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星雲大師,原名釋星雲,江蘇揚州人,出生於1927年。12歲在南京棲霞寺出家,精修佛法,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學校等數十所,主編多本佛教刊物。今天,精讀君要與大家共讀的,是星雲大師的著作《圓滿》。


在書中,星雲大師介紹了一個圓滿人生的四種活法:滿口好話,滿手好事,滿面微笑,滿身歡喜。自己歡喜,他人歡喜,方為圓滿。書中以立業、立行,自省,圓滿4大篇章,分別講述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情境中,應分別秉持的心態。


星雲大師的“立業”篇,在疫情之下重讀,對我有很多啟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個人於“立業”途中,應該保持怎樣的本心。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安逸即地獄,工作才是修心的道場

北宋有位高僧,後人稱為“無德禪師”,他在世時,很多學僧拜他門下,但有不少學僧好吃懶做。

無德禪師為喚醒他們,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懶人死後,靈魂去到一地,看守人對他說,你喜歡吃,這裡的東西任你吃;你喜歡睡,這裡隨便睡;你喜歡玩,這裡的娛樂設施任你挑。你不喜歡工作,這裡沒有任何事情可以給你做,更沒人管你。

懶人盡情享樂三個月。漸漸,他覺著這種日子有點乏味,對此之前熱衷的一切不再有興趣。大腦也開始變得遲鈍。他找到看守人,問能不能給他找點什麼活兒幹。看守人說,對不起,這裡沒有工作。

又過三個月,這個人實在受不了,再找看守人,說:如果再不給我工作,我寧願下地獄,也不要住在這裡。

看守人冷冷道:難道,你以為這裡是天堂嗎?這裡本來就是地獄。它讓你沒有理想、不會創造、沒有前途,日漸腐化。堪比將一顆心扔進了刀山油鍋。

真正的地獄不是風塵僕僕,勤苦勞作,而是無所事事。看似安逸的閒散慵懶中,人會漸漸變得空虛無聊,智慧、才華、能力,日漸衰退,就好像刀不用,就會生鏽。

唯有勞作才是修心的道場。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勞作帶來的充實感與成就感,才是一個人深層的快樂體驗與滿足之源泉。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活法》中也曾提到類似的觀點:“人哪裡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只要每天努力工作,美好人生唾手可得。”

一個優秀的工匠,在他的領域內踏實工作,精益求精,持之以恆,在提高技能的同時,也可以磨鍊人格。而工作中磨礪出的厚重人格,專業智識,敏銳洞察力等,點點滴滴,會深入人的筋骨,天長日久,融為披在人身上的一層光芒,是為內在散發的魅力。

滾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蠹。

貪圖安逸者,日久後甘苦若無味,繁忙勞碌者,反倒內心會湧出一股清泉。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成大事者,無速成法

想成就一番事業,不要抱有僥倖之心。

不要企圖耍小聰明,走捷徑,人生中很多事情,皆無速成法。

未經苦心孤詣,難能取得真經。

唐朝高僧鑑真大師,剛入空門時,寺裡住持給安排他做行腳僧。這個行腳僧,也叫雲遊僧,沒有固定居所,四海雲遊,因此,很多和尚都不願意做行腳僧。鑑真內心也非常不痛快。

住持明白他有情緒。一天,日上三竿,鑑真還沒起床,住持便前去探視,推開鑑真房門,只見床邊一堆破破爛爛的草鞋,住持叫醒鑑真,問他為何不外出化緣,又為何在床邊堆一堆破草鞋。

鑑真打著呵欠說,別人一年穿不破一雙草鞋,我一年已經穿破了這麼多草鞋,今天我想為廟裡省一雙鞋。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住持聽後一笑,招呼鑑真陪他出去走走。

昨夜一場大雨,寺院前的黃土小路泥濘不堪。住持拍拍鑑真肩膀,問他是要當個只會撞鐘的和尚,還是想成為普渡眾生的高僧。

鑑真答:當然想成為高僧。

住持指著前方的路問:“你昨天有沒有從這條路走過?”

鑑真:當然。

住持:你現在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鑑真不解,說雨後道路泥濘,怎能找到自己昨天的腳印。

住持道:如果今天我們再在這條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鑑真:當然能了!

住持微笑道:是啊,只有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足印啊!只要經過艱苦的跋涉,終有一天會留下痕跡。

人生道路多險阻,未經艱險考驗,未經真火淬鍊,怎能留下自己的印記。

將一切苦難當做機會,於逆境中試煉,才能鍛造良才。除此之外,別無速成之法。

路途險阻且遙遠,但只要船頭坐得穩,就不怕四面風浪來顛。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挑水之餘,別忘挖井

受到疫情影響,身邊不少人失業了,在家待的時間長了,沒有收入心裡很慌。

有個同事,平常喜歡玩抖音,疫情期間,在家閒著,拍了好多教人化妝的小視頻,最高的一條,被點贊數萬,現在已經有幾十萬的粉絲了。

已經有很多供貨商與她聯繫,希望她能給商家帶貨、推廣產品,她現在一個月的收入,已經是工作時月薪的三倍了。

當然,這種成功,絕不是什麼“一夜暴富”,要知道,在疫情之前,她已經歷很長時間積累,拍過上百條無人問津的小視頻,遇疫情放長假,給了她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反覆修正、試驗,最後才得以成功。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有個小故事,說相鄰的兩座山上,分別住著兩個和尚,他們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兩人成為好友。

轉眼,五年過去了。突然有一天,右邊山上的和尚下山挑水,沒碰見左邊山上的和尚,他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也沒在意。誰知,第二天,第三天,還是沒碰見。

直到一個月後,右邊山的上和尚琢磨,朋友是不是生病了呢?還是有什麼事兒了?於是他便爬上左邊這座山,到廟前一看,他的老友正在誦經讀書,一點事兒也沒有。

他很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你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

這座山的和尚笑著說:來,我帶你去看。

他們走到後院,那和尚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做完功課後就會挖這口井,從未有一日停下,無論多忙,能挖一尺是一尺,能挖一寸是一寸,如今終於挖出了井水。現在,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有更多的時間誦經打坐,鑽研佛理。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想得多做得少,最終一無所獲;第二種人,懂得埋頭苦幹,卻不願抬頭看路,缺少對未來的規劃,只能在別人的規劃中疲於奔命;第三種人,既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又能腳踏實地的幹活,挑水之餘,不忘打一口深井,他們方能如願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別人給的金飯碗,再貴重,掌控權也在別人手中;

只有將自己打造成金飯碗,才能將掌控權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效力再大的公司,領再多的薪水,無非是為人挑水,只有挖出一口屬於自己的深井,才能在未來年紀大時,安穩地喝上一碗水。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一次疫情,給一部分人帶來工作上的危機,同時也給另一部分人帶來轉機。正如星雲大師在《圓滿》中講的一個故事:一個人在屋簷下躲雨,碰見撐傘的禪師經過,請求禪師渡他一程,禪師卻道,下雨被淋,你應該找傘,而不是找我。說完便走了。

危機中,你寄希望於他人,勢必受制於人,真正能擺渡你的人,只有自己。

而每一刻的轉機,皆源於日積月累中。

雲在青天水在瓶,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本分之事,遠眺前方願景,心繫腳下征途,方能活得穩當,走得長遠。

願你走穩腳下之路,亦有宏圖在胸。

疫情之下,重讀星雲大師這三句話,方知成事之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