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引起的“七國之亂”?

千年史話


漢景帝發生了一場七國之亂,它是一次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的對抗,最終七國之亂被平定,西漢諸侯王勢力基本清除,中央集權得以鞏固。

  

七國之亂的發動者

  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七國之亂事件經過

  誅殺晁錯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楚兵會合,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餚澠地區活動。吳楚聯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劉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由於劉濞早有預謀,所以七國軍隊在叛亂之初進展順利。

  漢景帝聞知消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獻策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景帝採納了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於東市。

  

但殺死晁錯並沒有讓七國軍隊停下進攻的步伐,七國聯軍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於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見袁盎。漢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擊敗吳楚

  吳楚聯軍東進,行至梁國(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併力攻城,攻下樑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劉武向朝廷告急,周亞夫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難以取勝,獻策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

  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在今山東鉅野西南),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漢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梁王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梁國城池防守嚴密,吳兵無法西進,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飢餓,幾次挑戰未果,於是夜裡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於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乘夜逃走,渡過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蘇鎮江),退守東越,並派人召集殘兵。漢廷派人以利引誘東越,東越王騙吳王出去慰勞軍隊,用矛戟刺死吳王,獻其頭於漢朝。吳軍潰散後,楚王劉戊自殺而死。

  平定叛亂

  在齊地,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齊都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國。膠西王回國後,其子劉德建議襲擊漢軍,不成則逃到海上,膠西王不聽。到漢營請罪,韓頹當斥責他陰謀叛亂,宣讀詔書,膠西王自殺而死。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都伏法被誅。

  在趙地,酈寄領兵進攻趙國,趙王劉遂堅守邯鄲,酈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吳楚兵敗,也不肯出兵相助。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會師,水淹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

  濟北王劉志被脅迫參與叛亂,後堅守不發兵,所以赦而未殺。

  齊王劉將閭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





河南小孟0221


漢高祖劉邦在剷除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的過程中,分封劉姓子弟為王,去接替空出來的王位,那就是同姓王。同姓王起初只有九個,後來逐漸增加,傳到漢文帝劉恆的時候,已經增加到二十多個,其中領地最大的有齊、楚、吳、荊、燕、淮南等。這些王國所領有的土地,合起來佔了西漢帝國土地的大半。皇帝直接統轄的地區,僅僅只有十五個郡,並且這十五個郡當中往往還有列侯和公主的領地,真正屬於皇帝能管轄的土地,也就只有十個郡左右。

劉邦生前認為同姓王都是他的兄弟子侄,是靠得住的,可是事實上同姓王勢力大了照樣也會造反,要來奪取皇位。漢景帝時候的七國之亂,就是同姓王想來奪取皇位的一次嚴重叛亂。

早在七國之亂以前,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和六年(公元前174年),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已經發動過叛亂,因為叛亂的範圍比較小,很快被鎮壓下去了,影響不大。比這兩次叛亂更早一些,吳王劉濞也已經在準備叛亂了。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二十歲的時候被封為吳王,掌管東南地區三郡五十三城的封地。他倚仗自己封國內自然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大量採銅鑄錢,煮海水為鹽,蓄積財富。他為了收買民心,宣佈免除封國內的賦稅,並且招降納叛,拚命擴張勢力,準備用武力推翻漢朝的中央政府。

漢文帝立自己的兒子劉啟為太子。不久,吳王劉濞把他的兒子送到長安來,名義上是陪伴太子一塊兒學習、玩耍,實際上是送個兒子到皇宮裡作抵押,迷惑一下漢文帝,表示他並沒有謀反的野心。太子劉啟和劉濞的兒子都很喜歡賭博,兩個年輕人火氣都很旺,賭著賭著就會吵起來,有時候甚至還動手打架。有一次,兩個人又打起來了。太子劉啟順手抄起賭博用的木盤,扔了過去,一下子就把劉濞的兒子給打死了。劉啟派人把死者的遺體送回吳國去安葬。吳王劉濞看到兒子的遺體,先是大哭一場,接著怒氣衝衝地說:“我和當今皇上是同一個爺爺的孫子。我的兒子既然死在長安,就應當在長安的皇陵裡安葬,為什麼要送同來?”他派人把兒子的遺體又送往長安,硬要在皇陵裡安葬,用這種要挾的手段向漢文帝示威,並且從此以後,他就假裝有病,不再到京城裡朝見皇帝,更積極地準備造反了。

