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生”

<table> 疫情下的“新生”

4月2日,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一名醫生在檢查小波(化名)的身體狀況。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

/<table>

“感謝捐獻者和醫護人員,我的孩子才能活下來。”看到1歲的小波(化名)從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小波的爸爸劉先生熱淚盈眶:“我也要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把這份大愛傳遞下去。”

4月2日,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為年僅1歲的小患兒完成了華南地區年齡最小的心臟移植手術。疫情期間,孩子在捐獻者的大愛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獲得了“新生”。

出生3個月後,小波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這是一類異質性心肌病,是導致慢性心衰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嚴重時可併發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有50%,10年生存率約25%,心臟移植是目前唯一已確立的外科治療方法。但醫生也告知,大部分供心都是成年心臟,嬰幼兒的心臟捐獻“比熊貓還稀有”。

後來,劉先生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求醫,他坦言,這是他最後的希望了。省人民醫院心外科移植團隊心外科成人二區主任黃勁松接診。當時小波體重只有6.5kg,嚴重營養不良,連自行坐起都無法做到。同齡的1歲小男孩,平均體重是10kg左右。只有儘快進行心臟移植,小波才有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劉先生隨後到7樓進行需要器官移植的登記,在等待時,他跑去樓梯間大哭了一場。“能夠排隊等待,就是有希望。想到孩子可能有救,我眼淚就下來了。”劉先生說。

小波很幸運。不久後,廣東省人民醫院接到CORTS分配信息,有一位血型相合的3歲兒童要捐獻心臟。

接到醫院通知小波入院的電話,劉先生感覺自己的天都亮了。當晚,省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連夜緊急安排第二天手術的醫護人員,協調手術器械,完善術前準備,致電中心血站提供手術用血,確保萬無一失。

但在手術室,醫生們面臨著另外一大難題。移植團隊的麥明傑介紹,捐獻者是一個3歲多將近4歲的兒童,體重有15kg。但是小波的體重只有捐獻者的一半,會不會沒有足夠大的心包腔可以放置這個供心?因為擴張型心肌病,小波的心包腔本身就偏大,有一些可操作的空間。在移植團隊、麻醉、體外循環等多學科合作下,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陳寄梅、黃勁松等專家用精湛的醫術,通過精細的操作,手術總用時近6個小時,終於成功為小波進行了心臟移植。

省人民醫院的心臟移植團隊吳敏醫生介紹,嬰幼兒的心臟移植手術難度比成人心臟移植手術的難度大很多。

首先是尋找供體難,小患兒的病情又很危急,能不能成功等到供心是一個難題。此外,嬰幼兒的心臟體積小,操作過程極其精細,所選用的縫線、手術器械都比成人手術所用的縫線、器械要精細得多。全國嬰幼兒,特別是低體重兒的心臟移植手術開展少,手術操作風險大。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曾成功為體重只有1.09kg的超早產兒開展心臟手術,積累的經驗對這個手術很有幫助。

手術後,小波被送到重症監護室,當天晚上,他就清醒了。很快,小波就順利拔除氣管插管。“接下來,患兒還要面對著排斥反應、感染的可能性、營養髮育等諸多問題,我們醫護人員心裡繃著的那根弦還不能完全放鬆。”移植團隊的吳怡錦說,移植術後病人因為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染,必須專人專護。

疫情期間,醫療用品緊缺,為了節約口罩、帽子和隔離衣,看護小波的護士都主動延長工作時間,為了少上廁所,工作期間都不出來喝水。為了安撫家屬的心情,醫護人員每天還通過電話與家屬溝通病情,並錄製視頻、拍攝照片以緩解家屬的焦慮。

經過醫護團隊近1個月的悉心照料,小波在經歷痰多、反覆肺不張、腹脹、消化不良等諸多小插曲後,已經恢復良好,餵養也比之前順利。如今,小波的體重比術前增加了1.5kg,可以自己坐了,見人還會笑。“看著他水靈的大眼睛和純真的笑臉,一切付出的努力都值得了。”護士長吳嵐說。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通訊員 吳梅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