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头痛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患者李婆婆,80岁,因“突发头痛4天”收入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神经内科。4天前,患者半夜起床突发头痛,为整个头部胀痛、爆裂样疼痛,较剧烈,伴双眼疼痛、剧烈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及消化液。入院查体:精神稍差,言语清晰,对打切题,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急诊完成头颅CT提示:双侧外侧裂池稍高密度影及侧脑室后脚少许稍高密度影,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SAH)。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随着血管介入技术、诊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等的发展,SAH虽然死亡率稍有下降,但仍然高达45%,且存活者中50%留有残疾,64%生活质量无法恢复到病前水平。


患者入院后血压最高200/105mmhg,医务人员予以脱水降颅压治疗,同时嘱咐患者安静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用力大便、情绪激动等。


随后,在主管医生陪同下,患者前往MRI室完善磁共振检查。MRA:提示左侧颈动脉中末端结节状突起,动脉瘤可能,明确病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在甘露醇脱水后,患者完成了腰穿。腰穿提示压力约200mm水柱,引流出均匀一致且不凝的橙红色透明状脑脊液。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在治疗上,继续给予患者降压治疗,持续减轻脑血管痉挛及脱水降颅压。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病情好转,目前神志清楚,头痛完全缓解。下一步拟复查头颅CT或CTA,择期行动脉瘤栓塞术。


科普时间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由于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为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SAH分为原发性SAH(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继发性SAH(脑实质出血,外伤性硬膜下出血,外伤性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SAH约占畸形脑卒中的10%,出血性脑卒中的20%。


先兆表现:


约30-60%的患者在SAH发病数天前可能有明显的或非寻常的严重头痛——预警性头痛及眼痛、复视、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临床表现:


1、起病急,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活动中起病多见。也有少数可安静状态下发病。


2、典型表现为突发,爆裂样,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呕吐等,且有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谵妄,癫痫发作,甚至昏迷。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辅助检查:


1、CT。CT对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异常敏感。


2、腰椎穿刺对于头颅CT阴性或不确切患者有重要意义,脑脊液呈均匀血性可助诊。


3、脑血管造影/CTA/MRA可确定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位置。


常见并发症:


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痫发作、发热、血糖增高、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警惕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2、保持安静,必要时镇静止痛。


3、控制血压。血压升高,是引起SAH再出血的主要原因,血压应降低至160/100mmHg左右。


4、降颅压: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颅高压明显可行颞下减压术。


5、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或颅压增高的因素(避免用力咳嗽、用力大便、剧烈翻身、情绪激动等)。


6、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应用钙拮抗剂。


7、酌情使用止血剂。


8、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


消除动脉瘤:


1、血管介入治疗:在全脑血管造影下行弹簧圈栓塞术,填塞动脉瘤或畸形血管,防止再出血。


2、动脉瘤夹闭术。


医疗纪实 |“突如其来”的头痛


3、脑脊液置换术。若并发脑积水,剧烈头痛,可考虑置换脑脊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