古代風景畫鑑賞對於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王國叛亂事件,一些擁護中央集權制度的大臣和官吏,都感到事態嚴重,應當迅速謀求解決的辦法。有個叫做賈誼的大臣,曾經給漢文帝上書,指出當時王國勢力過於強大,猶如一個人犯了腫病,一條腿腫得像腰那麼粗,一個指頭腫得像一條腿,應當趕快醫治才好。賈誼認為醫治的辦法最好是分割諸侯的王國,削弱他們的力量,力量小了,也就不會造反了。太子劉啟的管家晁錯〔晁cháo〕,也跟賈誼有同樣的看法,建議漢文帝削減王國的領地,分散他們的力量。漢文帝明知他們的建議都很好,可是覺得時機還沒有成熟,不能太性急了。他只是在齊王劉側死後,因為沒有兒子繼位,才把領地最大的齊國分成了六個小國,又把曾經發動過叛亂的準南國分成了三個小國。

古代山水畫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在四十六歲那年去世了。太子劉啟做了皇帝,就是漢景帝。漢景帝任命自己的管家晁錯為御史大夫。晁錯又一次建議削奪王國的領地。他對漢景帝說:“吳王因為兒子被打死,假裝有病不來朝見天子,這種狂妄的行為,按照古代的禮法應當殺頭。現在他不改過自新,反而更加驕橫,應當趁早削奪他的領地。”漢景帝說:“削奪他的領地,他造起反來怎麼辦?”晁錯說:“削奪他的領地,他要造反;不削奪他的領地,他也要造反。削他的地,他早一點反,危害小一些;不削他的地,他晚一點反,準備得更充分了,危害就更大。”漢景帝認為晁錯說得有道理,就開始實行削弱王國的措施。他先從其他幾個王國下手,先把楚國的一個郡、趙國的一個郡和膠西國的六個縣削減下來,劃歸漢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吳王劉濞看到漢景帝已經削了三個王國,下一個就要輪到他了,決定用武力對抗。他聯合了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印〔áng〕、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一起出兵,於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發動叛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起兵的名義是“清君側”,就是要求殺掉漢景帝身邊主張削弱王國的晁錯。這當然是一個藉口,實際上是吳王劉濞糾集分裂割據勢力,想要奪取漢景帝的皇位。漢景帝一方面派太尉周亞夫和大將軍竇嬰等分頭率軍應戰,另一方面卻又不願意戰事擴大,真的把晁錯殺了,藉以緩和七國的敵對情緒。漢景帝雖然殺了晁錯,可是吳楚七國仍然沒有停止軍事行動,還是一個勁兒的向西北進軍。

古代風景畫鑑賞被漢景帝派去平亂的太尉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很善於用兵。他接受平亂的任務以後,對漢景帝說:“楚國軍隊很剽悍〔piāo hàn〕,跟他們正面作戰很難取勝,應當斷絕他們的糧道,才能制服他們。”漢景帝批准了周亞夫的作戰計劃,周亞夫領兵出發了。

軍隊來到霸上,有個叫趙涉的人攔住周亞夫的馬車獻計說:“吳王劉濞佔據的地方很富饒,他招兵買馬,想要造反已經很久了,這次您出兵去征討,他一定會在半路上山勢險峻的地方設下埋伏,襲擊您的隊伍,所以您千萬不要從老路行軍;應當走藍田,出武關,直奔洛陽,走這條路雖說遠一些,路上要多花一兩天時間,但是走這條路出於吳王他們的意料,他們一定沒有防備,等到您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一定會大吃一驚,以為您是從天而降的。”周亞夫接受了趙涉的意見,大隊人馬從右路直奔洛陽。

趙涉的建議果然起到了出奇制勝的作用。周亞夫率領的大軍很快截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使得聯軍的糧食供應發生很大困難,士兵由於飢餓,紛紛逃散。周亞夫乘機發動猛烈進攻,把吳楚七國聯軍打得大敗。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帶了幾千人衝出重圍,逃到長江南岸的丹徒(今江蘇省丹徒縣)。他想去聯合東越兵捲土重來,可是周亞夫早已懸賞一千斤金子購買他的腦袋,所以東越人不但不幫助他,反而乘機殺了他,把他的腦袋獻給了周亞夫。至此,歷時約三個月的吳楚七國之亂,終於被平定下去了。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是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戰勝了地方封建割據勢力。從此,漢朝才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國,社會才進一步得到安定,經擠和文化的發展才有了可靠的保障。


