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一戰那會兒,人們還在塹壕里拉大栓對射,這個長長的戰壕極大程度的限制住了各國軍隊的進攻速度,戰爭往往會陷入一種僵持不下的局面,人們一直試圖打破這種僵局。而士兵手裡的槍恰恰又是一個關鍵因素,那會兒士兵通常用的都是長長的栓動步槍,射速慢,拉一下打一槍的,衝到戰壕裡以後非常吃虧。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1915年底,德國人認為,開發一種在最後200米內進行交火的高射速的武器勢在必行,而這種武器就是衝鋒槍。很好理解,等你衝到對方近距離的時候,你栓動步槍的射程和精度什麼的都沒什麼意義了,這些優點發揮不出來,這個距離要的就是射速。開發一種短小、射速快的武器,在塹壕裡、近距離交火的優勢非常大。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最開始呢,德國人將魯格爾手槍改成了全自動,加上了彈鼓,但是這種方式讓槍的可靠性降低,效果也不好。等到1917年的時候,雨果·施邁瑟開發了一款衝鋒槍,就是大名鼎鼎的MP-18衝鋒槍,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花機關,而這把槍也被德國軍隊所接受,開始批量生產,裝備部隊。這把槍最主要的戰場是在西線,當年法軍也是被錘的夠嗆。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MP-18這把槍用的是自由槍機式原理,這點也是深深地影響著後面的衝鋒槍,比如波波沙、索米等,都和MP-18沾親帶故的。其用的開膛待擊方式,也比魯格手槍的閉膛要好得多,魯格手槍打全自動的時候,槍小,零件小,閉膛很容易過熱出故障。

最開始,德軍這個MP-18衝鋒槍用的其實是彈匣供彈,但是這種彈匣供彈的問題也是比較多,德國軍方也是否定了彈匣供彈的方式,要求伯格曼公司將槍改成蝸式彈鼓供彈,就是他們給魯格手槍上加的那個彈鼓,這就直接導致這把槍外形非常奇怪。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他這個彈鼓,更加類似於是在原本的彈匣上面,再加一個附加的彈鼓,相當於是一個彈鼓和一個彈匣連接在一起。原本是為了適應魯格手槍傾斜的握把的,德軍要求直接放在MP-18上面,最後MP-18為了使用這個蝸式彈鼓,將彈匣井改成和槍身是呈55度角的,不是垂直於槍身的。而像MP-28、斯登等,彈匣和槍身都是垂直的

而且,這個蝸式彈鼓呢,並不是像波波沙那樣可以直接打開裝彈,而是要從口那裡一發一發的將子彈壓進去,比較繁瑣,好在這個彈鼓的容彈量也只有32發。他這個彈鼓也並不是裡面塞滿了子彈,而是隻有最外圍一圈可以裝子彈。

他這個彈鼓上,是帶有一個發條,還有數字指示,從12到32,可以提示你彈鼓裡面還有多少子彈。當指示到了12那裡,就意味著彈鼓裡面沒子彈了,只剩下彈匣裡面那12發了。雖然是個彈鼓,但是裝彈也是比較少,只有32發9*19mm子彈,沒有波波沙、索米、湯姆遜那樣大幾十發的。但是好在,MP-18的射速並不是很快,只有500發每分鐘,和美軍後來的注油槍M-3衝鋒槍差不太多。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彈鼓上的標記數字

而且,MP-18沒有快慢機,不能切換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擊方式,只能全自動射擊。如果是波波沙那個射速,全自動射擊的狀態下,這32發子彈扣動幾次扳機,一下子就打光了,然後就是頻繁的更換彈鼓了。

MP-18那機匣什麼的都是用的銑削部件製作的,再加上這個木質槍托,直接導致這把槍非常重,空槍重量就已經達到了4.2公斤,比當時德軍的制式步槍Gew98還要重,Gew98空槍的重量也才4公斤。而且,MP-18沒有特定的保險裝置,這把槍想讓其處於安全狀態,機匣上蓋那裡打開一個缺口,拉上去卡在這個缺口裡面就可以直接鎖好拉機柄了,後來的MP-38/40、斯登都是這個方式。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和很多橫插彈匣的衝鋒槍一樣,MP-18的握持方式也是讓人比較頭疼的,其側方的彈鼓,加大了側方的重量,導致重心向側方偏移。握持的時候,要麼是握著護木那裡,那裡恰好有手指槽,手指可以放在上面。要麼是反手握著彈匣井,彈匣井的長度也是夠用的,主要是這兩種方式。如果只是握著彈匣去射擊,十有八九這槍打幾下之後就不能繼續打了。其彈鼓本身就是給手槍設計的,彈匣井也沒有手槍握把那麼長,彈匣裝在槍上的時候就容易插過頭,導致卡在供彈口那裡。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握持姿勢

