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导语

孩子出现了坏行为,家长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这些坏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案例分析

在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之中。父母们总是会厌烦孩子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曾经看到一则新闻里说: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因为小明喜欢玩儿玩具,所以小明要求妈妈给自己买一件玩具。

但是妈妈考虑到家里的玩具已经很多了,所以不给小明买玩具。小明此时就开始打妈妈,并且开始哭闹不止。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一、坏行为产生的原因:

1.人的本性就具有天生的攻击性和掠夺性

幼时的孩子,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会去考虑其他的原因。

4岁至6岁孩子的性格正处于形成阶段,很多时候呈现出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这时的孩子在得不到自己所喜欢事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哭泣,哭闹不止。

2.孩子的安全感亟待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大声训斥孩子,甚至对孩子进行大打出手。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安全感不好的状况。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们在议论,就认为是在议论自己,觉得自己受到其他人的胁迫,便会出现辱骂他人甚至打人等坏行为。

3.孩子的内心不够成熟

在幼儿阶段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家长们也通常不让孩子受到一点儿委屈。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等孩子到了小学或者幼儿园,许多小朋友汇集在一起,老师们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可能就会与其他小朋友产生分歧之后大打出手。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小时候孩子出现坏行为,我们要在多方面去思考,去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一个孩子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一种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一种固执腐朽、师心自用家庭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长久发展。

三、如何利用五步管教法进行拨乱反正

1.对坏行为进行分类处理

十全十美的事物总是寥若晨星,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们更不能去追求完美主义。作为家长,我们要对孩子所出现的坏行为分类,指出孩子的错误,督促改正。

在公众场合,如果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等行为,我们不能大打出手,而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等会到家中,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下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2.给孩子改正坏习惯的时间

坏习惯的改正就像是下台阶,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坏行为的出现并不是一下就出现的,坏行为的纠正更是需要付出时间的。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

那么我们就要给予孩子科学的指导,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逐步在错误之中走出来,走到正确的道路上。

3.家长们要统一思想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更要统一思想,同心同德,语言一致。不能是爸爸不允许看电视,妈妈却允许你看电视;又或是爸爸说让带你出去玩,妈妈却不让你出去玩。家长们要防止出现内部矛盾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4.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时的孩子都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父母的品行好,孩子的品行与道德行为也不会差。家长要求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首先要做到;倘若家长要求孩子的事情,家长却没有做到,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对家长的权威产生质疑。

5.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性格特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正确对待,不能把别人成功的方法强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别人的方法可能不适用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家长们要尊重孩子,尊重客观规律,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利用五步管教法,及时拨乱反正

总结

孩子的坏行为需要被制止, 但是在制止孩子的坏行为的路上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将孩子逐步引导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海纳百川,宜开放包容。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包容孩子,体谅孩子,领会孩子内心的真谛,即使实现孩子的拨乱反正,让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育儿问题不用愁,阿月与您共担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