探索0解密


晁錯


老梁有話唱出來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唯一的知新


吳王劉濞,雖然說是他帶的頭,但是我覺得即使他不帶頭,還會有人,因為統一和分封必然是對立的,朝廷要進行統一,必然會觸及到諸侯王的利益,那麼諸侯王必然會反。我們看看七國之亂的大致過程:

賈誼上書

文帝三年(前177年),濟北王劉興居發兵反叛。六年(前174年),又發生淮南王劉長謀反事件。

不久,文帝接到一封來自梁國太傅賈誼的上書。他所上書即著名的《治安策》。顧名思義,即為國家長治久安之策。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賈誼以傑出政治家的敏銳目光,透過歌舞昇平的表象,看到國家潛藏的巨大隱患。

賈誼所說“可為痛哭者”指的就是諸侯王問題。賈誼形象地將漢朝比喻為患了“大腫”病的病人,小腿粗得跟腰一樣,指頭如大腿,如果不及時治理,必然危及生存。對此,他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即廣分諸侯王子弟,將諸侯國分割成若干個小國,削弱其國力。文帝雖深以為然,但同時認為堅持清靜無為的國策更為重要,因此沒有采納賈誼的建議。

晁錯上書,建議削藩

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晁錯上書,建議削藩。當年,齊王劉則死,無子。文帝藉此機會,於次年重封齊王、淮南王時,將齊一分為六,淮南一分為三,履踐了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策。

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駕崩,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帝。值得一提的是,長沙王吳著也死於這一年,由於無後,封國被廢。漢朝最後一個異姓諸侯國隨之消亡。

景帝即位後重用晁錯,兩年中連升兩級,任御史大夫。晁錯是激進的改革派,提出許多改革措施。景帝三年(前154年),他再次建議削藩,上書洋洋三十章,矛頭直指吳王劉濞。

劉濞的驕橫

文帝時,吳王劉濞太子入朝,與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一起飲酒、博戲。吳太子與劉啟爭博道,劉啟一怒之下,拿博局砸死吳太子。劉濞由此怨恨朝廷,稱病不朝。文帝最初想治他的罪,但最終還是隱忍下來,並派人安撫他。然而,文帝的寬大卻被劉濞視為軟弱,其行為更加驕橫。

更令朝廷不安的是吳國強大的國力。吳國東面臨海,可煮海鹽牟利。境內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有銅山,劉濞派人鑄銅錢,號稱“吳錢遍天下”。因有這兩項,吳國富埒天子。劉濞依仗其財力竭力籠絡百姓,不收賦稅,甚至出錢僱人替百姓服朝廷的勞役。這一切不能不令朝廷憂慮。

晁錯強烈建議削藩

他認為吳王遲早會反,“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晁錯的話令景帝十分震動。此時,恰巧楚王劉戊進京,晁錯便列舉他的罪狀,建議處死他。景帝便以楚王、趙王、膠西王犯法為名,削減了三國封地。

削藩觸動了諸侯王的根基。劉濞知道下一個輪到的就是自己,於是聯絡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六國,準備起兵反叛。當朝廷削奪吳國封地的詔書一到,劉濞率先在廣陵起兵,打出“誅晁錯”的口號。六國紛紛響應,史稱“七國之亂”。

小結

由於秦帝國只存續了十五年,使得它所建立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國家模式帶有濃厚的試驗色彩,這種模式是否能夠延續下來,在漢初仍是一個未知數,而當時異姓諸侯王勢力的強大更加大了它的不確定性。如果漢初統治者不能很好地解決統一與分封的關係問題,對於後世的影響顯然不可估量。然而,漢王朝畢竟是繼秦之後的第二個統一帝國,無論是秦帝國治國的經驗和教訓,還是完備的官僚體制和統一的觀念,都被作為豐富的遺產保留下來,對秦漢之際的人們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漢初統治者順應歷史潮流,以其智慧,花費百餘年的時間,終於完美地解決了統一與分封的問題。終兩漢四百餘年,諸侯王問題再也沒有成為困擾中央王朝的心腹之患。

