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隨著中國新基建的啟動,可以預測到,充電基礎設施,會進一步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事實上,截至2019年,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公共充電網絡,一共鋪設了51.6萬根充電樁。其中2019年就鋪設了12.9萬,佔到25%。

而且隨著電動車續航的增長,電池容量增大,充電樁功率也提升的很快。第一代充電樁功率一般為50-60kW,而下一代新基建的充電樁功率在150/350kW這個層級,一下提高了2-6倍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V3超級充電樁可支持250kW充電功率

充電樁變多,充電功率變大,與此同時,一個新的充電問題愈發凸顯——低溫充電。

No.1 低溫充電問題的出現

電動汽車在低溫下需要保護電池,所以在-5℃時,充電速度會減慢。充電功率限值和電芯溫度存在這種關係:

  • <0℃, 5kW左右
  • 0-5℃,10kW
  • 5-15℃,45kW
  • >20℃,基本進入全功率階段,這時候根據充電樁的差異,來調整充電電流。

充電樁功率變大後,功率折損的絕對數值也變得過大,低溫充電這個問題就顯得特別明顯。

那麼該怎麼解決呢?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No.2 低溫充電如何解決?

影響快充的兩個重要因素是,電芯阻抗和析鋰窗口。其中電芯的阻抗和溫度直接相關,低溫會讓電池內阻明顯增大。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所以大部分車企在面對快充時,都把電芯加熱作為切入點。將電芯溫度快速提高,從低溫區提高到,適宜充電的溫度區間。

No.3 如何給電芯升溫?

大部分電動汽車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可分為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 給電池配置專門獨立的PTC,用來單獨給電池加熱
  • 採用整車上共有的一套加熱系統,提供換熱

前者主要面向寒冷地區,它配置了特殊的加熱模式。PTC的功率在2-4kW之間,通過電池管理系統BMS來控制: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 小於-5℃:開啟專用的PTC
  • 大於15℃:關閉,這時電芯的功率提升至45kW以上,可以靠自發熱帶動快充功率提升

沒有專用PTC的電池系統,主要適用於南方等溫度比較高的區域。電池加熱就需要非專用PTC,也就是通過系統換熱來實現電池加熱。比如先利用空調PTC加熱座艙冷卻液,再通過熱交換器,將座艙迴路冷卻液中的熱量,轉移到電池包中。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大部分車企,會在電芯溫度達到15℃時,停止加熱。為了更快的充電,有一些,比如特斯拉會把溫度進一步提高,通過溫度的控制把內阻降到最低。

如下圖所示,這是不同SOC和不同溫度下的內阻情況。在充電過程中,特斯拉會努力把溫度控制在40度以上。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地方,特斯拉沒有配置專門獨立的電池PTC,而是採用電機堵轉的方式。使用電機的制熱,把部分熱量轉移到電池包中。這樣降低成本,巧妙的把專用PTC節省了下來。

詳細技術解讀,請閱讀往期文章: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No.4 低溫充電的未來趨勢

隨著車輛智能化的提高,電池加熱也可以更加靈活。

  • 一方面,可以讓用戶選擇是否提前加熱電池;
  •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充電樁位置和續航里程等提供智能加熱方案。

在充電之前和充電過程中,汽車裡面的智能模塊根據幾個關鍵變量,SOC、電芯溫度和車主達到充電樁的里程,計算得到一個組合結果,合理的利用電池加溫的功能,把溫度拉高然後快充。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電池的加熱邏輯

未來有了這項功能,電動汽車在冬天就可以,根據剩餘電量情況,提前熱好車內的電池,從而在快充時達到最優的充電體驗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對於低溫充電問題,車企一直在努力,不管是在電芯、PTC,還是軟件層面。

相信未來隨著充電基礎設施的升級,和電動汽車的智能化發展,我們將改善低溫快充體驗,讓電動汽車得到進一步推廣。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都能夠有效的使用,成為更廣泛用戶的選擇。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低溫下,電動汽車快充問題如何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