情都是这样,幸福从指尖溜走之后,就再也握不住了。

经历了一些列的失望之后,悲痛万分的穆丽娟,再也不想把爱情的希望,寄托在戴望舒身上。她果断提出离婚,想要再次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次年元旦,穆丽娟就收到了文章开头说到的那封《绝命书》。

妻子提出离婚,戴望舒写《绝命书》:你不爱我,我要选择死

尽管此书自自悲切,声声含泪,情真意切,但是错过的就是错过了。穆丽娟并没有被它打动,依旧坚定的选择离婚。两人在律师的协调之下办理了分居协议。

在分居期间,戴望舒始终没有等到穆丽娟回头的消息。

终于,在1943年初,多情的雨巷诗人,在寄出离婚契约之后,服毒自杀。虽然被朋友救回,但两人的感情,却实在是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