在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分封制儘管還一直存在,但已無足輕重,郡縣制已毋庸置疑地成為主流。它在全國範圍內的普遍推行與不斷完善,為建立“上下相維,輕重相權”的行政體制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環境。與分封制不同,作為中央集權制的重要支柱,郡縣制對維護國家統一、保障社會穩定與促進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正因為如此,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代表著時代發展的潮流,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規律。


小染學歷史


表面上看是晁錯引起的,其實是漢景帝因當下同姓諸侯國的勢力過大,進而威脅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惱,想通過削藩加強王朝的權力。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諸侯國雖仍然存在,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也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社會經濟的復甦和發展。


中老年講壇


因為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錯看出了漢景帝因當下同姓諸侯國的勢力過大,進而威脅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惱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議漢景帝開始削弱各諸侯國的實力,從而加強王朝的權力。漢景帝也採納了晁錯的建議,但是這必然會遭到早已權力膨脹了的諸侯的反對,於是有了西漢時期著名的“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在現今的揚州起兵,以“清君側”為名義,向西進發同西面的楚君會合共同朝著長安奔去。會合後的吳楚兩軍是這次叛亂的主要軍隊,同時的齊王守在臨淄不出,趙王則勾結匈奴意欲共進長安。得知叛亂後的漢景帝開始準備出兵鎮壓一事,此時有人建議誅殺晁錯以應付七國的“清君側”之由。漢景帝批准了,於是倒黴的晁錯被滿門抄斬,晁錯本人也被腰斬在東市。然而這並不能平息七國之亂,因為七位諸侯只是打著“清君側”作為幌子而已,實際上要清的就是皇帝本人。最後漢景帝終於以晁錯為代價,決心掃除七國。吳楚等國的聯合軍隊遭到了處在長安和東邊諸侯國之間的梁國的頑強抵抗,雖然吳楚竭盡全力攻城,卻始終不見成效。就在叛軍攻打梁國的時候,周亞夫率領的漢軍暗地裡阻斷了叛軍的糧草供給。不久吳楚等國的聯軍因為糧草不足,士兵飢餓導致戰力不足。於是被朝廷的軍隊大敗,吳王率殘軍難逃到東越的境內,卻反被越王殺死,獻給漢朝,其他的諸王都像楚王一樣自殺身亡。七國之亂也就此結束,漢王朝的中央集權也極大地增加了。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剛登基不久的景帝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建議,開始對已經實力膨脹的諸侯王進行削弱。然而早已坐擁廣袤土地和眾多人口的諸侯王們不同意中央的削藩政策,於是有了起兵造反的徵兆。在中央朝廷有了削弱諸侯國的動向之後,早就覬覦皇位的吳王劉濞北上同膠西的劉昂密謀造反,說事後二人平分天下。同一時間,劉濞也派心腹到其他如楚、趙等國通信,告知起兵造反的事。由於七位諸侯王的利益一致,所以立馬達成了協議。在景帝剝削了吳王的部分封地後,劉濞就誅殺了中央王朝在吳國設立的多為官員,並召集了青壯男丁三十餘萬,正式起兵。當漢景帝得知吳王劉濞帶頭起兵造反消息後,還聽取了袁盎的建議,誅殺了御史大夫晁錯,試圖以此來安撫打著“誅晁錯,清君側”旗號的劉濞等人。但是晁錯是被誅殺了,吳王等諸侯王們並不罷兵,而是繼續舉兵西進。於是無奈的漢景帝派周亞夫為大將軍,率領十萬軍隊東下征討叛軍。


  吳王劉濞的三十萬軍隊同楚王、膠西王等諸侯王的軍隊會合後,立馬增至五十萬,在軍隊數量上遠遠壓倒中央朝廷。但是叛軍在梁國境內遇到了抵抗,吳王劉濞採取了錯誤的戰術,在梁國費時費力攻打城池。這被繞後的周亞夫抓住機會,切斷了叛軍的糧草,並同梁國守軍合力擊敗了叛軍。吳王劉濞逃到東越境內,但是被越王誅殺,並將頭顱獻給了漢朝。其他諸侯王們也都無一例外地自殺身亡。七國之亂就此結束,周亞夫率領軍隊前前後後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叛亂。