這把槍剛到戰場上的時候,受到了德軍的熱烈歡迎,1917年底,德國軍方訂購了50000把MP-18衝鋒槍去裝備部隊,但是實際上,生產出來的大概只有17000把,而真正交到前線德軍手裡的差不多是3000把。畢竟,MP-18誕生那會兒,德國也是日薄西山了,距離投降也沒多久了,屬於秋後螞蚱,留給德國的時間不多了,留給MP-18在一戰的戰場上發揮的時間也不多了。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當時德國人組建了暴風突擊隊,裝備著MP-18衝鋒槍,跑到敵軍戰壕裡搞突擊,這種小隊突擊的方式,也是影響了後來班組作戰的方式。再加上一些新式武器的應用,比如坦克。從這會兒起,什麼集團衝鋒,就已經過時了,當美軍參戰那會兒,還玩集團衝鋒,也是被德軍給鄙視了一番。

德國人的新戰術,加上衝鋒槍什麼的,給協約國打的也是比較疼,以至於後來德國戰敗以後,德軍不允許被使用衝鋒槍,只能拉大栓。最後導致相當一部分MP-18衝鋒槍被銷燬了,保留下來的很多是裝備於德國的警察之類的武裝,畢竟他們並不是軍隊,是可以使用衝鋒槍的。把敵人打疼,最後被禁用的武器還有馬克沁機槍。

德國雖然一戰打輸了,衝鋒槍也被禁了,但是針對衝鋒槍的開發並沒有停止下來。雨果·施邁瑟在1928年完成了對MP-18衝鋒槍的改進,誕生了MP-28衝鋒槍。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MP-28衝鋒槍和MP-18相比呢,最大的改進就是其有了半自動的射擊方式,由此,針對扳機組件上有了很大的改動。除此之外,內部的結構,大體上和MP-18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只是有一定的優化。

比如其復進簧和擊針,MP-18的復進簧是一個細細的復進簧,強度也一般,非常容易扭曲,而等到了MP-28的時候,復進簧換成了更加粗的彈簧。原本MP-18的機匣底部是有一根導杆去支撐復進簧,等到了MP-28則是完全不需要了,其復進簧本身就相當於一根導杆了。這樣做呢,可以讓槍機更充分的後座,不至於因為導杆停下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後座,但是同時也會降低射速。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還有一些小區別,就是其彈匣井和一戰德軍用的MP-18不同,MP-18用的是魯格手槍的蝸式彈鼓,彈匣井是傾斜的,而MP-28則是垂直於槍身的。而且,MP-28用的雙排彈匣後來進化出來就是MP-38/40用的彈匣,英國人的斯登用的也是這個,都是根據MP-28的彈匣改進的。

另外一個小區別就是兩把槍的標尺,MP-18用的是翻轉式的標尺,分別是100米和200米的射程,而MP-28用的是臥式標尺,其標尺射程最大可達到1000米,這個明顯是多餘的。不知道後來日軍的百式衝鋒槍的1000米標尺是不是受到了MP-28的影響。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但是這一批MP-28並沒有裝備於德國軍隊,大多數都是被德國人賣出去了,賣到了世界各地。黑內爾公司做了很好的服務,誰要什麼口徑的,就把槍改成什麼口徑的,有9mm的,有7.65mm的。

而MP-28也有後繼型號,就是MP-34和其簡化型MP-35,但是這兩把槍並沒有生產多少,數量也不多,不被人所熟知。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後來二戰中,德軍的衝鋒槍是MP-40,其前型是MP-38,而MP-38又是MP-36改進來的,MP-36的結構其實還是MP-18那一套自由槍機和開膛待擊。也就是說呢,最後德國人的衝鋒槍,和一戰的時候是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的,原理其實是一樣的,而且還保留著很多MP-18和MP-28的影子。

而至於這個MP-28,最搞笑的就是英國人了,英國人的斯登衝鋒槍就是抄的MP-28。1939年,英國人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衝鋒槍,最慘的是,自己連衝鋒槍的開發經驗都沒有。沒辦法,英國人抓過來德國人的MP-28就開始仿製,也不管什麼紳士不紳士的了,給自己抄來的衝鋒槍命名為了蘭切斯特衝鋒槍。與此同時,英國人又花了大價錢買了美國人的湯姆遜M1928衝鋒槍。最後實在hold不住湯姆遜的價格和蘭切斯特的成本,開始對蘭切斯特進行簡化,簡化出來一個斯登衝鋒槍。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MP-28衝鋒槍在二戰中其實也是有很大的表現的,咱們的衝鋒槍裡有一部分,而德軍本身也是用的。德國的準軍事組織黨衛軍就裝備了非常多的MP-28,畢竟他們不是德國政府軍,雖然德軍並沒有買MP-28,但是等戰爭爆發以後,那肯定是有啥用啥了。下面這幅著名的照片拍攝於1943年,德軍鎮壓華沙猶太人的照片,圈出來的那名德軍用的正是MP-28衝鋒槍。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最後向我們的手持花機關的先輩們致個敬,這把槍在我們的抗戰史上也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死在這把槍下的鬼子也不在少數。

德軍:戰壕里拉大栓火力不夠,指揮官:給你一把花機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