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忽略孩子的愛心教育,危害會讓父母吃不消


01:女兒看著餐桌上的燉魚,香氣撲鼻卻號啕大哭,一口都不吃!

近日,曉莉做了一大桌美味佳餚,還給孩子燉了魚。結果當女兒小核桃看到餐桌上的魚時候,卻號啕大哭起來。

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忽略孩子的愛心教育,危害會讓父母吃不消


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忽略孩子的愛心教育,危害會讓父母吃不消


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忽略孩子的愛心教育,危害會讓父母吃不消


曉莉的女兒小核桃今年4歲了,幼兒園中班,9月份就可以升入大班了。因為疫情原因,一家人在家裡呆了好久,孩子也沒有玩伴。媽媽從剛開始小區封閉管理的時候,就從菜市場買回來1條魚,放在家中魚缸裡養著。

女兒小核桃更是對這條小魚關愛有佳,每天餵魚食,看小魚在幹什麼,跟小魚說說話,儼然小魚已經是她的好朋友了。

一個月過去了,小魚越來越大,從剛買回來的10釐米長,已經能撲騰撲騰的從魚缸裡跳出來了,剛開始確實也是為孩子找個寵物,本來沒打算吃。可是每天晚上半夜總被魚的摔在地上的聲音驚醒,媽媽決定把魚燉了吃掉。

於是在沒有告知女兒的情況下,媽媽把魚清蒸了……

這才發生了孩子對著餐桌上的魚大哭的場景。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的評論:


網友:這媽媽太過分了,道歉

網友:哭完是不是吃得很香

網友:太傷心了

網友:想起我媽也在我小時候做過這樣的事,我氣的想吐血

網友:孩子是真傷心了,要尊重孩子的

網友:小女孩太可憐了,家長以後不能這樣對待小朋友哦。


其實類似場景還有:一位媽媽把孩子的寒假作業“蒜苗”炒菜吃了,孩子大哭。

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忽略孩子的愛心教育,危害會讓父母吃不消


其實,家長的做法,從成年人角度來講,確實也是合乎常理,像蔬菜種出來、魚養大了,就是要被食用的。可是,孩子剛幾歲,對這些事情並沒有形成很好的概念和認知,像小核桃天天和小魚玩耍已經有感情了,在她心中,小魚不僅僅是一條魚,還是可以跟她玩的小夥伴。而媽媽,卻親手把孩子的“小夥伴”給“清蒸”了…

這種感覺,給孩子的體驗應該是相當不好的。


02:愛心教育是必須的。

記得小外甥4歲的時候,在自己奶奶家養了一隻小公雞。還給小公雞取了名字叫“小白”只要回家,就要跟小白玩上半天,吃飯也不肯回去。後來過年的時候,奶奶把小白給燉了,小外甥還吃了。

發現小白不見之後,小外甥哭天抹淚地,讓全家人都幫著找小白。我妹妹沒辦法,只好給重新買了一隻跟小白一樣的小公雞,直到現在,小外甥都不知道,自己吃了那隻小白。要是告訴他真相,他得多難受呀!


有句話叫做“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孩子本性都是善良的。可是為什麼會有很多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毫無愛心可言?其實,這跟家長的愛心教育是分不開的。

1、尊重孩子養的一切花花草草,讓孩子感受世界美好。

記得我兒子小學時候,學校隨時給每組同學發了一粒種子,在學校養著。孩子很興奮悉心照顧,小西紅柿都長出來了,可最後還是被爺爺連花帶盆一起給處理了。當時兒子就生氣了,結果,孩子爺爺也發飆了,說:不就是一盆養不活的破爛西紅柿麼?哭什麼?爺爺中午給你買去!

聽到這話,我說:爸,這是他跟同學一起種地,所以也就是說,這盆花不單單是西紅柿那麼簡單,還有兩個小夥伴的點滴生活和感情。

結果,孩子爺爺直接開懟:P!什麼感情不感情的!都轉學走了,誰記得誰呀?

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忽略孩子的愛心教育,危害會讓父母吃不消


如果媽媽經常這樣做,忽略孩子的愛心教育,危害會讓父母吃不消


我非常不贊同孩子爺爺這種語氣和語調。後來我帶著孩子從家出去了,安慰了孩子好久,還好孩子心中依然充滿了愛心和善良。

2、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動植物養大,不僅會收穫愛心,還有成就感。

一個人有成就感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當通過自己的努力製作了一頓大餐;當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一個數學題攻克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到達了自己從未到過的地方;通過自己努力獲得了獎勵、得了第一名……這些都是成就感的時刻。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會繫鞋帶了,會穿衣服了,會吃飯了,會說話了,會走路了……都是成就感的時刻。

保護孩子的愛心,尊重孩子的意願,肯定孩子的努力和結果,都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今天我們育兒群裡有位媽媽說的很好:孩子就是來幫助我們重新成長的!——大家共勉。


熱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