  西漢景帝初年,同是劉姓的諸侯王因為不滿中央削弱地方勢力的做法,打著“誅晁錯,清君側”旗幟開始了實際上的叛亂行動,史稱七國之亂,或是七王之亂,最後被周亞夫率領的漢軍和劉武據守的梁國軍隊一同消滅了。有說引發七國之亂的就是當年發生在長安宮中的奕棋事件。漢文帝時候,年幼的吳王長子劉賢來到長安,陪同太子劉啟也就是日後的漢景帝玩耍。一日兩小兒在下棋,那劉賢為了贏棋對劉啟態度不恭順,被劉啟拿棋盤砸死了。劉賢的屍體被運回吳王劉濞那裡,但是劉濞說天下都是劉家,就葬在死去的地方,於是又被運回長安。吳王劉濞自此對朝廷懷恨在心,最後借削藩一事,起兵反叛朝廷。

  事實上七國之亂遠沒有這麼簡單,這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矛盾日益嚴重激化的後果。早在漢高祖時期,劉邦當年平了淮南王的叛亂後,東南廣大的地方遠離朝廷疏於管制,於是命同行的劉濞為王世代管轄此地。其他的劉姓諸侯王也都如此被封在各地,劉邦寄希望於同姓的子弟幫助皇帝共守天下。在高祖和惠帝時期,因為各地的諸侯同中央的皇帝血緣親近,所以的確起著共守天下的作用。但是到了漢文帝的時候,諸侯王們大多都已經歷經三代了,同中央的那道親情聯繫幾乎沒有了。反而是這些諸侯王,尤其是吳王憑藉封地內豐厚的資源和人口,壯大了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到了漢景帝時期,中央欲對諸侯的勢力進行削弱從而加強中央集權,這必然使早已擁兵自重的諸侯王們無法接受,最後聯合起兵來反抗中央王朝。

  西漢景帝時期,以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國軍隊發生叛亂。因為七國軍隊早先就有預謀,所以起初由東向西的進軍很順利,直到梁國碰到劉武的抵抗,進軍才被擋下來。但是七國的軍隊足有五十萬,在叛軍連續的攻打下,梁王劉武是接連向駐守在外的周亞夫求援。但是周亞夫沒有急於一時發兵,而是南下截斷了叛軍糧草後,以靜制動,最後以少勝多擊敗了叛軍。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無疑是周亞夫的功勞最大,因為他懂得製造機會,懂得等待正確的時機,所以才會有三月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叛亂。而這個周亞夫早先就不是一般人,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博的兒子。因為兄長周勝犯了殺人罪,朝廷削掉其爵位,轉給周亞夫繼承。

  周亞夫自小熟讀兵法,帶兵打仗自有自己的見解。他改變傳承已久的以戰車為主的作戰方式,轉而以短兵、起兵那樣的衝殺戰術,這一變化也為後來武帝時期對匈奴的作戰提供了戰術基礎。周亞夫治軍極為嚴格,在治下的軍隊紀律極為整肅。漢文帝時期,匈奴進犯長安,文帝分派了周亞夫等三位將軍,分別駐紮在長安外圍。在文帝親臨犒勞三軍之際,只有周亞夫的軍紀是嚴整威武的。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漢文帝對周亞夫是讚賞有加,在他臨死之際都對將來的漢景帝叮囑再三,說周亞夫實在危難關頭靠得住的將軍。事實證明了漢文帝的判斷是正確的,周亞夫帶軍打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漢景帝三年,僅用三個月就平定了叛亂。


賈大智


漢高祖劉邦將自己的子侄們分封在全國各地為王,給他們很大的軍事和政治權力,想依靠這些諸侯王的勢力來鞏固漢朝的天下,這些王爺們只要不犯大罪,王位就可一代代地傳下去。後來每換一個皇帝上臺,就要封幾個諸侯王,到漢景帝當皇帝時,已經封了28個諸侯王。

這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諸侯王們,各人有各人的領地,在自己這一片領地上,他們就像皇帝一樣地發號施令,沒人有權過問。日子一長,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有的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土,有的自己開採銅礦鑄錢,有的甚至想當皇帝。

御史大夫晁錯是個很有眼光的人,他覺得,諸侯王的勢力如果不加以有效地控制,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對國家不利,便向漢景帝上書,分析諸侯王的功勞與過錯,建議把他們的領地收回一部分,削弱他們的勢力,勢力小了,即使發生動亂,也不會帶來多大損失。漢景帝早就看出諸侯王的勢力太大,想採取措施加以控制,便同意晁錯的建議,委託晁錯具體辦理。

