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睡一会”,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父母别对孩子太狠

对于现在的年轻一族来说,月月光月月还债的生活似乎已经是个常态,在有了孩子之后更是,除了每个月的车贷和房贷,还要考虑抚养孩子的支出问题。而现在的孩子,也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身上被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就更多。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也为了让孩子避免长时间没人陪独处的现象,在自己工作忙碌之余也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这样一来,就让承担了厚望的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已经压力比山还大。

“妈妈我想睡一会”,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父母别对孩子太狠

“妈妈我想睡一会”,一睡却再也没醒来。网友:对自己狠对孩子更狠!

之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宝妈由于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宝宝的要求也很高,不过七岁的孩子,就要求他每次考试都必须是年级前三名。为此,她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用各种补习班来填补空余的时间,可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她儿子有十六个小时是在接收知识,从课内到课外,丝毫没有给孩子留有喘气的机会。

“妈妈我想睡一会”,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父母别对孩子太狠

孩子不过七岁的年纪,是孩子最需要睡眠的时候,这时候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少熬夜的时候,可对于这位孩子来说,熬夜却是家常便饭。只不过,别人家的熬夜是在和手机和游戏度过,他的熬夜是在和做不完的作业奋斗。

虽然说妈妈也在身边陪着他一起做作业,但是长久以往,对于孩子的伤害也是极大的。就成年人来说,哪怕每天忙于工作,一周也能休息一两天,而他却是一周一次休息的机会都没有。

“妈妈我想睡一会”,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父母别对孩子太狠

这不,在一天夜里快一点的时候,这位宝妈依旧在陪着孩子做作业,宝妈看起来精神状态没什么问题,而不过七岁的宝宝却苍老地不像个孩子。当孩子坚持不住说了一句“妈妈,我好累啊,我想睡一会,就睡五分钟好不好”,说罢,人就已经趴了下去。

这时,宝妈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当孩子是累了,没想到五分钟过后,却怎么叫都叫不醒孩子。直到这个时候,这位宝妈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把孩子送去了医院,却没想到,孩子还是没能熬过去,在七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孩子的离开,也彻底毁了一个家庭,打压了这位严格的宝妈。

“妈妈我想睡一会”,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父母别对孩子太狠

孩子也只是人,需要休息和调整,也会有犯错失败的时候!

1:妈妈们最爱说的几句话

“我这是为了你好,是在为你着想”,“我是你妈妈,我怎么可能害你呢”,“你是妈妈的的全部希望,只有你出息了我才能放心”。

相信以上几句话,每个人在自己小时候都是听到过自己妈妈这么说过的。妈妈们对孩子的期望,大家也能够了解,但是用这份期望来压迫着孩子逼着孩子去做自己不愿意或者不喜欢的事情,那就是过分的爱了。让一个孩子去违背自己的生理发展来做没有效率的事,给孩子布置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就真的是在为孩子好吗?

“妈妈我想睡一会”,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父母别对孩子太狠

其实不是,这些都不过是在满足自己的私心,觉得自己没做到的事要让孩子去替自己完成。宝宝的到来,应该是让父母更有前进的动力,而不是转移自己未完成心愿的替代品。家长应该放宽对孩子的期待,在孩子处在童年阶段时,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子,可以去和世界更多的美好打交道。

2: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试着想想,当自己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父母如果一味地用学习来压着你去学习,你是否也会有喘不过气的孩子?孩子再怎么说,也不过是有着相同特征的人而已,他们不是超人,没有办法在自己都才刚来到人世的时候就能够替你承担不属于他们的压力。

“妈妈我想睡一会”,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父母别对孩子太狠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对于孩子的期待一定要合理,也要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想法,去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孩子从来不是父母的附带品,他们不该为了父母的期待而活,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想做的事,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好的合适的,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提不起劲的存在。所以在大多时候,父母尽管有期待,也别表现的太明显,要让孩子为自己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