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今天(4月4日),是个特殊的节日。

​也许我们的街道上、广场上、墓园中鲜有人群和鲜花,但很多人在无尽的远方和内心,想起他们逝去的亲人、爱人、朋友......

不要忘记他们,从不漠视他们的苦难开始,然后认真地听听他们的故事。

血和痛,不应该是英雄的代价和义务,活生生的人也不该被概括成一个数字。

彭银华 29岁 武汉住院医师 在抗疫一线不幸染病

29岁的彭银华是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住院医师。他原计划大年初八,给结婚2年,有孕在身的妻子补办一场婚礼,然后将父母接到身边,开启新生活,但一切都因为疫情搁浅了。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宋英杰 28岁 湖南乡镇医生 10天9夜连续抗疫

2月2日晚值班时,宋英杰说,希望这场“战役”能早点结束,等疫情过去,他一定要去看一下定居在湖北的姐姐。

“因为疫情,姐姐回不来这里,他很担心,天天都和姐姐视频。”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刘智明 51岁 武昌医院院长 在抗疫一线不幸染病

他是一个非常正直、仗义的人。没有任何官架子,跟他相处感觉特别亲切,没有压力。

2月6日那天,我在重症监护室外面看着他,他带着吸氧面罩没办法讲话,很吃力地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董天 29岁 麻醉科医生在抗疫一线连续工作35天

心里太难受了,他太年轻了。他就是太累了,脑血管疾病突发多数是因为这种情况。

董天去世前在抗疫一线连续工作了35天(包括轮休在内)。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许鹏 39岁 苏州蓝天救援队队员 往武汉运送救援物资途中发生车祸

支援武汉的第四天,许鹏给10岁的儿子发微信,说“我在武汉打怪兽”。

当时,妻子还笑他,你以为你是奥特曼呐?哪有那么多怪兽要打。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刘德成 45岁 养蜂人 在养蜂帐篷里用一条麻绳结束生命

刘德成所在的易门县村子封路,路上都设了卡,他找不到车,饲料糖进不来,他也出不去,即便是真能出去了,四川那边也不接收。

那个晚上,刘德成告诉徐仁柱,从大年初三到现在,光是死去的蜜蜂,他就装了六七桶,都倒掉了,那是能装三四十斤水的大桶。“要疯了。”他向徐仁柱描述那些蜂子的惨状:“死得密密麻麻,都拖不出来。”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邱钧 72岁 健美冠军不幸染病

那天的邱钧,像往常一样雕琢他的肌肉,跟随他一同练习的学生有些担忧:“最近流感的传言很凶,不要待在健身房,太密闭了。”

可直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宣布“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的当天,邱钧依旧待在他钟爱的健身房。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不具名者 67岁 退休 不幸染病

这一个多月来,李悦就像做了无数场噩梦:先是癌症晚期的母亲病情恶化;接着疫情爆发后,自己和父亲先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在父亲离去后,母亲的治疗又一度陷入僵局,最终离去……

如今李悦独自守着空荡荡的屋子,无比希望这段记忆也一同被隔离尘封。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熊桂凤 50出头 经营面窝摊 不幸染病

沈阳路上的“熊阿姨面窝”,我每次去门口都有排长龙。

一次和熊阿姨聊天,她说武汉人脾气躁,能让大家排队的恐怕就是这一口舒服的过早。正说着,她对着排队的一个年轻人喊了一嗓子,“后面的太婆就要两个面窝,站了半天了照业,你让她先买走好不好撒?”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值得被记住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梳理了公开媒体报道,尽量搜集了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逝者。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但我们的力量有限,无法独自完整这份名单。

很抱歉,这是一份未完成的名单。

如果你知道更多,请帮助我们留下他们的名字和故事,连接出一份更完整的名单。

他们也曾生如夏花,我们不忍心这些逝者,成为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


- 内容仅代表笔者观点,不代表搜狐立场 -

我们永远不愿意再看到这个数字增加 | 逝者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