晁錯先從楚王劉戊下手,說他不遵守孝道,在太后去世期間還飲酒作樂,應該殺頭,可從輕發落,削掉部分領地,景帝將楚王的東海郡收回。晁錯又將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分別削去一部分封地。

在準備再削吳王劉濞的封地時,發生了動亂。

吳王劉濞聽說了楚王、趙王、膠西王都被削了封地,心想很快就要輪到自己了,不如借這個機會造反,說不定還能夠擴大自己的地盤。

劉濞做好準備,果然聽說朝廷要來削奪自己的封地,心中大怒,立即要發兵造反,但又怕自己的力量太單薄,便給20多個諸侯王分別發出通知,說奸臣晁錯當權,要對我們劉家的天下不利,我們不如乘機起兵,逼皇上殺死晁錯。

吳王的通知一發出去,已經被削去了封地的趙王、楚王、膠西王早就窩了一肚子的火,立即表示同意,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發兵響應。七個藩王約好了時間,一同舉兵,先向最近的梁王劉武發動進攻,打出了誅滅晁錯的旗號,矛頭直指長安,這就是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

曾做過吳王劉濞丞相的袁盎和晁錯有仇,便通過竇嬰的關係向漢景帝建議:“七國發兵,目的是要殺了晁錯,並收回削地命令,只要皇帝接受這個要求就行了。”漢景帝本來已派周亞夫領兵去平定叛亂了,聽袁盎這麼一說,心想:“既然殺了晁錯就能罷戰,何必捨不得呢?”袁盎還向漢景帝表示,只要殺了晁錯,自己保證能去勸吳王等人收兵。漢景帝便派人秘密地殺了晁錯,然後派袁盎做使者,勸吳王、楚王等收兵。

袁盎帶著皇帝的使節,來到吳王劉濞軍前,對吳王說:“晁錯已被殺死了,皇帝也不再堅持削奪諸侯王的封地了,請你們快退兵吧!”吳王劉濞大笑:“我早就想當皇帝了,不乘這個機會下手,還等什麼?你當我真的只想殺一個晁錯嗎?”他不但不同意退兵,還把袁盎關了起來。漢景帝知道了真情後,一面後悔不該殺了晁錯,一面命令周亞夫趕快出兵。

周亞夫到了滎陽後,會齊各路人馬,在各個要道處佈置了軍馬,擋住吳王和楚王的大軍,不讓他們前進,卻又不和他決戰,雙方對峙起來。過了幾天,周亞夫命令自己的主力大軍向後退出三天的路程,吳王和楚王見周亞夫大軍向後撤退,以為周亞夫害怕了,更加輕敵,連忙通知其他幾個諸侯王奮力前進,自己和楚王率軍緊追在周亞夫的軍隊後面。

周亞夫退夠了以後,又命令士兵駐紮下來,教士兵關緊營門,不和敵人決戰,如果敵人進攻,就用弓箭將他們射回。吳王的軍隊急得不得了,衝了好幾回大營,都被弓箭射住,白白丟了許多人的性命。

在和敵人相持的時候,周亞夫又派出兩支精兵,繞到敵人後面,把吳、楚兩軍的糧草全部搶了過來,能運的運走,運不走的就地燒燬,吳楚大軍幾十萬,一天沒糧就急得嗷嗷叫。不幾天吳楚聯軍便軍糧斷絕,吳王父子兩人悄悄地逃走了,士兵們也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周亞夫乘機發動進攻,楚王兵敗自殺;吳王逃到東越,被東越王誘殺。

吳王、楚王一死,其他各小王侯紛紛投降,不到三個月,“七國之亂”

便被周亞夫平定下去了。




講故事的孟小寶


漢朝四百年間,出現過大大小小的叛亂多次,但這些叛亂大都是劉家自己人制造的。看來雖然曹植在幾百年後才做出了七步詩,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卻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七國之亂”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次,帶頭鬧事的也不是外人,而是高祖劉邦的大侄子,也就是漢景帝劉啟的叔叔。叔叔要造侄子的反,多少讓人有些不可思議,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至於要兵戎相見呢?

  漢景帝劉啟和自己的父親一樣,都是排行老四,按理說他是沒有資格當太子的,不過誰讓此人吉人自有天相呢?在他很小時,他前面的三個哥哥先後歸天,自然他就成了名正言順的嫡長子。關於此,《史記·孝景本紀》中有詳細記載:“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景帝即位之後,在各方面都繼承了文帝的遺風,國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只不過,一場大的風波卻在暗流湧動,時刻威脅著他的帝位,這就是吳王劉濞的狼子野心。

七國之亂

劉濞20歲時隨高祖劉邦平定英布叛亂,以騎兵大破英布的部隊,成就一世英名。想一想,此人的勇猛真是非同凡響,因為當時英布怕的人不多,自信能將他打敗的也只有彭越、韓信。將英布滅了以後,劉邦其實並沒有開心多少,因為他接下來要面對的難題就是,安排誰去守住吳地,因為那裡的地方勢力不好對付。思來想去,還是選中了“年二十,有氣力”的侄兒劉濞。於是,20歲的劉濞輕鬆地當上了吳王。吳地人雖然彪悍,但地卻是好地,在劉濞的悉心經營下,變得國富民強。《史記》中也說,當日的吳國“國用富饒”,即財源充沛;“能使其眾”,即獲得百姓愛戴。可見,劉濞之功,史有共識。至於廣陵,逐漸形成為繁榮富庶的大城,與江淮地帶繼續開鑿運河,便利交通,吸引四方商賈雲集於此,也應歸功於劉濞。這些都說明劉濞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之能手。

  然而,時至公元前154年,這一切都成為了浮雲,因為劉濞誓做被後世詬病的亂臣賊子,“七國之亂”一觸即發。當時劉濞的顧問枚乘不僅政治覺悟高,而且處事清醒,他發現劉濞這樣做實在是弊大於利,於是再三勸阻,並寫下了著名的《上書諫吳王》,說:“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悅。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關;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大意是,你要是聽取我的意見,不做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可以長久地穩坐吳王的位置。結果,忠言逆耳,劉濞還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大旗反了。說到這裡,還是要解釋一下晁錯這碼子事。本來人家吳王就虎視眈眈,結果晁錯卻不識時務又添了一把火,向漢景帝獻上了《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於景帝三年(前154年),以賣官等各種罪名先後削去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六個縣。

七國之亂

雖然削藩這把刀暫時沒有砍到劉濞,但是卻給了劉濞聯合諸王造反最好的理由。他在檄文中說,晁錯這老小子是在挑撥您(景帝)和我們各個劉姓王之間的感情,畢竟我們才是一家子,一個外人卻在那兒指手畫腳製造矛盾。他是您的老師您不忍心治他的罪,我來幫您。於是就有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幌子。明眼人肯定看出來了,一個小小的晁錯,犯得著動用天下諸侯的兵馬來殺他嗎?當然不用,劉濞這是在為自己打掩護,籠絡人心。很快,劉濞率領20萬大軍西渡淮水,並與楚軍會合後,組成吳楚聯軍。隨即揮戈西向,殺漢軍數萬人,頗見軍威。

  消息傳到景帝耳朵裡,他立刻派周亞夫率兵迎戰,僅用了三個月就徹底平息了叛亂。在總結劉濞造反的原因時,司馬遷是這樣說的:“逆亂之萌,自其子興。爭技發難,卒亡其本;親越謀宗,竟以夷隕。”意思是說,劉濞謀反,是因為他兒子被殺這件事引起的。當初,為了挾制劉濞,文帝以陪讀為由讓劉濞的嫡長子劉賢留在未央宮做人質。誰知,有一次,時為皇太子的劉啟(即景帝)和劉賢下圍棋,因爭棋路而發生爭執,皇太子抓起棋盤將吳世子砸死。

七國之亂

太子因為一盤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嫡長子,而且一點沒有道歉的意思,這使劉濞大為惱火。當漢文帝派人將屍體運回吳國,吳王劉濞憤怒地說:“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又將靈柩運回長安埋葬。從此,劉濞稱疾不朝。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讓人家沒後總歸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雖然後來劉濞又生了幾個,但這種怨恨真的是很難抹平的。所以說,景帝年輕時的那次失手殺人,與“七國之亂”的發生絕對脫不了干係,而且是釀成慘禍的重要原因。




快樂天使Wjx


漢朝四百年間,出現過大大小小的叛亂多次,但這些叛亂大都是劉家自己人制造的。看來雖然曹植在幾百年後才做出了七步詩,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卻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七國之亂”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次,帶頭鬧事的也不是外人,而是高祖劉邦的大侄子,也就是漢景帝劉啟的叔叔。叔叔要造侄子的反,多少讓人有些不可思議,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至於要兵戎相見呢?

漢景帝劉啟和自己的父親一樣,都是排行老四,按理說他是沒有資格當太子的,不過誰讓此人吉人自有天相呢?在他很小時,他前面的三個哥哥先後歸天,自然他就成了名正言順的嫡長子。關於此,《史記·孝景本紀》中有詳細記載:“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景帝即位之後,在各方面都繼承了文帝的遺風,國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只不過,一場大的風波卻在暗流湧動,時刻威脅著他的帝位,這就是吳王劉濞的狼子野心。

劉濞20歲時隨高祖劉邦平定英布叛亂,以騎兵大破英布的部隊,成就一世英名。想一想,此人的勇猛真是非同凡響,因為當時英布怕的人不多,自信能將他打敗的也只有彭越、韓信。將英布滅了以後,劉邦其實並沒有開心多少,因為他接下來要面對的難題就是,安排誰去守住吳地,因為那裡的地方勢力不好對付。思來想去,還是選中了“年二十,有氣力”的侄兒劉濞。於是,20歲的劉濞輕鬆地當上了吳王。吳地人雖然彪悍,但地卻是好地,在劉濞的悉心經營下,變得國富民強。《史記》中也說,當日的吳國“國用富饒”,即財源充沛;“能使其眾”,即獲得百姓愛戴。可見,劉濞之功,史有共識。至於廣陵,逐漸形成為繁榮富庶的大城,與江淮地帶繼續開鑿運河,便利交通,吸引四方商賈雲集於此,也應歸功於劉濞。這些都說明劉濞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之能手。

然而,時至公元前154年,這一切都成為了浮雲,因為劉濞誓做被後世詬病的亂臣賊子,“七國之亂”一觸即發。當時劉濞的顧問枚乘不僅政治覺悟高,而且處事清醒,他發現劉濞這樣做實在是弊大於利,於是再三勸阻,並寫下了著名的《上書諫吳王》,說:“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悅。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關;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大意是,你要是聽取我的意見,不做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可以長久地穩坐吳王的位置。結果,忠言逆耳,劉濞還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大旗反了。說到這裡,還是要解釋一下晁錯這碼子事。本來人家吳王就虎視眈眈,結果晁錯卻不識時務又添了一把火,向漢景帝獻上了《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削藩”建議,於景帝三年(前154年),以賣官等各種罪名先後削去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六個縣。

雖然削藩這把刀暫時沒有砍到劉濞,但是卻給了劉濞聯合諸王造反最好的理由。他在檄文中說,晁錯這老小子是在挑撥您(景帝)和我們各個劉姓王之間的感情,畢竟我們才是一家子,一個外人卻在那兒指手畫腳製造矛盾。他是您的老師您不忍心治他的罪,我來幫您。於是就有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幌子。明眼人肯定看出來了,一個小小的晁錯,犯得著動用天下諸侯的兵馬來殺他嗎?當然不用,劉濞這是在為自己打掩護,籠絡人心。很快,劉濞率領20萬大軍西渡淮水,並與楚軍會合後,組成吳楚聯軍。隨即揮戈西向,殺漢軍數萬人,頗見軍威。

消息傳到景帝耳朵裡,他立刻派周亞夫率兵迎戰,僅用了三個月就徹底平息了叛亂。在總結劉濞造反的原因時,司馬遷是這樣說的:“逆亂之萌,自其子興。爭技發難,卒亡其本;親越謀宗,竟以夷隕。”意思是說,劉濞謀反,是因為他兒子被殺這件事引起的。當初,為了挾制劉濞,文帝以陪讀為由讓劉濞的嫡長子劉賢留在未央宮做人質。誰知,有一次,時為皇太子的劉啟(即景帝)和劉賢下圍棋,因爭棋路而發生爭執,皇太子抓起棋盤將吳世子砸死

太子因為一盤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嫡長子,而且一點沒有道歉的意思,這使劉濞大為惱火。當漢文帝派人將屍體運回吳國,吳王劉濞憤怒地說:“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又將靈柩運回長安埋葬。從此,劉濞稱疾不朝。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讓人家沒後總歸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雖然後來劉濞又生了幾個,但這種怨恨真的是很難抹平的。所以說,景帝年輕時的那次失手殺人,與“七國之亂”的發生絕對脫不了干係,而且是釀成慘禍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